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噸沉管,實現(xiàn)毫米級精準對接?中國這一創(chuàng)舉,難度超乎想象

現(xiàn)在中國已經(jīng)建成了多個規(guī)模巨大的超級工程,然而這還不是結束,如今中國又開始了多項高難度工程的建設,據(jù)稱在大連附近,中國工程團隊正在建造大連灣海底隧道,這一工程的難度震撼了全世界,為了修建海底隧道,中國工程團隊預先在陸地上的工廠打造出了一節(jié)重達6萬噸的混凝土沉管,將它運輸?shù)街付êS蛑蟮醴诺胶5装惭b,而為了確保隧道的密封性,這節(jié)6萬噸的沉管必須與預先安裝的接口實現(xiàn)毫米級的精準對接,其中的難度超乎想象,是真的嗎?對此有西方專家感嘆,中國工程團隊的這一創(chuàng)舉西方恐怕隔多少年都學不來。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當?shù)氐囊豁椫匾üこ?,建成之后可以克服大連灣這道天塹的阻隔,讓當?shù)氐慕?jīng)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據(jù)稱大連灣海底隧道的海底段全長5.1千米,采用沉管隧道方式建設,所謂沉管隧道技術就是首先在陸地上的工廠打造出一個橫截面積符合要求的巨型混凝土管道,將它兩端密封后用船運輸?shù)侥繕撕S?,再從水面上吊放到水下指定位置安裝,建成后從內部拆除密封段就可以使用,早在幾年前中國建設港珠澳大橋時這一技術就已經(jīng)開始投入使用,而如今中國用它建設大連灣海底隧道可以說已經(jīng)是輕車熟路了。

然而中國進行的這一項目讓西方國家感嘆不已,要知道一節(jié)混凝土沉管重達數(shù)萬噸,長100多米,寬達20多米,體型極為巨大,而為了保證在水下的密封性,兩節(jié)沉管之間的對接精度必須控制在一毫米之內,相當于大象用鼻子把絲線穿過繡花針那樣精準,讓很多西方專家感嘆根本不可能完成,然而如今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正在平穩(wěn)進行,中國已經(jīng)完成了多條沉管隧道的安裝,預計如果一切順利整條隧道將在三年內建設完工。
有趣的事就在幾年前中國還沒有這一技術,還曾打算從西方進口,據(jù)稱幾年前中國建設港珠澳大橋時也打算使用沉管隧道,然而當時中國國內并沒有這一技術,因此與西方國家荷蘭接觸,希望花10億美元巨資購買該國的技術,然而面對中國的請求荷蘭卻坐地起價,開口就要15億美元,并揚言中國不從荷蘭購買就永遠不可能擁有沉管隧道技術,迫使中國團隊放棄談判,回國開始自行研發(fā)自己的沉管隧道。

荷蘭原本打算看中國的好戲,但最終卻被狠狠打臉,在決定自行研發(fā)這一技術之后,中國僅僅花了兩年時間就攻克了沉管隧道的所有技術難關,成功將它應用于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最終不僅完成了整條大橋建設,還相比從荷蘭進口技術節(jié)約了好幾億元的成本,此時荷蘭公司如夢初醒,急忙找到中國希望低價出售剩余的配套技術,然而卻被中國無情拒絕。
在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后,中國又開始利用國產(chǎn)沉管隧道技術建設深中通道和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還正在計劃建設瓊州海峽通道,讓荷蘭公司捶胸頓足,有荷蘭專家計算后認為,因為拒絕了中國的采購請求,荷蘭在中國項目里損失了至少20億美元的潛在利潤,對荷蘭來說這可以說是一個沉痛教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