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四位梁山好漢,想起四個問題:遇到不講義氣且善于潛伏的坑人之友該咋辦?

梁山一百單八將生活在近代或現(xiàn)代,估計得有五十四個以上要判處死刑,還有二三十個要判處死緩或無期徒刑,只有魯智深、安道全等少數(shù)幾人可以無罪開釋,金大堅和蕭讓刑滿釋放后或許能發(fā)財。
不能用現(xiàn)代的法律去約束明朝人筆下的宋朝人,但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衡量標準五千年來基本沒有太大變化,那就是不能忘了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個字,忘了這八個字的人,有一個兩字專屬稱呼,讀者諸君都知道,咱們就沒必要挑明了。
連孫悟空都知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句《論語》中的名言,梁山好漢卻未必知道,起碼宋江和吳用是不拿前面說的那八個字當回事的,尤其是那個“義”字,更多的時候只是被他們拿來裝幌子的。

宋江和吳用作為梁山最高級首領(lǐng),讓他們講義氣是很不現(xiàn)實的,讀者諸君可以上下左右看一看:哪一個上位者會對部下講義氣的?
宋江吳用和其他梁山好漢不是一個級別,義氣自然也就無從講起,誰拿首領(lǐng)當朋友,那是自己不開眼,根本就怪不得別人,所以咱們今天評選最不講義氣的梁山好漢,并不把宋江吳用計算在內(nèi)——其他梁山好漢只是他們手里的工具而非朋友,既然不是朋友,自然也就不用講什么義氣了。征方臘時梁山好漢折損過半,宋江不知真假地哭得死去活來,吳用的做法也不能說不對:“吳用來請宋江回寨,主議軍情大事,勿以兄弟之情,誤了國家重事?!?/strong>
兄弟之情、朋友之義要讓位于家國大事,但是絕大多數(shù)梁山好漢都是江湖中人,江湖上最講究的就是一個“義”字,像行者武松那樣只講義氣不論是非,才是江湖本色,而豹子頭林沖和黑旋風李逵,則成了鳥獸都不會認同的蝙蝠:說他們是江湖中人,他們心中卻沒有沒有義氣;說他們是官場之人,他們胸中又缺少城府。

林沖是不講義氣的,李逵也是不講義氣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水滸原著中找到佐證,起碼林沖是夠不上“義氣”二字的。
高衙內(nèi)對林娘子的想法,是個人就清楚,但是林沖在刺配滄州前,偏偏要一紙休書跟妻子斷絕關(guān)系,于是林娘子就成了“林沖前妻”,高衙內(nèi)再來“追求”,就“合情合理合法”了,即使是包拯復(fù)生,也不能禁止高衙內(nèi)抬著聘禮去求婚。
三國人物評價馬超,說“"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林沖連結(jié)發(fā)妻子都能拋棄,對“梁山兄弟”自然也無義氣可言。
林沖在“不經(jīng)意”間泄露了魯智深的海底,弄得魯大俠連大相國寺菜頭兒也當不成,托塔天王晁蓋尸骨未寒,林沖就力推宋江上位,不但沒想過替晁蓋報仇,還把晁蓋的“遺詔”當成了廢紙。

梁山軍二打曾頭市,林沖居然沒有請纓同行——他一方面是怕引起宋江猜疑,另一方面也是對晁蓋沒有任何感情。
林沖的眼里只有他自己,不為福先不為禍始,但求明哲保身,為了自身利益和安全,他連妻子都可以出售,更何況朋友?與林沖交友,豈不是自找麻煩、自尋煩惱?
林沖不愧“梁山第一毒人”之名,誰跟他交往誰倒霉,連福大命大的花和尚魯智深也被他“妨”得丟了飯碗,收留林沖的白衣秀士王倫更是連吃飯的家伙都丟了。
與林沖一樣“妨人”的還有一個黑旋風李逵:如果他不回家,老娘每日粗茶淡飯比較清苦,但總不至于被拋在荒山野嶺虎口不脫險。
李逵沒人性,自然也沒義氣,在梁山上也沒朋友——他可能是想把浪子燕青當朋友的,但是誰見過一個朋友一言不合就將另一個朋友一跤跌翻的?

燕青沒有拿李逵當朋友,宋江當然也瞧不起李逵,從“李大哥”到“黑廝”、“黑禽獸”,隨著宋江的地位越來越高,李逵的地位也越來越低,這兩人形同主仆,當然講不得義氣。
李逵沒義氣,也沒把其他梁山好漢當朋友,朱仝自然恨他入骨,扈三娘與他有殺父滅門之仇,如果公孫勝肯放下身段,也會命令黃巾力士把李逵一把掐死。
李逵在梁山混得姥姥不疼舅舅不愛人嫌狗不待見,就是因為他眼里沒有兄弟和義氣,犯起渾來連宋江都敢砍,試想這樣的人,誰愿意與他結(jié)交?
林沖之毒、李逵之惡,有目共睹,正常人都不會與他們結(jié)交,而另兩位不講義氣的梁山,則隱藏得比較深,不認真觀察,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
病尉遲孫立是很善于偽裝的,他把師兄欒廷玉送上絕路,演技絕對一流,連老謀深算的祝朝奉都被他忽悠瘸了,欒廷玉也曾滿心歡喜:“這孫提轄是我弟兄,自幼與他同師學(xué)藝。”“天幸今得賢弟來此間鎮(zhèn)守,正如錦上添花,旱苗得雨。”

孫立就是一場引發(fā)洪水的及時暴雨,淹沒了祝家莊,也淹死了師兄欒廷玉,連宋江瞅著孫立也有些肝兒顫:此人如此陰險歹毒,要是當了天罡正將,會不會找機會將我賣掉?還是讓他在地煞里趴著吧!
孫立要是活到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跟著戴笠毛人鳳混,那又是徐遠舉周養(yǎng)浩一類的人物,跟他一樣善于潛伏臥底,而胸中不存半點義氣的,還有一個雙鞭呼延灼。
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幾乎人人都有資格罵趙佶高俅,但是呼延灼絕對不可以。如果嘉慶皇帝颙琰看了呼延灼的所作所為,肯定會賦詩一首:“平時漫說君恩重,辜負君恩是爾曹!”
趙佶和高俅對呼延灼有多好,慕容知府對呼延灼是否講義氣,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自然心知肚明,呼延灼背主賣友后,又使詐坑害了大刀關(guān)勝:“二人遞相剖露衷情,并無疑心?!?/strong>

慕容彥達拿呼延灼當朋友,丟了性命;大刀關(guān)勝拿呼延灼當朋友,毀了名聲。在性命和前程被毀前,鐵棒教師欒廷玉、青州知府慕容彥達、“義勇武安王之后”大刀關(guān)勝,都沒有看穿孫立和呼延灼的真面目,這就是實打?qū)嵉摹敖挥巡簧鳌薄?/p>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沒有撕破臉或被出賣前,很難分清真朋友和假朋友,魯智深的遭遇,讀者諸君可能也經(jīng)歷過,所以最后就有必要請教大家四個問題:豹子頭林沖、黑旋風李逵、病尉遲孫立、雙鞭呼延灼,這四個梁山好漢,哪一個最 不講義氣?跟他們四人中哪一個結(jié)交最危險?在您的身邊,是否也藏著林沖、李逵、孫立、呼延灼?您遇到這樣的不講義氣的朋友,又該如何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