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戰(zhàn)略版十大橙武,僅有一個沒有特技,典韋被孤立
哈嘍,大家好,我是刀筆吏,一個在三戰(zhàn)摸爬滾打的小兵
特技系統(tǒng)是三國志戰(zhàn)略版的一個特色系統(tǒng),但它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和裝備系統(tǒng)并存的。
一個賬號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也和所擁有的特技劃上等號,這是很多玩家在買賣賬號時經(jīng)常會忽視的問題。
比如和氏璧的專屬王道,經(jīng)常被炒到高價,有和氏璧的賬號提升了一個檔次。
此外,特技系統(tǒng)本身也是PVP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有奸雄的魏騎和無奸雄的魏騎,也完全是兩個隊伍。
奇怪的是,前期十大橙武,僅有九個專屬特技
特技分為兩塊,一個是普通特技,一個專屬特技。今天我們主要說的是專屬特技,按照游戲的設計,專屬特技應該是某個武器或武將專屬,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在九個專屬特技中,其中九個是和武器成對的,八個是和武將對應的。僅有“回響”,只對應了七星寶刀,沒有對應武將。
這個極有可能和七星寶刀的歷史有關,在演義中,七星寶刀是王允收藏,后被曹操借走,刺董未成轉而獻刀,后來董卓又被王允設計除掉。
從這個演義來看,七星寶刀的歸屬還是應該給王允。遺憾地是,王允在三戰(zhàn)中只是一個三星武將,故而也就沒有設計專屬特技了。不排除后期SP王允和七星寶刀專屬特技一同出現(xiàn)。
再回到特技和橙武的搭配上,十大橙武僅有九個專屬特技,就很不合理。而且這個沒有專屬特技的武器,還是雙鐵戟。
偏偏是雙鐵戟沒專屬,典韋是被孤立了嗎?
自古以來,武器以人和事件出名,雙鐵戟本身沒啥好炫耀的,也算不上是神兵。但使用者是典韋。“鐵戟雙提八十斤”,說的就是典韋。
經(jīng)常有人拿典韋和蜀國五虎將對比,其實兩者沒必要,蜀國五虎不僅有武力,更重要的是有領兵之才。而典韋更像是個狂戰(zhàn)士,濮陽之戰(zhàn)、宛城之戰(zhàn),都足以看出來。
尤其是在宛城,沒有典韋,也就沒有了后面的三國,這個角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善漤f的專屬雙鐵戟,沒有專屬技能。
按照三戰(zhàn)一貫的做法,刀子認為不是雙鐵戟沒有專屬,而是沒有放出來。原因在于游戲中的典韋其實是被孤立的,至今沒有適合典韋的陣容。
一二賽季可玩的虎威盾,到了后面越來越吃力,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出專屬武器技能了。同樣隨著SP典韋出現(xiàn),專屬特技也許會被放出。
預測雙鐵戟的專屬特技,可能是在增強典韋傷害上做文章了,幫助典韋完成輸出型輔助的定位。
專屬特技現(xiàn)狀
如今,橙武已經(jīng)擴大到了十一個,專屬特技也增強到了是一個。但依舊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后期追加的“虎峙”是專屬武器丈八蛇矛的,但專屬武將是張苞,而“龍驤”是青龍偃月刀的專屬特技,專屬武將是關興。
這兩個特技的出現(xiàn),意味著一對應一的關系要被打破。武器系統(tǒng)和特技的專屬,可能是一個武將有兩個專屬特技,也可能是一把武器有多個專屬特技。
以后的專屬特技,大致會沿著這個思路發(fā)展下去。說白了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優(yōu)點是不增加專屬武器或武將的要求,更易形成效果,缺點是這個系統(tǒng)又變得復雜了。
以上是刀子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歡迎在評論區(qū)共同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nèi)容,快來關注slg刀筆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