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語和 然和 哪個機構 好?
然和在廈門差不多十來年了,早先幾年確實非常好,不過最近幾年不知道是因為老師流失嚴重還是什么其他原因,感覺沒有以前那么好了,楊清語的話,雖然來廈門的時間比較短,但不管是效果還是其他方面,目前都比然和要好一些
01語言發(fā)育遲緩干預,每一分鐘都很寶貴
很多家長面臨的難題是,即使在早期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語言發(fā)育問題,也找不到有效的康復資源,
在如何挑選適合的康復機構猶豫不定時,往往錯失了最佳的康復時期。
而學習一些早期適用的家庭康復知識,就顯得極為重要。即使能幫到孩子的很有限,也比什么都不做強得多。
語言發(fā)育遲緩原因很多,有些是原發(fā)性的,也有繼發(fā)性的,更多的孩子還同時存在其他問題,如行為問題、認知理解問題、自閉傾向等,這些問題必須同時進行訓練和干預。

02語言發(fā)育遲緩康復原則
對于語言發(fā)育遲緩,我們首先要通過科學的語言開發(fā)和語言反饋刺激,激活語言中樞使其活動讓語言盡快發(fā)育起來,盡快趕上或接近同齡水平。
要積極進行科學的言語功能和語音的強化訓練,因為語言是孩子認知、理解、學習的重要基礎,嚴重語言障礙的核子,認知方面的發(fā)育和發(fā)展必定會受到影響,只有初底解決了語言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或解決認知問題。
要對學員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分析。以言語功能和語言矯正訓練為主線和學習任務,對存在的其他問題進行同步的訓練和干預,包括行為干預、理解認知訓練、表達能力提高等綜合訓練,從而達到全面的提高。

03家庭游戲訓練方法
目的:以游戲形式,設定訓練任務,幫助提高理解、表達、社交等能力。
1、交流訓練:
①捉迷藏游戲:一名家長藏在某一角落,另一家長與孩子一同去尋找,找到目標要大聲說出來,每次任務成功后,家長要給予物質(zhì)獎勵;而后讓一家長協(xié)助寶寶藏起來,另一家長去尋找。捉迷藏游戲,需要家長設定一些口令,由寶寶和家長輪流發(fā)布指令,引導語言需求。利用“尋找”與“隱藏”啟發(fā)寶寶的部分認知。
②在地板上,鋪上地毯,與寶寶一起以比賽形式練習爬、跳、跑等,增加與寶寶的感情交流。同時鍛煉寶寶的肢體運動能力,可適當增加口令,或數(shù)字任務。
③爸爸媽媽可以設計一些,滾動皮球,傳接口袋等游戲,增加寶寶對指令執(zhí)行能力。
④兩名家長帶領2~3個寶寶做老鷹捉小雞游戲,以促進寶寶與同齡兒童之間的感情交流。

2、理解力訓練:
①將日常生活用品圖片或?qū)嵨?,擺放于寶寶面前,以比賽形式進行爭搶,家長和寶寶輪流發(fā)布口令,最后看誰搶到得多。
②用一根線連接兩個紙杯,與寶寶模仿打電話,或傳悄悄話游戲,輪流提問,輪流回答,可以適當設計獎勵模式。
③用三字詞,或者雙字詞語,編一些口令或兒歌,讓寶寶完成背誦任務,回答正確適當給予獎勵。
④給寶寶講故事,提問問題讓其回答,回答正確給予獎勵(物質(zhì)或精神獎勵)。
注意,理解力訓練并不容易,如果掌握不好難度和趣味性,寶寶很可能感到厭煩,或者表現(xiàn)出抗拒,需要家長發(fā)揮聰明才智。

3、表達訓練:
①手勢語表達:肢體語言符號很重要,尤其對幼齡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來說,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家長可以口頭引導寶寶說“你好”、“再見”、“是”、“不是”等口令時,適當?shù)嘏浜舷鄳氖謩菡Z言符號,可以提高寶寶的理解能力。比如做擺手再見、點頭、搖頭、打電話、拍手鼓掌等。
②口語表達:對語言發(fā)育遲緩孩子來說,能開口最重要,早期不必追求發(fā)音清晰,或者詞匯量等??谡Z表達要逐漸發(fā)展,從易到難。家長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圖片,先讓寶寶分辨顏色,說出圖片名稱等等,如果寶寶獨自完成困難,可以適當降低難度,從模仿發(fā)音開始。
③看圖畫和寶寶一起講故事,注意引導寶寶故事的詞匯量和內(nèi)容深度。
④角色扮演:讓寶寶扮演媽媽或爸爸,假扮家長的角色照顧寶寶,從家長的視角給大家發(fā)號指令,讓大家完成寶寶設定的任務。
注意:這部分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寶寶的口語引導難度,不能急于求成,說不出口或不知如何表達,對寶寶的心理打擊很大,會降低他們的積極性和配合度。

4、操作性訓練:
①父母引導寶寶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任務,比如和寶寶一起搭積木、一起串珠子、一起給玩具分類,拼圖,排球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不但可以練習寶寶的精細動作(拿、捏、抓),還能增加寶寶對大小、顏色、形狀、上下、輕重、多少等概念的認知,在操作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口令,讓寶寶學會如何描述或表達。
②父母要注意,引導寶寶完成操作性訓練,要給寶寶自由發(fā)揮空間,他們不一定要嚴格遵守父母給予的指令,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更好,調(diào)動他們大腦指揮行動的過程,也是一種經(jīng)驗的積累,這很寶貴。

5、家庭訓練的評估:
1、必須要有量化的評估,否則,家長不知道寶寶的進步有多少,不足之處在哪里。
2、評估標準:主要包括寶寶的語言功能,如“符號形式與指示內(nèi)容關系”“促進學習有關的基礎性過程”和“交流態(tài)度”三個方面。但以言語符號與指示內(nèi)容的關系評定為核心,其比較標準分為5個階段,結果見表。

04最后
其實對于不同類型的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語言訓練只是一方面,不僅要讓孩子“說”,還要激發(fā)他們的理解力、認知功能,行為能力等。
“好玩、多動”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一種天然的融合劑,很容易被兒童接受,并參與其中。因此,家長要學會利用家庭親子游戲等方式,通過運動、感知等器官的刺激,讓孩子的記憶力和認知力增強,觸發(fā)語言動機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注意游戲訓練的難度和時間,要創(chuàng)造一種自愿,放松,愉快的氛圍,否則變成強迫式的任務,對孩子來說就失去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