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管伸縮器滲漏的原因與防止措施

風管伸縮器滲漏的原因與防止措施
風管伸縮器在開啟和關閉時管芯和管道密封面始終接觸并相互磨擦,因而密封面容易磨損,特別是在管道處于接近關閉狀態(tài)時,管芯前后壓差很大,密封面磨損就更為嚴重;而風管伸縮器的一旦處于開啟狀況,它的管道和密封面之間,就不再接觸,因而它的密封面機械磨損較小,但是介質如果含有固體顆粒,容易損壞密封面。風管伸縮器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密封性能好,制造維修方便;缺點是液體阻力大,開啟與關閉力大。風管伸縮器進行強度試驗時,介質從一端引入,封閉其余通路,將伸縮器依次旋轉到全開的各工作位置進行試驗,管體未發(fā)現滲漏為合格。

風管伸縮器密封面有一定的自密封能力,它的管芯靠介質壓力緊緊地與管道密封面接觸,達到嚴密不漏。楔形風管伸縮器的管芯斜度一般為 3-6 度,當強制關閉過量或溫度變化較大的管芯容易卡死。所以,高溫、高壓楔形風管伸縮器,在結構上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止管芯卡死的措施。風管伸縮器的密封面,施以強制力關閉的管道才能達到密封,在同樣口徑、工作壓力和一樣的驅動裝置下,風管伸縮器的驅動轉矩為風管伸縮器的 2.5-3.5 倍。這一點在進行電動管道的轉矩控制機構調整時,應加以注意。

風管伸縮器的密封面,只有在完全關閉時才相互接觸,強制關閉的管芯與密封面的相對滑移量很小,因而密封面的磨損也很小。而風管伸縮器密封面的磨損,多數是由于管芯與密封面之前有雜物,或者是由于關閉狀態(tài)的不嚴密,引起介質的高速沖刷所致。風管伸縮器在安裝時,介質可以從管芯的下方進入和從上方進入兩種方式。介質從管芯的下方進入的優(yōu)點是當管道關閉時盤根不受壓力,可以延長盤根的使用壽命,并可以在閥前管道承壓的情況下,進行更換盤根的工作。
介質從管芯的下方進入的缺點是管道的驅動轉矩較大,約為上方進入的 1.05-1.08 倍,傳力桿受的軸向力大,傳力桿容易彎曲。為此,介質從下方進入方式,一般只適用于小口徑風管伸縮器(DN50 以下),DN200 以上的風管伸縮器都選用介質從上方流入的方式。電動風管伸縮器一般是采用介質從上方進入的方式。介質從上方進入方式的缺點正好與下方進入方式相反。而風管伸縮器的流向,從兩方進入效果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