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飯:打假“香精大米”陶淵明
陶淵明是官三代。
歸隱可能是被迫的。
他的詩長期被認為是垃圾,但宋時崛起。
1
如果說語文課本界的“香精大米”,那肯定是“菊花之王”陶淵明了。
我們的課本對他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反著的。
他既不窮,又愛當官,當時又不出名。
陶淵明是官三代,他爺爺有可能是東晉開國元勛陶侃,他姥爺最高做過總理秘書,他爺爺是省長,他爸爸不詳。但他自己史書里面開場就是省委秘書長,史書記載中最低官職是縣長。推測他爸高低不能是個老百姓。
自從他從彭澤縣令退下來后,曾經(jīng)收到過朝廷的征召,給過一個比縣長還高的官。他沒有去。后來他家在的江州省長和市長都前來拜訪過他。
我就問,他爺爺?shù)墓倌苄∶矗?/p>
他這個隱居,能種地不?指定不能啊,所以他家地里“草盛豆苗稀”。這更類似于城里人去耍了個農(nóng)家樂。
所以,你看他的詩歌里面農(nóng)村可美好了。什么“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你就照著大爺大媽晨練理解。什么“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沒別的意思,就是農(nóng)家樂干飯。什么“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就是搖人喝酒。
2
他為啥隱居呢?
如果你看他自己寫那就是“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爺們就好這口。
但是你要看他履歷你會蒙圈:
20來歲做省長秘書,30來歲做未來的桓楚帝國開國皇帝桓玄的秘書,桓玄兵敗被殺第二年又做省長秘書,后轉(zhuǎn)彭澤縣長。當縣長80天,“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回家。
這中間十來年,他可沒有少做官。你要是相信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那就不應該出來做官啊。他家里又不是沒有玩農(nóng)家樂的條件。
如果你仔細看,就又能理解了。
他當初可是在桓玄手下做過秘書,那和桓玄關系鐵定不一般。
所以桓玄篡了東晉被殺后,你說東晉朝廷里面的?;逝赡茌p易放過他?所以他一開始給省長當秘書,后來做了縣長。只要是有點閱歷的都知道,宰相門前七品官。省長秘書那可比一般縣長牛多了,這中間至少差了三個等級。所以從他降級為彭澤縣長的時候開始,他政治上就是個死人了。
按照他這個降級的速度,如果繼續(xù)留在東晉官場里面,恐怕是睡不著了。所以自從“不為五斗米折腰”后,不管誰來勸他當東晉的官,他一概不出山。但是他又從來都和本地省長、市長關系不錯。當?shù)厥¢L、市長還一直對他客客氣氣。
對一個政治上的死人,你無論如何尊重他,無論如何推崇他,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一方面表示自己禮賢下士,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對地方上的勢力是積極合作的。
3
陶淵明當時過得挺不錯,死后就更不錯了。
本來陶淵明的詩在文學圈地位不高。當時大家推崇的是唐代的大開大合,五代十國的繁花似錦。所以王維曾經(jīng)評論他的詩:
近有陶潛,不肯把板屈腰見督郵,解印綬棄官去。后貧,《乞食》詩云“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多慚也。嘗一見督郵,安食公田數(shù)頃,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
“屢乞而多慚”,說白了就是要飯還裝??梢娛窃u價不高的。
但是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在王維的四五百年后,蘇東坡突然發(fā)現(xiàn)陶淵明詩寫的好。他曾經(jīng)說過:
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過也。
好么,連李白、杜甫都趕不上他。
為啥會這樣?
因為蘇東坡也被貶官了啊。同病相憐,他生不逢時一路降級,我老蘇也一樣。不是我老蘇不牛,而是被迫降級?。?/p>
4
如果從立意,從歷史看,陶淵明的詩歌有那么點矯情不說實話。作為一個失敗者的哀鳴,的確楚楚動人。這個藝術(shù)價值我是承認的。
但是千萬別說陶淵明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千萬別好我娃說以后要“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他爸不是官二代,我娃家里也不可能經(jīng)常來省長、市長串門。俺們家沒有“五斗米”??!
我不是想吐槽陶淵明,我挺喜歡他的詩的,簡單樸實,容易背。
但是我不想做陶淵明,更想做劉邦,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來自公眾號:吉祥語文
大家好,我是寬地,一個陪你娃慢慢變強的老師。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不爭論,你都對。
我開了一個讀者群。目前群內(nèi)有公務員、律師、醫(yī)生、教師、教授、大廠高管、技術(shù)大牛各種精英300多人。群就兩個功能:防失聯(lián)和聊教育,沒有其他有的沒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