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人更讓我觸動
我以前會覺得要給自己樹立更高的目標,每天看著這個目標或者某個具現化成目標的偉人,向對方看齊進步,但是后來我發(fā)現其實要求太高了也會讓自己對自身的一個程度產生自卑和擺爛頹廢的情緒。
所以我現在其實更關注的是和我類似的人類似的群體類似的事件,并且從這些人事物中找到能夠在我所關注的當下對我產生積極效應的內容。
比如說我在簡書無意間看到的某今,就是讓我發(fā)現和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除了性別不一樣其他的決定思想都很差不多,考試的選擇和打算,包括對于寫作的堅持,相似的地方不勝枚舉,但也有很多不同點,我去看他寫的文章時候,就會反思自身,也能夠在相同的人身上更快的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而且兩個類似的人在溝通后也能夠互相起到幫助的作用,共同進步,這算是讓我很高興的一件事。
也不是說不能沒有高目標,只是說實在的太高的目標真的沒有什么操作性,但是找到類似水平的人就會更有啟發(fā)和感同身受的處理辦法了。
比如一些設定的很厲害的人,他們的資源和人脈能力自然不同于我,所以其實成功是不能復刻的,我們能做的只是仰望一下子,真正能改變我生活的反而是類似的人的努力辦法,選擇與思想。
不過偉人的書還是要讀的,只是身邊人與偉人都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只顧著巨人肩膀上的偉人,忘記了身邊蕓蕓眾生的普通人,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可以挖掘,每個人都可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要先去謙卑的做一個學者的心態(tài),而不是視之不見不顧熒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