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設置CineAltaV與X-OCN的參數(shù),才能在全流程中發(fā)揮最大潛力

CineAltaV(國外稱VENICE)是索尼當今的主力電影攝影機,它采用了36mm×24mm的全畫幅感光元件,能夠拍攝高達6K(6048×4032)分辨率的視頻。若配合使用AXS-R7記錄單元,更能在其中記錄X-OCN編碼格式、寬容度高達15檔的高質(zhì)量素材。CineAltaV的一些獨特性能給電影行業(yè)帶來了拍攝的高效化,如ISO2500基準感光度(高感)、6:5(24x20mm)變形寬銀幕、內(nèi)置8檔ND濾鏡、機身分體設計等。

前一陣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關于CineAltaV使用X-OCN拍攝的一些理論和優(yōu)勢分析。我們可也看到,X-OCN具有高畫質(zhì)、高壓縮的特點,同時,它具有15檔以上的寬容度,在ISO2500的基準感光度下也具有細膩的暗部噪聲,它的16bit線性位深能在調(diào)色時大顯身手,S.Gamut3 / S.Gamut3 Cine寬色域,則有助于在拍攝時保留豐富的色彩信息。
在影視全流程上,X-OCN也有強大的優(yōu)勢。我們從前期拍攝開始,不斷按流程往下探尋,就能發(fā)現(xiàn)X-OCN除了可以遵循以往的常規(guī)流程操作,也具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那么對于國內(nèi)電視劇的拍攝,采用CineAltaV配合X-OCN格式,應該如何設置更具有優(yōu)勢呢?
我們從全流程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國內(nèi)高清的電視標準為25P、16:9寬高比,我們以此為前提進行設置。在CineAltaV 3.0版本中,支持16:9寬高比的模式分別有電視4K(注:電視4K有多種名稱:3.8K、UHD、超高清、QFHD)和5.7K,其中,電視4K是Super35畫幅大小的模式,分辨率為3840×2160。5.7K模式占滿了全畫幅的長邊,分辨率為5674×3192。當然,使用5.7K最后在后期也會下變換到電視4K甚至高清的分辨率。但具體使用電視4K還是5.7K,很大原因取決于鏡頭。如果鏡頭支持全畫幅,那5.7K肯定是首選,因為它能拍攝到更廣的范圍,這對于畫面的內(nèi)容能起到更加豐富的表達效果。如果只有支持Super35的鏡頭,那就需要選擇電視4K了。

除了鏡頭的原因,電視4K與5.7K的選擇也要與DIT和后期的素材存儲互相考慮。因為對于同級別的X-OCN格式,如X-OCN ST,電視4K的688Mbps碼率相對于5.7K的1Gbps要低,對應到一分鐘的素材量時,一分鐘電視4K X-OCN ST約為5.23GB,而5.7K的為7.63GB。所以如果后期的存儲壓力較大的話,電視4K的X-OCN ST格式實為不錯的選擇。在這里,想要多提一下的現(xiàn)在劇組慣用的4K ProRes 4444 XQ格式,它的分辨率同樣為3840×2160,但碼率可達1.19Gbps,一分鐘將帶來8.93GB的素材量。這個大小甚至超過5.7K的X-OCN ST格式。相比而言,X-OCN的編碼效率有多高可想而知。

說到X-OCN格式,不免能讓人想到X-OCN XT、X-OCN ST、X-OCN LT三個子格式。它們的碼率各不相同,但對于我們最常見的拍攝場合,其實X-OCN ST就已經(jīng)足夠。它能滿足以剪輯調(diào)色為主的絕大部分影視作品的拍攝需求。而更高級別的X-OCN XT,只有在需要大量包裝和特效的時候,才有必要使用。因此,X-OCN ST是一個均衡性極佳的格式,它不僅能達到16bit和S.Gamut3 / S.Gamut3 Cine寬色域,還具有適中的壓縮比,這使得它在擁有高畫質(zhì)的同時,也具有較小的文件體積,這使素材管理和轉(zhuǎn)碼的效率都得以提升,因此,X-OCN ST應當成為使用CineAltaV進行影視拍攝時的首選格式。

而不論是對于X-OCN XT、X-OCN ST還是X-OCN LT,它們都可以達到15檔以上的寬容度,這意味著在拍攝時,能夠保留極大光比下的高光與暗部細節(jié)。同時,CineAltaV具有雙原生感光度,每一個ISO下的寬容度也都能夠達到15檔。而且,在ISO2500基準感光度下,它的噪點甚至比ISO500基準的畫質(zhì)更優(yōu)。這兩個原生感光度的寬容度都是上6檔下9檔,所以,在拍攝時,使用ISO2500的基準感光度應當成為首選。


同時,在監(jiān)看時,CineAltaV自帶s709的LUT。這是索尼提供的一個非常優(yōu)質(zhì)的LUT,它相比于傳統(tǒng)的REC.709的LUT,在高光上有更大的壓縮,這使畫面顯得更加柔和,膚色也更加柔美。在電影、廣告、電視劇拍攝時,推薦采用s709流程。

在拍攝時,CineAltaV除了能夠在AXS-R7錄機中記錄X-OCN格式,也能在機內(nèi)同步記錄ProRes 422 HQ等高清格式。這個功能實為代理拍攝,拍攝出來的高清格式素材在機內(nèi)的SxS卡上記錄,同時拍攝的X-OCN格式素材在AXS-R7的AXS卡上記錄。兩個卡上的文件名相同。這就為后期剪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傳統(tǒng)的后期流程時,剪輯助理或DIT首先需要對“原始”素材(RAW素材或X-OCN素材)進行轉(zhuǎn)碼,轉(zhuǎn)成同名的小格式代理文件(如業(yè)內(nèi)常用的ProRes 422 HQ高清格式),再使用代理文件進行剪輯。在劇組中,轉(zhuǎn)碼過程一般在當天拍攝結束后進行,這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有時也有軟件崩潰或轉(zhuǎn)碼錯誤導致的問題。在遇到拍攝進度拖延,夜戲拍大夜接第二天日戲時,更有可能在當晚無法完成轉(zhuǎn)碼,耽誤現(xiàn)場剪輯的工作進度。如今,國內(nèi)的大部分拍攝團隊仍然沒有拍攝代理的習慣和理念,這使得整體的效率低下,錯誤也時常發(fā)生,這不僅耽誤了時間,也間接的影響了制片費用。因此,對于國內(nèi)的拍攝技術保障團隊,代理拍攝的方式應該充分的理解并推薦采用。

使用代理文件剪輯后,我們往往需要將剪輯時間線導出XML到達芬奇完成套底(當然直接在達芬奇剪輯不用這么復雜),以便做下一步的調(diào)色。此時,在達芬奇中加載的就是X-OCN格式的素材。X-OCN實為調(diào)色的強悍格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采用的是16bit的線性量化。這已是業(yè)內(nèi)極高的量化等級,能夠帶來65536個層級,而現(xiàn)在一些電視劇劇組常用的4K ProRes 4444 XQ其實只有12bit,對應的亮度層級只有4096。這就使得在調(diào)色時,X-OCN能夠有更大的余量,來做大幅度的調(diào)整。尤其是二級調(diào)色,即使改變了色彩三要素,也很難出現(xiàn)色塊、色斑等現(xiàn)象。在調(diào)色前后的波形圖也可以看出,調(diào)色后的波形圖依然非常細膩,達到電影工業(yè)標準。

在使用CineAltaV拍攝時,以上文字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建議。但在影視拍攝中,具體情況總是變化的,所以大家只有理解了這方面的知識,才能隨機應變,完成高水準的影視制作。
索尼仍會陸續(xù)開展關于CineAltaV的線上活動與技術介紹,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