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金句摘錄(四)

1、但是,我們現(xiàn)在正在走向一種社會變革,那時,專偶制的迄今存在的經濟基礎,正像它的補充物即賣淫的經濟基礎一樣,不可避免地都要消失。專偶制的產生是由于大量財富集中于一人之手,也就是男子之手,而且這種財富必須傳給這一男子的子女,而不是傳給其他人的子女。為此,就需要妻子方面的專偶制,而不是丈夫方面的專偶制,所以這種妻子方面的專偶制根本不妨礙丈夫的公開的或秘密的多偶制。但是,行將到來的社會變革至少將把絕大部分耐久的、可繼承的財富——生產資料——變?yōu)樯鐣校瑥亩堰@一切對于傳授遺產的關切減少到最低限度。可是,既然專偶制是由于經濟的原因而產生的,那么當這種原因消失的時候,它是不是也要消失呢?
2、可以不無理由地回答:它不僅不會消失,而且相反,只有那時它才能完全地實現(xiàn)。因為隨著生產資料轉歸社會所有,雇傭勞動、無產階級,從而一定數(shù)量的——用統(tǒng)計方法可以計算出來的——婦女為金錢而獻身的必要性,也要消失了。賣淫將要消失,而專偶制不僅不會滅亡,而且最后對于男子也將成為現(xiàn)實。
3、結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和它所造成的財產關系,從而把今日對選擇配偶還有巨大影響的一切附加的經濟考慮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實現(xiàn)。到那時,除了相互的愛慕以外,就再也不會有別的動機了。
4、既然性愛按其本性來說就是排他的——雖然這種排他性今日只是在婦女身上無例外地得到實現(xiàn)——,那么,以性愛為基礎的婚姻,按其本性來說就是個體婚姻。我們已經看到,巴霍芬認為由群婚向個體婚過渡這一進步主要應歸功于婦女,是多么的正確;只有由對偶婚制向專偶制的進步才是男子的功勞;在歷史上,后一進步實質上是使婦女地位惡化,而便利了男子的不忠實。因此,那種迫使婦女容忍男子的這些通常的不忠實行為的經濟考慮——例如對自己的生活,特別是對自己子女的未來的擔心——一旦消失,那么由此而達到的婦女的平等地位,根據以往的全部經驗來判斷,與其說會促進婦女的多夫制,倒不如說會在無比大的程度上促進男子的真正的專偶制。
5、但是,專偶制完全肯定地將要失掉的東西,就是它因起源于財產關系而被烙上的全部特征,這些特征是:第一,男子的統(tǒng)治,第二, 婚姻的不可解除性。男子在婚姻上的統(tǒng)治完全是他的經濟統(tǒng)治的結果,它將自然地隨著后者的消失而消失。婚姻的不可解除性,部分地是專偶制所賴以產生的經濟狀況的結果,部分地是這種經濟狀況和 專偶制之間的聯(lián)系還沒有被正確地理解并且被宗教加以夸大的那個時代留下的傳統(tǒng)。這種不可解除性現(xiàn)在就已經遭到千萬次的破壞了。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繼續(xù)保持愛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不過,個人性愛的持久性在各個不同的個人中間,尤其在男子中間,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感情確實已經消失或者已經被新的熱烈的愛情所排擠,那就會使離婚無論對于雙方或對于社會都成為幸事。只是要使人們免于陷入離婚訴訟的無益的泥潭才好。
6、這樣,我們現(xiàn)在關于資本主義生產行將消滅以后的兩性關系的秩序所能推想的,主要是否定性質的,大都限于將要消失的東西。但是,取而代之的將是什么呢?這要在新的一代成長起來的時候才能確定:這一代男子一生中將永遠不會用金錢或其他社會權力手段去買得婦女的獻身;而這一代婦女除了真正的愛情以外,也永遠不會再出于其他某種考慮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擔心經濟后果而拒絕委身于她所愛的男子。這樣的人們一經出現(xiàn),對于今日人們認為他們應該做的一切,他們都將不去理會,他們自己將做出他們自己的實踐,并且造成他們的與此相適應的關于個人實踐的社會輿論——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