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王曉梅
國粹藝術名家——王曉梅
王曉梅藝術簡介
王曉梅,字清友君,祖籍河北邯鄲人,旅日畫家。大連市普蘭店區(qū)蓮城書畫協(xié)會副主席,冀南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主席。在日本東京參加了建黨七十周年大型書畫展,以及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在日本伊東舉辦的翰墨情深十一人書畫展,訪問了日本溫泉勝地修善寺進行文化交流,作品被修繕寺收藏!
石榴在國人眼中是為吉祥風水物,有多子多福、豐收繁榮、和睦吉慶的寓意。王老師的國畫石榴,用筆施墨干凈利落,水分適量,主次分明,質(zhì)感逼真。筆筆氣韻連貫,處處盡顯生機。
王曉梅老師對石榴的果實用筆仔細、重點刻畫,他用鮮明色彩的變化刻畫出晶瑩剔透立體的果實,非常生動可愛。那一顆顆如珍珠瑪瑙般的籽粒,聚合著甘甜的瓊漿玉液,蘊含著累累碩果滿枝頭,一朝成熟只為君的奉獻博愛精神。體現(xiàn)了她對時代精神的贊頌。
柿子不僅是一種味美的水果,還是一種吉祥的圖飾,其果實形狀,豐厚圓碩,形似如意,又因柿與“事”諧音,人們便將諸多吉祥內(nèi)涵融入其中,如“四(五)世同堂”、“事事安順”、“事事有余”、“事事如意”等。故柿子歷來被古今畫家所喜愛,畫入國畫,被人們所追捧,所鐘愛。
她善于骨法用筆,可以對境造詣為物象立骨傳神的真功夫。其筆落則鈞直,起則飛逸,長線一氣呵成,短線頓挫有效,筆筆精準,線線精確,不讓一根線條成為散兵游勇。用這種精確的筆線創(chuàng)作紫藤葡萄,枝蔓線條皆作龍蛇之像,活質(zhì)鮮明,如有風雨必具化生之意!
這些作品有鳥語花香的明媚之境,有植物豐茂的繁榮之境,也有綠蔭融融、光影迷離的夢幻之境,令人神游其間、陶醉其中時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出一種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這既是畫家在意境創(chuàng)造上的成功,也是對中國花鳥畫所蘊涵的人與自然親合一體、人類對自然生命關懷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繼承,更是當代人當代理念意識的一種新體現(xiàn),由此其畫作也就比原有花鳥畫的傳統(tǒng)表達形式具有了更強的感染力。
《葡萄畫賦》蜀人周厚明題記: 吾喜畫葡萄,然要畫好葡萄畫很難:畫其葉脈難,畫其枝柯難,畫其晶瑩難,畫其性靈尤難。平常寫之,狀貌能擬,氣象全無。或墨不入醇,或枝不入質(zhì),或果不入晶,或味不入甘。雖步步寫之,然卻筆不至,墨不至,意不至!是之為難矣!何哉?故寫葡萄似在寫人生耳,更在思、在悟、在化,而非止于寫也!故此為文以賦其道,以述已志,賦曰:西域奇珍,漢植中城。珠璣成串,大觀園林。奇曲環(huán)繞,身兼無有之聚;蒼藤枯勁,心立平凡之真。寶聚五色,開天地之奇妙;靈鐘三才,話東西之目新。果為玉潤,枝為勢行;色為麗彩,葉為文生。
滿紙珠光瑩晶兮,生機勃發(fā)。目欣欣以向榮兮,筆楚楚以鐘情。濃淡時分高下,方圓以寓乾坤。或深究于筆墨,或時鐘于性情,然品鑒者雅俗自存,自可逸興??椿▽嵪嘈钨?,內(nèi)外相生;名實何論兮,各品其誠。畫者當承前賢之教,賦后來之形。墨歌草色,盤屈層層奇志;文化幽微,技出日日機神。豪情萬丈,幽石白云;墨參雨露,果味逢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墨道場,四書五經(jīng)。閱《三百》之意,品《六藝》之真;屈子《離騷》,羲之《蘭亭》;立文翰詩品,寫道悟時新。有品鑒者曰:意味甘甜,承古開新,書功儒墨,禪入機神者,乃為妙也!然畫之謂美,美卻更在于善;善言、善行、善悟、善心。墨跡留風,當時修于德藝;藝海薈粹,自化育于達生;成人倫之美,參造化之行,自可與六籍同功,與四時并運。
論是工筆還是寫意花鳥,色彩流麗是她創(chuàng)作花鳥作品的真功夫。胭脂畫牡丹,艷而不俗,水墨畫牡丹,最有仙子風,亦有君子品,迎風沐露,多姿豐神。又見花叢里有風來,牡丹便又有了俠者仗劍的骨氣!所以她的牡丹意象,因為骨法用筆的存在,顯得意象相當豐富,用不同的視角去體驗畫里的形神,就會得到不同的應答。一千個人的眼里,對同一幅牡丹會有一千種感受,可見他作牡丹是持開放的創(chuàng)作概念,絕不把“畫富貴”當作唯一的范式去作拘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