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現(xiàn)場 上海愛樂樂團2020-2021音樂季閉幕音樂會圓滿落幕!

上海愛樂樂團
2020-2021音樂季
閉幕音樂會
2021/07/17 19:30
上音歌劇院
7月17日晚,藝術總監(jiān)張藝執(zhí)棒上海愛樂樂團,聯(lián)袂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徐暄涵共同奏響2020-2021音樂季閉幕音樂會。本樂季的閉幕音樂會延續(xù)此前的俄羅斯音樂探索之旅,以19世紀俄國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隱城基捷日與費芙羅尼亞姑娘的傳奇》組曲開篇,用真實與超自然手法、純正俄式音響講述英勇的古代俄羅斯人民在與韃靼人的愛國戰(zhàn)爭中可歌可泣的事跡,訴說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雋永。
本場音樂會第二首作品《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是擁有如詩般意境與情調的俄羅斯洛可可,可謂是藝術價值和演奏技巧的高度統(tǒng)一,在大提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由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徐暄涵演繹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的舉世聞名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本場音樂會第三首作品是20世紀重要蘇聯(lián)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為緬懷戰(zhàn)爭中逝去的同胞譜寫的《G小調第十一交響曲》。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洛可可主題變奏曲?
作品 33
指揮:張藝
大提琴:徐暄涵
演奏:上海愛樂樂團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至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 “俄羅斯音樂大師”和“旋律大師”,無論是歌劇、舞劇、交響曲、協(xié)奏曲、室內樂、器樂獨奏和歌曲都留下一批傳世杰作,是最受觀眾歡迎的俄羅斯作曲家。
柴可夫斯基生于礦山工程師兼官辦冶金工廠廠長家庭。1859年畢業(yè)于圣彼得堡法律學校,在司法部任職。1861年入俄羅斯音樂協(xié)會音樂學習班(次年改建為圣彼得堡音樂學院)。1863年辭去司法部職務,獻身音樂事業(yè)。1865年畢業(yè)后,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同時積極創(chuàng)作,第一批作品問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資助,1877年辭去教學工作專注創(chuàng)作。1878年至1885年間曾多次去西歐各國及美國旅行、演出。1893年6月榮獲英國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10月底在圣彼得堡指揮《悲愴交響曲》,不久便去世 。
1876年,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了《洛可可主題變奏曲》,題獻給他的好朋友、德國著名大提琴家威廉·菲特芩哈根,該曲于1877年11月30日在莫斯科首演。以“洛可可”命名此曲,實則是表明該曲按照莫扎特的風格寫成。曲調流麗安逸,同時也表現(xiàn)出柴可夫斯基的藝術個性,以及俄羅斯民族音樂的風格?!堵蹇煽芍黝}變奏曲》由一個主題與七個變奏組成,是柴可夫斯基平靜、明朗和歡樂的作品,反映出作者的精神樂觀和開朗的一面,具有濃厚的俄羅斯音樂特點。由于這部作品是一首經典的變奏曲,所以版本也很多,但大提琴家菲特芩哈根編定、演奏的版本流傳最廣。
主題呈示之前,樂隊首先緩緩奏出序奏。后半段圓號過渡,引出獨奏大提琴的洛可可主題。這個主題纖巧、華美而典雅,完全符合“洛可可”的風格特征。
第一變奏:獨奏大提琴以三連音型開始,情緒活潑、輕快,就像無憂無慮的童年。
第二變奏:獨奏大提琴與樂隊一問一答,好似兩人在親切敘談,帶有俏皮詼諧的特點。
第三變奏:持續(xù)的行板,大提琴寬廣抒情、優(yōu)美如歌,表達作者所偏愛的那種詩意情感。
第四變奏:類似加伏特舞曲,獨奏大提琴從弱奏開始,歡歌樂舞。中段有大提琴炫技性的拉奏,華麗流暢。
第五變奏:這一變奏由第一長笛和獨奏大提琴在樂隊的伴奏下富有表情地開啟,大提琴的顫音為樂曲增添了豐富的色彩,詼諧性的奔騰對獨奏大提琴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第六變奏:這段更接近于俄羅斯風格的抒情浪漫曲,木管的凄清,大提琴的憂郁,最后以獨奏樂器的弱奏結束,與下一變奏的情緒形成鮮明對比。
第七變奏和尾聲:是技巧性的樂段,充滿活力,情緒熱烈,速度飛快,樂曲在急速進行的樂句和輝煌的氛圍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