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如何確定自己喜歡的游戲類型?

2018-03-12 12:39 作者:威廉打游戲  | 我要投稿

此文最早發(fā)表于知乎上,因為近期越來越多的朋友網(wǎng)友問我要怎么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所以威廉就轉(zhuǎn)來B站跟大家分享一下。


探討怎么確定自己喜歡的游戲類型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一個玩家,無論硬核輕核,他對游戲的態(tài)度分兩種,社交型和藝術型。


注意,這兩種類型并不是簡單的二分法,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兩種屬性,但一定有一個是你的“主游戲格”,它主導了你對游戲的偏好。



一個社交型玩家,通常把游戲當一個社交媒介,就像微博和陌陌一樣。他們對于游戲的本質(zhì)沒有什么必然追求——他們追求的是成為“贏家”的滋味,是天梯高段帶來的認同感,是與陌生人溝通、對抗的樂趣,是朋友間合作、互動的過程。


因此,喜歡pvp的競技型玩家,也可以歸為社交型。因為歸根結(jié)底,競技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社交——“對抗”本來就是人類最原始的社交行為之一。


而競技游戲所提供的競技場,跟我們平時去的籃球場足球場一樣,是一個社交場所——如果沒人跟你打,你怎么打籃球呢?


至于那些自己練習的情景,不管是星際(遭遇戰(zhàn))還是籃球(練投籃),目的其實都是“變強”。但如何檢驗你是不是變強了呢?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與人競技的。



如果一個玩家的終極訴求就是競技,那么在沒有其他玩家跟他競技(社交)的情況下——比如某個多人游戲素質(zhì)上佳,但沒人玩——他是沒有辦法喜歡這個游戲的,因為他有“社交”的需求在。


所以,看到這里,請你先認真地問自己幾個問題:你喜歡玩的,是不是都是多人游戲或多人模式?每次你開始玩一個游戲,是因為朋友拉你一起的,還是你自己找到的?每次你不玩一個游戲,是你先棄坑的,還是你的朋友們先棄坑的?


自己判斷一下,你是一個社交型玩家嗎?



如果你是,那么威廉這篇文章你就不用看下去了,因為你已經(jīng)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類型的游戲了——你身邊朋友們都在玩的游戲。


多磨練自己的技巧,多跟朋友們開黑,在游戲里多交一些喜歡游戲的新朋友,然后跟更多的朋友一起玩。享受合作、成長、勝利、分享的快樂,你會一直開心下去的。


但如果你不是社交型,那么你就是藝術型了——你對游戲的社交屬性需求很低,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玩一個游戲玩很久,你不喜歡跳過劇情和對話,你對游戲里的細節(jié)有近乎偏執(zhí)的關注,所有人都在玩、但是你不喜歡的游戲,你不會去玩。


請你繼續(xù)往下看。



這類玩家對游戲的偏好,其實跟其他藝術愛好者對其他藝術形式的偏好沒有任何不同。


你的鑒賞力會隨著你接觸過的作品數(shù)量上升而上升,而這個鑒賞力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對這種藝術形式的偏好就會跳脫某種特定的“類型”,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


這個層面跨越了游戲類型,是對游戲本身所反映出的精神內(nèi)核的思考。


就像一個真正資深的電影愛好者,家里很多發(fā)燒級的影音設備,他是不可能只看某一種“類型”的電影的。你去問他關于任何電影的見解,他都能頭頭是道地講出一些來。


游戲也是這樣。



如果你是一個玩過很多游戲的老玩家,是不是有時候會覺得:流行的各種游戲類型、各種3A大作都玩過了,卻“玩起來都沒什么感覺”?


那是因為,你的鑒賞力開始進入游戲藝術這個金字塔的上層。這個時候單純的“好玩”已經(jīng)不太能打動你,或者說已經(jīng)不能長久地保持你的注意力了。


這個時候你該問自己的,不是“我到底喜歡什么類型的游戲?”而是“我玩游戲的時候我到底在玩什么?”


嘗試思考這個游戲,到底在表達什么?



如果你抓到了這個游戲所在表達的東西,而這個東西真正讓你思考、感動,讓你學習、成長,那么你就會喜歡它,不論這個游戲是什么類型。


有點類似看完一部有深度的好電影之后,坐在電影院里看著片尾,你滿腹思緒、不停思考、腦子里不斷閃回著這個電影里的臺詞、片段時的那種感覺。


嘗試在玩完游戲之后,進行一些同樣的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你喜歡的不是某個類型,而是某個共鳴。


文學藝術里把這個共鳴叫創(chuàng)作的“母題”。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母題”,這個“母題”永遠會打動你,永遠會讓你愛上一樣東西。


以一種藝術形式來說,如果徒有絢麗的外表和巧妙的噱頭,是無法撐起一個母題的?,F(xiàn)在很多主流游戲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是這樣的作品。而反觀歷史上那些電子游戲的經(jīng)典之作,它們無一不是創(chuàng)作者殫精竭慮,將游戲的藝術性和對“母題”的探討,表達得淋漓盡致。


拿我最愛的《生化奇兵》系列來說,這個游戲隱藏在突突突背后的母題,是對“人性”的猜想,具體來說就是:“如果存在一個跟我們認知中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它有不一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不一樣的人文背景、不一樣的終極矛盾,那么這個世界里的人性,會是什么樣子?”。



“復雜的人性”就是我的母題。所以我愛《生化奇兵》,我也愛《天地劫》、《輻射》、《光環(huán)》、《神界:原罪》、《魔獸世界》、《巫師》、《這是我的戰(zhàn)爭》、《最后生還者》、《刺客信條》、《奇異人生》。


我愛的這些游戲,你是找不到一個相同的“類型”的,但它們都有類似的“母題”。


《海賊無雙》其實是個很蠢的割草游戲,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肝了100小時——因為這個游戲源自我最愛的漫畫《海賊王》,而這個漫畫有我的母題。


小說《冰與火之歌》改編的游戲,我都是無條件買爆。因為《冰與火之歌》有我的母題。



所以你看,其實“母題”這個概念,不光可以用來挑你喜歡的游戲,還可以用來挑你喜歡的漫畫、小說、電影、電視劇。效果堪稱拔群。


在找到了這個母題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這些帶有這個母題的游戲帶給你的感動都是持久的,即使你通關畢業(yè)白金了,你也會一直保持著對這個游戲的鐘愛,時不時還想翻出來再玩一下。


因為,“人當自主,唯奴盲從(A Man Chooses,A Slave Obeys)”這句話,足以當?shù)梦乙惠呑拥捏鹧浴?/p>



因為,某個視頻里一聲”獸人永不為奴“的吶喊,至今仍然能讓我一個一米八的男子漢,突然鼻子酸酸的。


因為,Noble Six為了掩護人類的存續(xù),獨自一人留在致遠星上,在漫天黃沙中迎戰(zhàn)無窮無盡的外星敵人的畫面,是我終生難忘的記憶。


因為,只有扮演過杰洛特,我才知道“鋼劍秉正,銀劍破邪”這個獵魔人的信條,是多么的知易行難——因為人性之中,善惡、正邪往往共存。



當然,單純地展現(xiàn)母題,并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反思和拷問才是最高境界。這也是現(xiàn)在快餐文化下,越來越多的電子游戲里最缺失的東西。


現(xiàn)在的很多游戲,更像是一部A片。它們純粹為了宣泄欲望而來,短暫而激烈地狂歡之后,隨之而來的是無盡的空虛。


所以你才會在玩的時候“沒什么感覺”——因為除了某些特異人士之外,A片這東西,沒人會看超過一個小時。


可像《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電影,我看了十幾年,隨著自己的年齡漸長,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動。



那些又臭又長的網(wǎng)絡小說,沒完沒了地爭霸、奪寶、收小弟、開后宮,我基本三秒看一頁,看不了幾章就刪了。


可看《喪鐘為誰而鳴》的時候,薄薄的一本書,簡單卻有力的文字,每一個字都好似敲進我心里。


《俠盜獵魔》這種為了暴力而暴力的游戲,我玩了幾小時就興趣缺缺。


《最后生還者》里最后一章的每一個血腥鏡頭,都讓我雙手發(fā)抖,低頭思考。通關三遍了,這個游戲還在我的游戲機里。



身邊的所有人都在玩吃雞,為什么我玩了幾局就不想玩了,覺得沒意思?因為這個游戲里面沒有我喜歡的母題,所以我不愛它。


我不喜歡吃雞就像我不喜歡找雞一樣。單純的殺戮就像單純的**——感官的刺激能帶來一時的快感,卻帶不來永遠的真愛。


但其實你的母題也可能不用像威廉一樣苦大仇深。我的好友V的母題就是簡簡單單的“牌”,他喜歡收集牌和打牌,所以他酷愛德州,也愛爐石和昆特牌。



而另一位M同學的母題則是“奔跑”,所以他會無條件愛上帶有跑酷元素的游戲:從《神廟逃亡》到《小黃人快跑》,從《刺客信條》到《看門狗》,再到《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母題”只是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其實意思就是:找到游戲中最能感動你、讓你覺得“爽”的那個瞬間,而不要執(zhí)著于某個游戲類型。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藝術型的玩家,或你覺得你想成為一名藝術型的玩家,那么就坐下來回憶、思考,找到你的母題吧!






- 走心了嗎老鐵?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威廉打游戲】 -

在公眾號內(nèi)搜索游戲名字即可查看對應評論。如果沒有對應的文章,威廉也會看到你的需要,并根據(jù)每個游戲的查詢次數(shù),酌情發(fā)稿;如果你有任何關于游戲的問題,或者需要游戲推薦,也歡迎隨時給我留言,我會在看到之后第一時間回復。




如何確定自己喜歡的游戲類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五原县| 东明县| 察哈| 遵义县| 林甸县| 永春县| 喀喇沁旗| 井冈山市| 隆尧县| 涟源市| 长乐市| 六枝特区| 红河县| 美姑县| 临江市| 信丰县| 南召县| 翁源县| 乌拉特中旗| 古浪县| 锡林浩特市| 兴山县| 甘谷县| 灌阳县| 敦煌市| 东阳市| 邯郸市| 青冈县| 神木县| 谢通门县| 从江县| 进贤县| 曲阳县| 冕宁县| 达日县| 天台县| 枣阳市| 金平| 安溪县| 青田县| 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