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濟南中小學除了防溺水安全演練外,還可以這樣做
隨著夏季的到來,高溫天氣和汛期也隨之到來,再加上暑假將近,不少人選擇到附近的池塘、河流、游泳池、水庫等水域游泳。雖然游泳可以起到降溫和鍛煉身體的作用,但也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避免溺水,濟南市市中區(qū)多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防溺水安全演練。

此次安全演練的主題是“安全‘童’行,預防溺水”,本次活動以各班組織學生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由老師對學生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為了讓孩子們有更深刻的認識,學校還組織學生們親自參與到急救中,教會孩子們如果發(fā)生溺水,如何進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等。
同時提醒家長們不要帶孩子到危險水域玩耍,家長要履行好監(jiān)護職責,準確掌握孩子的行蹤,防止孩子私自下水游泳或到無人看護的水域玩耍等。
隨著暑假即將到來,孩子們雖然準備開啟放假模式,但大部分雙職工家庭還是要繼續(xù)上班,這就會出現(xiàn)無人看護孩子的情況發(fā)生。即使有老人或家長在一旁看護孩子,但監(jiān)護人稍微不留神,就看不到孩子的身影。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確保孩子的安全呢?當家長和學校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也不能約束孩子到水域中游玩時,又如何守護孩子的安全呢?
家長可以借助第三方設備對孩子進行監(jiān)護,例如可以雙向通話、實時定位、SOS求救的電子學生證。當家長不在孩子的身邊或者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時,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孩子的位置信息,以及行走軌跡路線,從而知道孩子去了哪里,有沒有危險等。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去到危險的地方,可以通過雙向通話的方式聯(lián)系孩子,提醒孩子不要到危險的區(qū)域玩耍。

如果家長聯(lián)系不到孩子時,可以請求救援,并向救援人員提供孩子的位置信息以及行走軌跡路線,為救援贏取黃金時間。
對于危險區(qū)域,家長可以通過智能電子學生證的電子圍欄功能進行設置。當孩子走進池塘、水庫、游泳池等危險區(qū)域時,家長會收到告警信息。家長還可以將家設置成安全區(qū)域,當孩子在指定時間內走出家門時,家長也會收到告警信息。

如果孩子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也可以通過電子胸牌的通話和SOS求救功能向家長求救,避免意外發(fā)生。
生命只有一次,中小學生和幼兒園小朋友在成長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安全問題。除了學校和家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外,家長還可以借助第三方設備,如電子學生證守護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