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身泥濘的少年和離家出走的少女,在沉淪中繼續(xù)向前

我曾經(jīng)設想過假如人生某次遭遇重大失敗會怎么樣,譬如高考沒有考上,畢業(yè)完全找不到工作,由于意外失去記憶,放棄希望開始家里蹲,還好我的人生沒有特別大的挫折,一些磨難也鍛煉了我的承受能力,如果墮落的話,再往前一步會到什么樣的世界。
那一定不會是什么好的地方,這也絕不會是什么好的體驗,越是沉淪就越難自拔,當晃過神來已經(jīng)消失了很多時間,如果想著“不努力真的不行的么”開始放棄的話,陷入這個閉環(huán)則會更加恐怖,直到被迫習慣的適應環(huán)境,才能從沉淪中稍微走出來,但也終究會留下深刻的陰影。
上面的大段獨白和要介紹的小說有些關系,《電氣馬戲團》是瀨戶口廉也所寫的輕小說作品,講述了在日本興起的文本網(wǎng)站文化的時代,一個墮落年輕人在生活中掙扎的故事,小說吸引到我的第一點是關于賽馬,作品一開始就提到了“一匹遙遙領先的賽馬,由于受傷被處以安樂死”,指的應該是永遠的幻影“無聲鈴鹿”,由于對那個年代的故事感興趣,我下定決心要看完這個有點頹廢的小說作品。
我后悔了,導致我國慶期間完全不想寫東西(甩鍋)。
這部小說本質(zhì)上類似輕文學,有很多青春期的傷痛描寫,也有很多關于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墮落和沉淪,主角是一個沉迷于“合法藥物”。并且會在文本網(wǎng)站寫下日記記錄自己扭曲人生的人,自從父母離婚之后他便放棄了大學,放棄了一切來到一個破爛的出租屋合租,開始自己的更加墮落的生活。
由于長期家里蹲加上斷斷續(xù)續(xù)的零工,他的積蓄不斷被消耗,認識的人也十分有限,偶然在一次文本網(wǎng)站的作者聚會中結識了一個會割腕的少女,并決心把她從父母的虐待中拯救出來,于是新的故事由此開始。
但是等待他的是更加黑暗的深淵。

頹廢的年輕人之間會發(fā)生什么自然不用說,他們兩人也開始濫用藥物,而且少女還和合租的室友做了,一般故事滑落到這個地步就會打住,但是瀨戶口開始進一步描寫墮落的人接下來的故事,哪怕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也好,這些事情終歸是發(fā)生了的,于是越來越不愿意努力,一份好機遇獲得的體面工作也很難堅持下去,一旦墮落的話,等待的是更加深層的深淵。
小說一種有五章,前四章的內(nèi)容非常長,而且每一章都是在邁入深淵之后進一步的滑落,現(xiàn)實遠遠沒有游戲這么簡單,沒有讀檔功能也無法重來,一旦一步走錯就必須去面對,故事中主角要面對的東西是現(xiàn)實,也是自己的內(nèi)心,只有去正面回擊才能發(fā)現(xiàn)突破的方法。
說實話我不喜歡這類故事,小說的氛圍營造的太壓抑了,明明知道主角不算一個“壞人”,但是廢人在這個社會是原罪,必須努力工作好好學習,更不要說接觸什么“合法藥品”了,而且那種不斷在文本網(wǎng)站上寫“日記”麻痹自己也是如此,明明生活如此無趣還要這樣對待自己,不如更加積極的去學習一些有用的社會技能,人固然不該太功利,但是如此懶散到自己都養(yǎng)不活確實成問題了。

我喜歡一些清晰明快的故事,也喜歡一些悲傷但溫柔的故事,即便三秋縋筆下的故事設定很悲慘,但也是“跌落井底的人也能流露出幸福微笑”的故事,我更喜歡曾經(jīng)看過的一本文學作品,“如果花是分為蟲媒和風媚的話,那么會不會有一種花憑借光來傳播花粉呢”,是一個名叫《光媒之花》的很溫暖的小故事。
墮落的故事不會讓人振奮起來,正如不幸的人深知所有陷入不幸的方法,所以他們會下意識的滑落深淵,多去尋找一些幸福的道路,或許會讓人生變的不一樣。
《電氣馬戲團》中的人物就和馬戲團的小丑一樣,看的時候感覺十分曲折,頹廢似乎也成為了故事有趣的地方,而看完回顧之后,這些角色終歸回到了正常的軌跡,他們那些失去的青春又怎么樣了呢,這些人并不是向社會妥協(xié),而是向自己妥協(xié)了,就像人偶爾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匪夷所思的事情,“人們每一刻都在死亡”,人格開始隨著時間而改變,過去的自己已經(jīng)死掉不會再回來,但是新的自己總要去面對問題,或者選擇讓別人背負。

看完小說后的感想有很多,但是拖太長了想說的東西都變的語無倫次,不過這部作品本身還是不錯的,雖然都是一些日常片段,但對于人物的塑造已經(jīng)感情方面的把控非常到位,而且那種讓人崩潰的氛圍簡直欲罷不能,可惜結局還是過于平淡了,現(xiàn)實中確實沒這么多轟轟烈烈的結局,曾經(jīng)瘋狂過后斷了聯(lián)系,大概就是這么回事吧。
其實看這部作品我想到了瀧本龍彥,這類作品看完感觸很多,說不定會讓人振作起來,說不定會頹廢一段時間,作為調(diào)節(jié)劑都是很不錯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