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6年元月二十二日,明軍抵達安龍城下
在1655年的八月份,永歷朝廷的主事林青陽、禮目周官自安龍秘密出發(fā),他們兩個人的目的地是安西王李定國軍駐扎的廣西南寧,兩個人的使命則是代表困居安龍的永歷朝廷向安西王李定國求救,請他帶人到安龍救駕。

這兩個人成功抵達了南寧,李定國知曉了皇帝在自己的大哥孫可望控制之下的困境,決議帶兵救駕。李定國麾下主事劉遇新遇到了拜謁興陵(老桂王朱常瀛陵墓)歸來的馬吉翔,以為馬吉翔也知曉此事,于是將李定國同意出兵的消息告知了馬吉翔。哪知,這位錦衣衛(wèi)指揮使早就投靠孫可望,得知此事大驚失色送別了劉遇新之后,立刻派人到貴陽告密,孫可望大怒派出指揮使鄭國到安龍?zhí)幚硐嚓P責任人,同時恫嚇皇帝,這便是南明歷史上有名的“十八先生之獄”。

如果要從南寧進入貴州,那勢必是北上。得知消息的孫可望將關有才、劉鎮(zhèn)國、劉啟明等十三營官兵布置在田陽,以阻擊北上的李定國軍。李定國抽調軍中精銳急行軍,換上“皂甲”“皂旗”,皂為黑色之意。李定國軍三天之內就從南寧到達田陽,此時,田陽當地的孫可望軍由于缺乏補給正四處劫掠,關有才的老營守兵只有寥寥數人,各處隘口的守軍要么脫離崗位四處搶劫,要么換班,防守十分松懈。

李定國軍一口氣于是沖入大營中,關有才,劉鎮(zhèn)國二人猝不及防,又見李定國部舉黑旗穿黑甲,和普通明軍不同,旗幟上又有“捷取”字樣,恍惚間竟以為清軍從天而降,于是這哥倆嚇得扔下部隊,騎上兩匹沒有馬鞍的空馬逃跑了,不得不說這兩位馬術確實不錯,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李定國部行動之迅速。二將逃跑之后,這十三營官兵人數雖多但群龍無首,于是紛紛到營中投降,李定國命人好言安慰之,到第二天發(fā)銀二萬兩。

如果人數多一點的話,十三營官兵總人數大概在一到兩萬人之間,也就是說每個人至少能得銀一兩。這算是把這十三營官兵的軍心拉到李定國這里來了。成書自乾隆年間的《南明野史》記錄李定國襲擊田陽之前,廣東新會戰(zhàn)役之后“定國率殘兵數千奔回南寧,標下高文貴、靳統(tǒng)武亦次第奔回。南寧駐鎮(zhèn)不知虛實,奔黔告可望,謂定國將席卷而東??赏篌@,恐定國直入安龍,即調鎮(zhèn)國劉啟明等十三營,遣關有才統(tǒng)之,以拒定國。使白文選赴安龍促帝移黔”由此段可知,李定國軍在新會戰(zhàn)役之后退居南寧之后北上襲擊田陽,然后在第二年的年初進入安龍接走永歷皇帝以及其余大臣,這一過程不只達到了救駕的目的,同時還將秦國主孫可望的勢力從廣西驅逐出去,廣西明軍軍心已變。所以在兩年之后,當孫可望命令廣西方面出兵襲擊云南時,廣西諸鎮(zhèn)明軍無一例外都選擇了觀望。

而得知李定國突破田陽之后,孫可望不得不派出白文選到安龍強行劫走皇帝,安龍宮中大亂,皇帝知道此行兇多吉少,于是“帝母子聞之哭,從官亦哭”。但是白文選不愿意加害皇帝,更不愿意和昔日同為大西軍的李定國發(fā)生沖突,于是好言安慰之。與此同時,孫可望明命令部將周自珍為搬遷永歷朝廷所招募的上千名民夫在路上竟全部逃光,一時間難以再重新招募,永歷朝廷這才沒有被強行劫去貴陽,白文選本人及其部眾也干脆留在了安龍。

孫可望見白文選磨磨蹭蹭,于是又派了百戶葉應禎到安龍來催促,準備將皇帝劫往貴陽。不過直到這一年年末,永歷朝廷依舊沒有動窩,不僅如此,李定國從田陽派出的參將楊祥還順利地見到了皇帝:當初劉鎮(zhèn)國從田陽逃回,就駐扎在板屯河一帶,而關有才則是“出沒無常”。板屯河距離安龍總共不過五十里,改裝成營兵的楊祥在此被劉鎮(zhèn)國部卒抓獲,然后送到了白文選的營中。

面對白文選的詢問,楊祥面不改色地扯起了謊“我傳宣參將楊祥也,國主令我督促道府州糧草,以候 國主之至耳”又從自己的前護心境中拆出龍牌一張給白文選,以證明自己的身份,但白文選心里很清楚這個人就是李定國的人。原因很簡單,如果此人真是貴陽方面的人,那又何必非得偽裝成普通營兵的樣子接近安龍?其次捉住楊祥的軍卒已經在其衣甲內發(fā)現了“捷取”字樣,貴陽方面的人為何會穿著李定國部的衣甲?但是白文選依舊裝了糊涂,款待楊祥之后故意把他放走了,楊祥成功進入安龍城內,并且見到了皇帝大人,然后在自己的后護心鏡取出了李定國的密奏。楊祥見皇帝一事是極其秘密的,其本人在送達密奏之后立即改換衣裝變換路線回到李定國本部復命,在安龍城內不要說是葉應禎,就是永歷皇帝的很多近臣都不知道李定國密奏已經被送到了皇帝手中。

到了1656年的元月,葉應禎終于憋不住了。這位葉百戶官不大,倒是挺會狐假虎威,在這月的十六日穿上盔甲帶領部下沖入宮中,強迫皇帝和三宮騎著馬和他一起去貴陽,其余眾臣愿意跟隨就跟隨,把大內鬧得是哭聲震天,他和他的手下對皇帝“勒逼再三,兇惡之狀目無君父”。有一句話叫作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朱由榔再怎么軟弱,那也是各方抗清勢力的共主,南明王朝的皇帝,一個小小的百戶居然如此無禮,實在是有些過分。

白文選看不下去了,于是他也帶人進入宮中,對葉應禎“以手招之”,警告他說“國主恐安西歸清,所以迎駕者,恐陷不測也。事須緩寬,若迫促至此,朝廷玉葉金枝,不同爾我性命。萬一變生意外,若能任其責乎?今我往探,若安西果通清兵前來,移蹕未晚。倘止是安西還兵,彼乃一家人,我等何得過為逼迫,自取罪戾!”葉應禎自然不敢惹白文選,只得退出宮城。

白文選逼退葉應禎之后,自己就率領百余名騎兵出城。到了元月二十一日的半夜,白文選、劉鎮(zhèn)國兩人突然領兵出現在城下,向城內喊話“城內守軍人,速報朝內,不得輕自開門出去,安西兵馬即至矣,城中切需謹慎!”然后白、劉二人就領人離開安龍,城中聽聞此消息大喜,直至天明大霧四塞,城上之人突然聽見城下有人喊道“我西府長隨夏太監(jiān)也!”然后這位夏太監(jiān)就進了城,面見永歷皇帝,向皇帝解釋說因為天氣原因,孫可望部的守軍又砍倒大量樹木阻止李定國軍前進,所以來得會遲一些。這下城中之人終于安心了,遲一些不要緊,就怕你李定國不來。也就在同一天,李定國大軍開進了安龍城內,葉應禎驚慌失措,帶著部眾倉皇逃離安龍。李定國入城參見皇帝,又知白文選并未遠去,于是命令夏太監(jiān)等人召回白文選。李、白等人秘密商議準備在元月二十六日把皇帝接到昆明。

此時在云南的王自奇、王尚禮等人本來準備阻擊李定國入滇,但是問題在于李定國雖然僅6000余人,但是在當時的云南還有撫南王劉文秀、黔國公沐天波等人。而且李定國的動作也比較快,在這一年的二月十一日,圣駕就到了曲靖,各鎮(zhèn)紛紛歸附,云南全省的明軍人數共計五萬余人,此時已有三萬余人擁護永歷朝廷,王尚禮本部人馬不過1000人,自然不敢亂動。

于是在這一年的三月份末,在李定國等人的保護之下,永歷帝進入昆明,三月二十六日,當皇帝的儀仗出現在昆明的街道上的時候,成千上萬的昆明市民走出家門要一睹皇帝的圣容,甚至有激動落淚者。皇帝正式遷入昆明之后,住進了原先定北將軍艾能奇的居所。到四月份,皇帝在李定國和劉文秀的支持下,對在滇諸官進行封賞:封安西王李定國為晉王、撫南王劉文秀為蜀王、白文選為鞏國公、王尚禮為保國公、王自奇為夔國公、賀九義為??岛?、李本高為崇信伯,連孫可望護衛(wèi)將官張虎都被封了淳化伯。不僅如此,永歷皇帝和李定國不計前嫌,繼續(xù)向貴陽方面的孫可望示好,甚至送出了孫可望在云南的家眷。但很明顯,此時滇黔已成對立局面,一場內訌已經不可避免。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