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14《起風了》崛辰雄
這本書的筆觸很細膩,尤其環(huán)境和心理活動,語氣平緩、情緒平靜,讓讀著的人不由得慢下來、靜下來。對崛辰雄的評價里,有一句“其作品有著出色的氛圍營造和憂傷哀婉的基調(diào),細節(jié)、心理描寫堪稱極致”,果真名不虛傳!
“起風了,唯有努力活下去?!?/span>
《起風了》以日記的形式,主體記錄了“我”陪同生病的愛人節(jié)子在山間的療養(yǎng)院度過的最后一段時間,也提及了節(jié)子去世后“我”的生活。
我好像又看到了愛情的另一種形式,陪著最后一段人生,平靜、寡言、沉寂、無聲。在死亡面前,所有的平靜匯集成幸福,也亦籠罩著悲傷。
在山間療養(yǎng)院,說到,節(jié)子和“我”一起出神地眺望著遠方的風景。(這段對話真的戳死)
“你在想什么呢?這么入神?!?/p>
“我在想,等到很久很久以后,再回憶我們的這段日子,那該有多美好啊?!?/p>
“要是能像現(xiàn)在這樣……要是能活那么久就好了?!?/p>
“……你曾經(jīng)說過,只有在將死之人的眼中,才會覺得大自然是如此之美……對不起……”
“我”很煩躁、也很懊悔,“我完全沒有意識到節(jié)子是在幻想自己生命的最后瞬間,而我卻自顧自地幻想著我們活得很久很久以后的場景……”
句句不提死,又處處體現(xiàn)死。
看似很平靜,卻是悲傷已成河。
大家都避免說著死亡的話題,佯裝堅強和無謂,卻又各自籠罩在死亡的氛圍中、獨自痛苦;知道終究逃不過命運,于是在最后的日子里靜心感受平靜、平淡、每日重復的簡單生活中兩相陪伴的幸福,此刻的幸福卻又不由得引起“以后不再有”的憂傷與悲痛。
珍惜當下,又渴求未來。
凄、美。
節(jié)子去世后,仍是“我”生活的支柱,還活在“我”的心中,驅(qū)使著“我”努力活著,又不由得悔恨,“我為什么仍然放不下你,不愿讓你靜靜地離去……”
借著里爾克的《安魂曲》,“請別再回來,如果你能忍受,就請到逝者的世界里去,逝者也很忙碌,但只有不至于讓你分心,還請你給予我力量”,透露出一種積極的、再出發(fā)的信號,拉下了本書的序幕。
我想,會努力活著,不管是為誰。
完。

關于這本書:湊單的。
書名感興趣(一直都挺喜歡《起風了》這首歌),對日本作家也持有一定的好感。

2023,創(chuàng)造一些值得。
在更新或不更新的日子里,在做個自我療愈、自我成長的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