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歷史學考研初試復試經驗

上海大學

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上海大學世界史上岸經驗

英語復習
首先我英語不是很好,大學只過了四級,六級現在還在考,所以一開始花了很多時間在英語上面。最開始我也看了一些經驗貼,然后自己根據自身情況做了計劃表。我自認為準備英語就是以下幾個方向:語法、單詞、真題。我是從三月份就開始在準備了。
三月份的時候主要是在研料庫(一個公眾號,真的有很多免費的資料,幾乎所有公共課的課程就是從這免費看的),重新學習語法(新東方的田靜老師),還有就是從準備考試到考前一天都一直在背單詞(扇貝單詞書)。
四月份的時候就開始做真題了,關于真題,建議去知乎看看那些大神是怎么把真題玩轉的,我就是很迷糊那種狀態(tài)。邊做真題的時候跟著唐遲的閱讀。我做真題很慢,最開始大概半個月做完一套,每做完一篇,單詞、翻譯啥的就分析好久,當真的邏輯才是最難的。后面還好一點,大概一星期做完一套。翻譯其實在學語法和對閱讀作分析的時候就練習了,沒什么好準備的。作文我是跟的王江濤的,他的二十篇我背完了,主要是我背的早,其實后面發(fā)現沒必要背那么多,后來每個大話題自己整理了模版,這個一定要自己總結,不能去網上搜,還有就是每個話題積累一些套話或是諺語這種素材來豐富你的作文,其實作文就是格式模版加上素材,不管遇到那種話題都能有話寫。

政治復習?
政治我是從7月中旬才開始的,7-9月課程學習跟徐濤+肖大大的一千題,每天花的時間不多,大概一兩小時吧。
10月開始背徐濤的小冊子+徐濤的練習題,徐濤還有配套的講解視頻(肖大大的一千題沒有),這段時間也把之前做的一千題的錯題重新看了一遍。
11月繼續(xù)背小冊子+跟徐濤公眾號每天背大題。
12月做肖四肖八的選擇題,大題就簡單看了看,論述題只背了徐濤的小黃書。
關于政治我覺得只要跟對老師就好了,我是一開始就很喜歡聽徐濤老師的課,所以政治的學習計劃基本都是跟著他來的。關于有些知識點實在太難記了,建議去B站找那些整理了什么口訣記憶法的up主,我看了空卡還有大牙考研這兩位老師的。
世界史專業(yè)課
我是跨考生,因為熱愛吧,選擇了歷史學。但是當我拿到學習指定的教材時還是有些犯難的,學校指定的教材書看了一遍。機緣巧合下我買了弘毅的資料。
4月中旬吧資料差不多就到了,一直到8月,這幾個月我都在邊看弘毅的資料邊看教材,把資料和教材上的知識點重新整合一下,自己手寫做了歷史框架,框架我做的比弘毅資料里的框架仔細,所以我后面我直接看我的框架筆記本。
9月份報了弘毅的督導班,跟著上面的每日計劃,把該整理的知識點整理了,但是還沒有開始背名詞和論述,只是再在之前做歷史框架的時候對知識點第二次熟悉。
等到11月初,基本督導班的知識點過了第一遍,我才開始第一次背。對于背書,我當時是把督導班整理的知識點分成了大概25份,就是一天一份知識點,25天背完所有知識點,當然每天都會重復背前一天的知識點,因為之前已經熟悉了兩遍,所以背起來也就還好,就是一些難一點的論述題背起來有些吃力。
12月份就直接背我之前整理的框架本加上重新背這25份知識點,因為背過一遍所以再背起來也就輕松一點。上海大學2020年開始考小論文,這是其他學?;径紱]考過的。關于小論文,我的復習其實比較隨意,因為他考的就是你的史學素養(yǎng)和史學理論知識,這些在平時上課、看文章論文的時候就能積累起來。作為跨考生,考前看了一本《歷史學是什么》,在B站看了一些講史學理論的課程,平時晚上睡覺前看看一些公眾號里發(fā)的一些史學理論論文或是史學研究動態(tài)。其他的就是背好歷史基礎知識點。今年很幸運,在考前大概一個周,我在一個公眾號里看到一篇文章,我覺得文筆、史學知識和理論這些寫的很好,我就多看了幾遍,結果今年的考題剛好就和這篇文章很相似,我就自然而然地跟著這篇文章思路寫了下去。
總之,這一年下來,關于考研其實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心態(tài)要好。這句話什么意思我就不多說了,這大概是每個考研人都知道的,但做起來真的很難。我覺得我是做到了的,在9月份之前的學習,制每天完成了規(guī)定的任務后,我都會放松一下,跑個步,看場電影,打下游戲,抽空還去外地旅游,總之自己得開心起來,遇到煩心事,就和家人朋友傾訴,沒什么大不了的。9月份后加大了學習的量,但每周也會抽出一些時間去放松一下,和朋友去外面吃頓好的,追個劇開心一下這些,總之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有的話就說出來,找朋友傾訴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