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引用近4000次的經(jīng)典論文挑毛病
難道經(jīng)典論文在騙我?
不斷有網(wǎng)友和老司機課堂的學員跟我反饋一個問題:他們自己無法重復出Pt(111)表面優(yōu)異的HER性能(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他們疑惑的是,早期Noskov的經(jīng)典論文(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152, J23-J26 (2005), google scholar引用: 3965)表明: ΔG(H*)=0.1 eV。這說明Pt(111)面有非常低的過電位。這個結果也被文獻廣泛引用。原始論文數(shù)據(jù)如下圖:

原文可以直接下載: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149/1.1856988/meta;
老司機針對這個問題,想就這篇經(jīng)典論文的計算細節(jié),進行強調(diào)和說明:
A?模型:Pt(111) – 2*2的切片,厚度僅為3層;當吸附一個H,覆蓋度0.25;
B 泛函:RPBE,而不是PBE(目前采用PBE的人遠多于RPBE);
C 截斷能:350 eV (目前很多文獻采用的要高于當初這個設置)
D K點設置: 4*4*1 (很關鍵,當前很多文章的K點設置反而沒有這個致密)
E 所有計算時Pt(111)的底部兩層是固定的,僅僅第一層是優(yōu)化的;
F 要比對數(shù)據(jù),必須用ΔG≈ ΔE + 0.24 來近似,作者用其它金屬類比的
G 自旋極化:原文沒有考慮(盡管這明顯不對, H吸附后電子數(shù)變?yōu)槠鏀?shù),磁矩需要測試)
H 表面極化:考慮了(確實應該考慮),不少初學者計算時可能沒有打開Dipole校正。
關注老司機,陪你學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