停下來,仔細看看這個世界
下午補完了這部番,感慨挺多的,一時間不能全部說出來。與此同時,我的內(nèi)心一直發(fā)熱,于是只能躺在床上,靜靜地回味著。是的,我有很多話想說,但當我打開評論區(qū)時,發(fā)現(xiàn)大家都和我有著一樣的感觸,我覺得我不必再寫這些了。
于是這篇文章便是這樣子的——
這部番的背景是未來世界,但并不完全是。為什么這樣說?有篇點評說是那個時候科技達到了很不錯的程度,讓機器有了情感,與之代替的便是壽命。機器有了情感那就意味著ta是個真正的生命體,一切現(xiàn)代的各種設定(理論)在它面前都會無效,他們本質(zhì)上就是命短的人。很多人的差評都在說這部番設定有問題,它不講邏輯什么的。其實從這里開始,整部番就一定可以不講邏輯了。從數(shù)字到生命的單獨你可能無法想象,數(shù)字必須嚴格按邏輯行事,但只要是人,就一定有他不講道理的地方。為什么有的人天生聰慧?為什么有的人能意外的火?還有特別經(jīng)典的雙縫干涉實驗,這些大概都是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的。
人死不能復生,這部番看淡了死亡,放大了死亡,死亡意味著思想的結(jié)束,但并不意味著身體的消失。于是作者借這樣的奇特設定,展現(xiàn)出了普通人的內(nèi)心,這也側(cè)面烘托主角的情感。一開始,作者就在層層鋪墊,其中每一個人都是艾拉的影子,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情感線和故事線的緩慢推進,不禁讓我們想象最終結(jié)局是什么,這樣的作法在我看來很有想法。還有就是作者先把結(jié)局隱晦地告訴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有信心,結(jié)局的確沒讓我失望。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雖然現(xiàn)在科技發(fā)展迅速,但它仍舊是把雙刃劍,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毀滅著一些群體。我們不必慶幸自己不是片中的小白鼠,我們終有一天也會成為小白鼠。毀滅他人也是毀滅自己。從石頭到火,從打獵來自力更生到躺著吃飯,從迷信到科學,從奴隸到共產(chǎn),這之中究竟犧牲了多少東西?現(xiàn)在日本準備排核廢水,不就是個鮮明的例子嗎?而更令我們擔憂的是,人類所做的,真的有意義嗎?科技究竟改變了什么?由此看來,的確有些東西慢慢消逝了。這大概是這部番隱約想傳達的另一想法吧……
結(jié)束了嗎?不。大家可能并沒有注意到一件事情。為什么作者非要說這部番是《可塑性記憶》?而為什么整部番甚至幾乎沒有“可塑性”這個詞?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一張紙,一顆雞蛋,它們可以被我們輕易破壞,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夠被修復。同樣地,記憶可以被刪除,也可以繼續(xù)讀檔,因為我們都明白:記憶是可塑的。
這是完美答案嗎?請停下來,仔細看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