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里,法正、郭嘉和周瑜皆是奇才,唯他去世最可惜
三國亂世里,英雄輩出,謀士如云,正所謂亂世出英才,此話非虛。
三分魏蜀吳,每個國家都有絕世的英才。
在曹魏,郭嘉絕對堪稱鬼才,官渡之戰(zhàn)中,他為曹操提出十勝十?dāng)≌摚瑘远瞬懿賾?zhàn)勝袁紹的決心。后來事實證明,一切皆如國家所言。再到后來平定袁紹兒子,曹操采納郭嘉之謀,迅速平定遼東。

編輯
郭嘉善奇謀,看似弄險,實則平安如常。這也難怪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之言。
若郭嘉不英年早逝,曹操必然重用,赤壁之戰(zhàn)勝敗難說,即便失敗,也不至于敗的那么慘。成功可能性很大,曹操一統(tǒng)天下的可能也會很大。
對于蜀漢而言,法正絕對屬于智囊中的智囊,在劉備攻占西蜀,平定漢中的重大戰(zhàn)役里,法正都功勞卓著。在某種意義上講,法正的功勞遠超諸葛亮。

編輯
正所謂“臥龍鳳雛得一則安天下,法正黃權(quán)卻一則漢室不興”。
法正若不早亡,在他的勸說下,劉備斷然不會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蜀漢的實力也不會喪失慘重,在諸葛亮和法正等謀臣的輔佐下,恢復(fù)漢室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若一切按照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謀略,中興漢室并非沒有可能。
只可惜法正英年早逝,天不助英雄,當(dāng)真是可悲可嘆可憐。

編輯
周瑜雅量高致,才華橫溢,文武雙全,可謂江東的股肱之臣,這也難怪孫策臨死之時對孫權(quán)說道“兩軍對陣,爭奪天下,卿不如我。若保江東無虞,百姓安居樂業(yè),我不如卿。外事不決問周瑜,內(nèi)事不決問張昭?!?/p>
在周瑜的帶領(lǐng)下,孫劉聯(lián)盟,在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操,這也決定了三分天下。若周瑜高壽,相信在他的領(lǐng)導(dǎo)下,東吳的實力定會逐日穩(wěn)固,定可與曹魏一爭天下。

編輯
但綜合三人的實力,外加魏蜀吳三國的人才而言,郭嘉死后,曹操仍然有荀彧、司馬懿、楊修、程昱等眾多謀士,周瑜死后,孫權(quán)仍有魯肅、呂蒙、陸遜等眾多謀士,唯獨劉備,在法正死后,真正堪稱絕世奇才的也只有諸葛亮而已,所以對于法正的去世,蜀漢的損失最大,也更可惜。

編輯
臥龍鳳雛得一則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法正英年早逝,蜀漢難興,可憐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