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出“全球門戶”計劃;中國人來了,它開始做“好事”?

文/行走斯圖卡
周三,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項3000 億歐元的“全球門戶”基金計劃,用于對標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要求成員國和私營金融集團聯(lián)合起來,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需求尋求所謂“更好的替代方案”。
但是英國學者湯姆·福迪指出,歐盟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競爭的努力注定要失敗,因為布魯塞爾無法說服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日前,他在“今日俄羅斯”網(wǎng)站上發(fā)文稱:西方國家都在提議用“全球門戶”計劃來“對抗”中國大規(guī)模的海外基礎設施投資;除此之外,美國的“重建更好世界”以及英國一個規(guī)模小得多的計劃也在競爭行列中,所有這些項目旨在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因此也給人一種印象,西方不會真正關心發(fā)展中國家。
作者稱:正如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所言,盡管歐盟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這是一場赤裸裸的影響力爭奪戰(zhàn),沒有任何隱瞞。但問題是,“全球門戶”倡議真的是一個可靠的“替代方案”嗎?簡單地說,答案是一個“不”字??偟膩碚f,在這場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影響力爭奪戰(zhàn)”中,歐盟是地位最差、最不適合的參與者,該項目永遠無法兌現(xiàn)承諾,更不用說與“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競爭了。
作者認為,盡管德國以工程實力聞名、法國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個成功的國家,但考慮到歐盟的組織方式,注定了會遇到麻煩。中國有高度統(tǒng)一的指揮和控制系統(tǒng)來協(xié)調(diào)“一帶一路”倡議,歐盟卻是26個不同國家組成的官僚集團,歐盟超然于各國之上,卻沒有權力強迫各國采取行動;因此歐盟不是一個“國家”,不降低門檻就不能在全球舞臺上發(fā)揮協(xié)調(diào)一致的作用,這就意味著歐盟在很多項目上需要長時間的扯皮才能實現(xiàn)。
作者還指出,歐盟不是一個繁榮平等的聯(lián)盟,正遭受著無數(shù)內(nèi)部問題,整體經(jīng)濟陷入滯脹且區(qū)域貧富差距較大,甚至無法滿足自己的基礎設施需求,更不用說幫助其他國家發(fā)展基礎設施需求。
最重要的是,歐盟內(nèi)部分歧無法彌合,例如波蘭和匈牙利的矛盾激烈,可能會在共同討論的問題上故意唱反調(diào);布達佩斯正在讓中國建設高鐵,歐盟想與“一帶一路”競爭,但實際在自己的地盤里都無法贏過“一帶一路”。
文章還指出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雖然3000億歐元聽起來很多,但跟“一帶一路”倡議相比就是杯水車薪。2020年第一季度,“一帶一路”項目價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顯示歐盟提供資金不僅太少也太遲了!
湯姆·福迪形容道,歐盟一頭扎進了一個“天上掉餡餅”的宏偉計劃中。盡管它們會在紙面上承諾的好處看上去實實在在,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場公關噱頭,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因為歐洲在做實事方面的能力一直都很糟糕。
如何看這篇文章?
湯姆·福迪指出了歐盟“全球門戶”計劃的最大軟肋,那就是歐盟不是一個強有力的政策推行機構。切格瓦納曾經(jīng)說過,“他們會修學校和醫(yī)院,會提高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fā)現(xiàn),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現(xiàn)在中國人來了,西方人開始做“好事”了。但是,現(xiàn)在的西方連“假裝做好人”都做不好,那真就是爛泥扶不上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