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歷史沿革(第六期)
西班牙國王
二、費爾南多二世

(一)費爾南多二世(1452年3月10日-1516年1月23日)被稱為“天主教徒”?,是1468年至1516年期間的西西里國王和1479年至1516年期間的阿拉貢國王。作為阿拉貢王位繼承人的費爾南多于1469年與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人伊莎貝爾一世的政治聯(lián)姻,被視作西班牙君主政體建立的基石。費爾南多是阿拉貢王國和納瓦拉王國國王胡安二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胡安娜·恩里克斯的獨子,1452年3月10日他在阿拉貢王國索斯德爾雷卡托利科的薩達宮內(nèi)出生。1469年10月19日費爾南多與卡斯蒂利亞-萊昂國王恩里克四世的同父異母的妹妹兼繼承人伊莎貝爾一世在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王國的巴利亞多利德結(jié)婚,費爾南多與伊莎貝爾一世都是特拉斯塔馬拉家族的成員,這對堂姐弟都是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王國胡安一世的后代。這對夫婦在婚前簽訂一份明確的有關(guān)權(quán)利共享事宜的協(xié)議,當伊莎貝爾一世于1474年繼承哥哥的王位成為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女王伊莎貝爾一世后費爾南多也根據(jù)妻子的權(quán)利成為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國王。繼位伊始這對年輕的君主就不得不與恩里克四世的有爭議的女兒胡安娜之間爆發(fā)王位爭奪戰(zhàn)爭(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戰(zhàn)爭),但是他們很快就取得勝利。當費爾南多于1479年繼承父親的阿拉貢和納瓦拉王位后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及其附屬領(lǐng)土就成為共主邦聯(lián),這也是自八世紀以來伊比利亞半島上第一次出現(xiàn)單一的政治單位——“Espa?a(西班牙)”。?
(二)“Espa?a”來源于在羅馬共和國統(tǒng)治時期伊比利亞半島及其省區(qū)的羅馬古名“Hispania”,但是這些國家并沒有被作為一個單一的政治單位接受管理,而是被視作擁有共同君主的單獨政體(只有在費利佩五世頒布《新基本法令》后西班牙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單一國家)。在費爾南多和伊莎貝爾一世聯(lián)合統(tǒng)治的第一年西班牙就開始對格拉納達王國的征服,1492年1月2日格拉納達王國首都格拉納達陷落,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后一個伊斯蘭安達盧斯政體覆滅,西班牙光復運動宣告完成。1492年3月費爾南多夫婦頒布驅(qū)逐猶太人的法令,又稱《阿蘭布拉詔書》。凡是未皈依基督教的猶太人都被驅(qū)逐出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但穆德哈爾的摩爾人(信奉伊斯蘭教)和皈依的馬蘭諾猶太人(中世紀西班牙被迫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和摩爾人,而實際上仍信猶太教)卻幸免于難。1502年費爾南多因駁回穆德哈爾的伊斯蘭教信徒的宗教信仰自由而違反1491年簽訂的格拉納達條約,費爾南多強迫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境內(nèi)的所有穆斯林和皈依的馬蘭諾猶太人都改信天主教,否則就將他們驅(qū)逐出國,但一些能夠設計和建造摩爾風格的穆斯林工匠卻被留下來。費爾南多下令對皈依的馬蘭諾猶太人的人數(shù)進行大規(guī)模的排查,他還一手創(chuàng)立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僅僅在格拉納達一地中費爾南多就燒毀將近一萬份的伊斯蘭書法。
(三)1492年在這對夫婦的資助下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率船隊由加迪斯出發(fā)尋找從海上通往印度的新航線,10月12月哥倫布一行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并登上巴哈馬的圣薩爾瓦多島,此后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對拉美的征服和占領(lǐng),將疆土擴展到大西洋的彼岸和菲律賓。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共同簽訂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該條約規(guī)定兩國將共同壟斷歐洲之外的世界,并特別將位于佛得角群島以西300里格(約合1770公里或1100英里)的大約位于西經(jīng)46°37'的南北經(jīng)線為兩國的勢力分界線,分界線以西歸西班牙,以東歸葡萄牙。費爾南多的后半生主要卷入意大利戰(zhàn)爭的糾紛中,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驅(qū)逐費爾南多的堂親那不勒斯國王阿方索二世,費爾南多開始與各種意大利王子結(jié)盟。1496年他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一起擊敗法國,并正式讓阿方索二世的兒子費迪南多加冕為那不勒斯國王費迪南多二世。1501年隨著費迪南多二世的去世后他的叔叔費德里科一世繼承那不勒斯王位,費爾南多與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的繼承者剛剛成功地獲得米蘭公國的宣稱權(quán)的路易十二簽署一項瓜分那不勒斯的協(xié)議,協(xié)議規(guī)定坎帕尼亞、阿布魯齊和那不勒斯歸法國所有阿普利亞和卡拉布里亞則由費爾南多統(tǒng)治。

(四)但這項協(xié)議很快就瓦解,?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費爾南多手下的名將貢薩洛·德·科爾多瓦率領(lǐng)大軍從法國手中奪取那不勒斯,1504年費爾南多正式成為那不勒斯國王。1508年意大利戰(zhàn)爭再次爆發(fā),包括費爾南多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在內(nèi)的與意大利半島有利害關(guān)系的眾多政治勢力共同聯(lián)合建立“康布雷同盟”,以反抗威尼斯共和國。盡管法國在阿那德羅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威尼斯,但費爾南多和尤利烏斯對法國的猜忌使康布雷同盟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將矛頭指向法國的“神圣同盟”。1511年11月費爾南多與女婿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簽訂《威斯敏斯特條約》,雙方承諾在卡斯蒂利亞入侵納瓦拉和英格蘭侵略法國的兩次軍事行動中實行互助。在1429年格拉納達王國覆滅后費爾南多一直密謀奪取由納瓦拉的卡塔利娜女王及其丈夫納瓦拉國王胡安三世統(tǒng)治的巴斯克王國的王位,以及貝阿恩領(lǐng)地和比利牛斯山脈和加斯科涅西部的大片領(lǐng)土,費爾南多吞并納瓦拉并將其并入阿拉貢,但迫于卡斯蒂利亞貴族壓力的費爾南多隨后又將納瓦拉并入卡斯蒂利亞。“神圣同盟”也在意大利取得成功,法國失去米蘭,隨著1513年和約的簽訂后斯福爾扎家族又重獲米蘭,然而僅僅兩年后法國又再次征服米蘭。

(五)1504年10月12日伊莎貝爾一世訂立遺囑,同年11月26日她便與世長辭。伊莎貝爾一世在遺囑中規(guī)定卡斯蒂利亞王國由女兒胡安娜繼承,胡安娜去世后則由其子卡洛斯繼承。伊莎貝爾一世對胡安娜的統(tǒng)治能力半信半疑,并且毫不信任女兒的丈夫腓力。在妻子去世的當天費爾南多正式宣布放棄卡斯蒂利亞國王的頭銜,?取而代之的是王國的管理者。費爾南多想通過這種方式成為攝政王,但腓力卻認為他的妻子心智健全并且具備統(tǒng)治能力,之后腓力與費爾南多便達成妥協(xié),費爾南多在卡斯蒂利亞的地位也因此能夠得以維持。費爾南多還在女兒前往腓力統(tǒng)治的荷蘭期間成為攝政王,費爾南多企圖獲得永久的攝政權(quán),但是卻遭到卡斯蒂利亞貴族的反對,隨即胡安娜的丈夫便取代費爾南多成為卡斯蒂利亞國王腓力一世。在1506年簽訂的比利亞法菲拉條約中?費爾南多不僅將卡斯蒂利亞的統(tǒng)治權(quán)讓與女婿腓力,而且還放棄擁有巨額財政收入的印度群島領(lǐng)地,但是隨著腓力的早亡后費爾南多又再度成為卡斯蒂利亞的攝政王和印度群島的領(lǐng)主。
(六)1505年7月費爾南多與法國結(jié)為盟友,1505年10月19日為了鞏固與法國的聯(lián)盟,鰥居的費爾南多與路易十二的外甥女熱爾梅娜·德·富瓦在布洛瓦結(jié)婚,熱爾梅娜與費爾南多同宗,她也是費爾南多同父異母的姐姐納瓦拉女王萊昂諾爾的孫女。1509年3月熱爾梅娜為費爾南多生下一子——赫羅納親王胡安,如果這個孩子幸存下來,那么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的繼承權(quán)將無可避免的被分離,他的外孫查理也將失去阿拉貢王位。但小王子胡安只活了幾個小時,他被安葬在位于卡斯蒂利亞王國巴利亞多利德的圣保羅修道院內(nèi),之后他的靈柩又被轉(zhuǎn)移至阿拉貢國王的傳統(tǒng)墓地——位于阿拉貢王國加泰羅尼亞賓沃迪的波夫萊特修道院內(nèi)。1516年1月23日費爾南多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埃斯特雷馬杜拉的馬德里加萊霍去世,他被安葬在位于卡斯蒂利亞王國格拉納達的皇家禮拜堂內(nèi),和他的妻子伊莎貝爾一世、女兒胡安娜和女婿腓力一世安葬在一起。
三、胡安娜

(一)卡斯蒂利亞女王胡安娜(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人稱瘋女,她是卡斯蒂利亞女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之母。1479年11月6日出生于托萊多,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爾一世的次女,其父母均來自拉斯塔馬拉家族。胡安娜膚色白皙,有一雙碧眼,發(fā)色介于金紅色和紅褐色之間,就像母親和妹妹凱瑟琳一樣。她的兄弟姐妹包括葡萄牙王后伊莎貝爾、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胡安、葡萄牙王后瑪麗亞和英格蘭王后凱瑟琳,胡安娜是個聰慧勤奮的孩子,也是個優(yōu)秀的學生。為了締結(jié)一場意義重大婚姻的胡安娜接受教育和正規(guī)訓練,身為公主時人們不指望胡安娜能成為卡斯蒂利亞或阿拉貢王位的繼承人,但她后來卻通過原繼承人接連去世繼承這兩個王位。她的學術(shù)教育包括教規(guī)和民法、系譜學和紋章學、文法、歷史、語言、數(shù)學、哲學、閱讀、拼寫和寫作,胡安娜閱讀過許多古典文學作家的作品,其中包括基督教詩人普魯?shù)切匏埂た巳R曼斯和古羅馬政治家塞涅卡的著作。胡安娜在卡斯蒂利亞宮廷里的主要導師有多明我會修士安德烈斯·德·米蘭達、備受敬重的教育家比阿特里斯·加林多(她也是女王宮室的一員)和她的女王母親,胡安娜的王家教育包括宮廷禮儀、舞蹈、繪畫、馬術(shù)、舉止、音樂以及包括刺繡、針繡和縫紉在內(nèi)的用針技巧。她擅長伊比利亞羅曼語支中的全部語言:卡斯蒂利亞語、萊昂語、加利西亞-葡萄牙語和加泰羅尼亞語,并且還能講一口流利的法語和拉丁語。胡安娜還是一位技藝精湛的舞蹈家和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她會彈奏擊弦古鋼琴、六弦琴和單弦琴。
(二)1496年17歲的胡安娜與18歲的腓力在低地國家訂婚,腓力的父母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及其原配勃艮第的瑪麗,哈布斯堡家族和拉斯塔馬拉家族之間進行一系列的家族聯(lián)姻,這樁婚事只是其中一件,旨在鞏固聯(lián)盟以對抗日益強大的法國。胡安娜參加在卡斯蒂利亞王國巴利亞多利德舉行的代理婚禮(她的父母于1469年在此地秘密結(jié)婚),1496年8月胡安娜從卡斯蒂利亞北部的拉雷多港(位于大西洋比斯開灣)啟程,除了在1506年與妹妹威爾士王太妃凱瑟琳見面外胡安娜將再也見不到她的其他兄弟姐妹。胡安娜于1496年8月22日開始前往低地國家佛蘭德斯的旅程,這些國家包括當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德國的部分地區(qū),正式婚禮于1496年10月20日在當今布魯塞爾北部的利爾舉行。在1498年至1507年期間胡安娜生下六個孩子——兩個男孩和四個女孩,這些孩子長大后全都成為皇帝或王后。隨著胡安娜的哥哥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胡安離世,胡安的女兒伊莎貝爾是個死胎,胡安娜的姐姐伊莎貝爾和伊莎貝爾的兒子米格爾也接連去世,胡安娜成為西班牙王國的女繼承人。當時胡安娜還在世的妹妹包括瑪麗亞(1482年-1517年)和凱瑟琳(1485年-1536年),分別比胡安娜小3歲和6歲。1502年卡斯蒂利亞的托羅議會承認胡安娜是卡斯蒂利亞王位的繼承人,腓力是她的王夫,她被封為阿斯圖里亞斯女親王,這是傳統(tǒng)上授予卡斯蒂利亞繼承人的頭銜。

(三)同年阿拉貢議會在薩拉戈薩召開,宣誓胡安娜為女繼承人,然而薩拉戈薩大主教堅稱這一誓言只能通過一項國王和議會間的有關(guān)繼承權(quán)的正式協(xié)議才能確立法理。1502年為了讓胡安娜以卡斯蒂利亞王位女繼承人、阿斯圖里亞斯女親王的身份接受卡斯蒂利亞議會的宣誓效忠,胡安娜、腓力和勃艮第宮廷的大部分人前往托萊多,這次旅程被安托萬一世·德·拉蘭詳細載入編年史。次年腓力和宮廷大多數(shù)人返回低地國家,身懷有孕的胡安娜被留在馬德里,她在那里生下她和腓力的第四個孩子(即后來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當伊莎貝爾一世于1504年11月去世后胡安娜成為卡斯蒂利亞的執(zhí)政女王,她的丈夫腓力也依據(jù)妻子的權(quán)利成為國王,胡安娜的父親費爾南多二世在卡斯蒂利亞喪失君主身份。盡管伊莎貝爾在遺囑中允許他在胡安娜缺席時統(tǒng)治,或者如果胡安娜不愿意自己統(tǒng)治,他可以繼續(xù)執(zhí)政直到胡安娜的繼承人年滿20歲。費爾南多拒絕接受這一事實,他以“費爾南多和胡安娜,卡斯蒂利亞、萊昂和阿拉貢的國王和女王”的名義鑄造卡斯蒂利亞貨幣,并于1505年初讓議會相信胡安娜病得很重而無法執(zhí)政。隨后議會將費爾南多任命為胡安娜的監(jiān)護人以及王國的管理者和統(tǒng)治者。胡安娜的丈夫腓力不愿讓自己統(tǒng)治卡斯蒂利亞的機會受到任何威脅,他也以“腓力和胡安娜,卡斯蒂利亞、萊昂的國王和女王,奧地利大公夫婦等”的名義鑄造貨幣。
(四)針對這一情況的費爾南多開始實施親法政策,他迎娶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外甥女熱爾梅娜·德·富瓦(她同時也是費爾南多的甥孫女),希望她能生一個男孩來繼承阿拉貢或者還有卡斯蒂利亞,費爾南多的再婚僅僅提高胡安娜和腓力在卡斯蒂利亞的支持度。1505年底夫婦二人決定前往卡斯蒂利亞,胡安娜和腓力于1506年1月10日離開佛蘭德斯,他們的船隊在英國海岸失事,作為威爾士親王亨利(后來的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和威爾士王太妃凱瑟琳客人的兩人拜訪溫莎城堡,直到內(nèi)戰(zhàn)在卡斯蒂利亞觸發(fā)后他們才于4月21日再度啟程。據(jù)說腓力本打算在安達盧西亞登陸,然后召集貴族在阿拉貢與費爾南多開戰(zhàn),但他們卻于4月26日在阿科魯尼亞登陸,于是卡斯蒂利亞貴族集體拋棄費爾南多。1506年6月27日腓力和費爾南多在比利亞法菲拉會面,雙方在一座鄉(xiāng)村教堂內(nèi)進行一場秘密會談,令人驚訝的是費爾南多出人意料地將卡斯蒂利亞政府交給他的“最心愛的孩子”,承諾退休到阿拉貢。隨后腓力和費爾南多秘密簽署第二項協(xié)議,雙方就胡安娜因“體弱和病痛”無法執(zhí)政達成一致,并承諾將她排除在政府之外,剝奪她身為女王的王權(quán)和自由。同日下午費爾南多立即否認第二項協(xié)議的存在,并宣布胡安娜作為卡斯蒂利亞執(zhí)政女王的權(quán)利絕不該被剝奪。

(六)兩周后費爾南多沒有與腓力達成新的協(xié)議,因此如果費爾南多認為胡安娜的權(quán)利受到侵犯,他有權(quán)對此進行干涉。費爾南多放棄卡斯蒂利亞回到阿拉貢,讓腓力代替胡安娜執(zhí)政。由于比利亞法菲拉協(xié)議的達成,1506年7月9日議會官員在卡斯蒂利亞巴利亞多里德會晤,7月12日他們共同宣誓對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的國王腓力一世和女王和胡安娜以及他們的法定繼承人未來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效忠,但這一安排僅持續(xù)幾個月。1506年9月25日腓力在卡斯蒂利亞布爾戈斯去世,官方公布的死因是傷寒,一般輿論公開認為是腓力的岳父一直不喜歡他的外國哈布斯堡血統(tǒng),并且從未想過與他分享權(quán)利的費爾南多二世用“博卡多”毒害他。此時胡安娜正懷著他們的第六個孩子,一個名叫卡塔琳娜的女兒(1507-1578),即后來的葡萄牙王后。1506年12月20日胡安娜在卡斯蒂利亞托克馬達試圖以自己的名義單獨行使她作為卡斯蒂利亞女王的統(tǒng)治權(quán),國家陷入混亂,她的兒子兼法定繼承人查理是個6歲的孩子,在北歐佛蘭德斯由姑母撫養(yǎng)長大。她的父親費爾南多二世仍留在阿拉貢使得危機不斷擴大,西斯內(nèi)羅斯大主教領(lǐng)導建立一個攝政委員會反抗女王的命令,但依舊無法控制日益嚴重的社會騷亂。瘟疫和饑荒席卷王國,據(jù)推測有一半的人口因此去世。女王無法獲得鞏固政權(quán)所需的資金,面對紛繁復雜的形勢時費爾南多二世于1507年7月返回卡斯蒂利亞。
(七)費爾南多抵達時恰逢瘟疫和饑荒得到控制,新的事態(tài)發(fā)展緩和動蕩不安的局勢,也讓人們覺得是費爾南多的回歸讓王國恢復興旺。費爾南多二世和胡安娜于1507年7月30日在卡斯蒂利亞奧爾尼約斯會面,隨后費爾南多強迫胡安娜把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王國的統(tǒng)治權(quán)交給自己。1507年8月17日三名王家委員會成員被傳喚(據(jù)說是以胡安娜的名)并奉命將費爾南多二世重新掌權(quán)的消息通知貴族:“他們應該去接見殿下,并像對待她那樣為他服務。”然而胡安娜明確表示此舉違背她的意愿,她拒絕在文件上簽字并發(fā)表聲明稱,作為執(zhí)政女王她不會簽署強迫自己放棄王權(quán)的法令。雖然如此但此后胡安娜只是有名無實的女王,雖然所有文件都以她的名義發(fā)表,但文件上簽的卻是費爾南多的署名——“I the King”。1510年費爾南多被卡斯蒂利亞議會任命為王國管理者,并將政府主要托付給西斯內(nèi)羅斯大主教。費爾南多遣散胡安娜的所有忠仆,并指定一小批隨從去侍奉她,隨后胡安娜于1509年2月被費爾南多囚禁在卡斯蒂利亞巴利亞多利德附近的托德西利亞斯王宮。就在這時一些描述稱胡安娜精神失常或“發(fā)瘋”,她把丈夫的遺體帶到托德西利亞斯,讓他緊挨著自己。1516年1月23日費爾南多在憤恨中離世,他的第二段婚姻未能給他帶來一位存活的男性繼承人,讓他的女兒胡安娜成為他的推定繼承人。

(八)費爾南多對自己去世后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實際上會傳給在外國出生和長大的外孫查理感到憤怒,他將自己對腓力的憎恨轉(zhuǎn)移到外孫身上,費爾南多希望自己的另一個外孫查理的弟弟,與他同名且在卡斯蒂利亞出生和長大的斐迪南一世能接替自己。一開始費爾南多二世在遺囑中將斐迪南一世指定為自己的繼承人,但在他人的說服下費爾南多二世撤銷這筆遺贈,并將胡安娜和查理五世重新指定為他的推定繼承人。當費爾南多二世于1516年去世時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王國、阿拉貢王國和其他附屬王國以及屬地和殖民地)都傳給胡安娜和查理五世,由于查理五世仍在佛蘭德斯,在費爾南多二世去世后阿拉貢被費爾南多二世的非婚生子阿隆索·德·阿拉貢統(tǒng)治。一群由第三代因凡塔多公爵迭戈·烏爾塔多·德·門多薩率領(lǐng)的貴族試圖宣布斐迪南一世為卡斯蒂利亞國王,但失敗了。1517年10月17歲的查理在比斯開灣抵達阿斯圖里亞斯,11月4日查理和姐姐奧地利的埃莉諾在托德西利亞斯與他們的母親胡安娜相見。在那里他們從胡安娜處爭取到必要的授權(quán),即允許查理以共治者的身份與胡安娜一同統(tǒng)治卡斯蒂利亞、萊昂和阿拉貢。雖然胡安娜默許查理的企求,但對她的監(jiān)禁依舊繼續(xù)。

(九)卡斯蒂利亞議會在巴利亞多利德召開,為了泄憤的議員們只稱呼查理為“殿下”,繼續(xù)將胡安娜稱為“陛下”,但從未有人認真考慮過由胡安娜執(zhí)政這一現(xiàn)實命題。1519年阿拉貢王國及其領(lǐng)域以及卡斯蒂利亞和萊昂王國及其領(lǐng)域成為共主邦聯(lián)由查理統(tǒng)治,此外查理于同年當選神圣羅馬皇帝,也是在1519年西班牙爆發(fā)反對查理的城市公社暴動,起義者推舉胡安娜為唯一的西班牙女王。但是隨著暴動于1522年被鎮(zhèn)壓,胡安娜最終也未能成功登上西班牙的王座。在此之后為了確保自己的統(tǒng)治和王權(quán),查理將母親囚禁在卡斯蒂利亞托德西利亞斯的王宮內(nèi),胡安娜在那里度過余生。胡安娜的健康狀況進一步惡化,她堅信照顧她的一些修女想要殺害她,但她所畏懼之事從未得到證實。據(jù)說胡安娜拒絕用餐、就寢、洗澡和更衣,查理對胡安娜的護理人員寫道:“在我看來對你而言最好和最合適的事是確保沒有人能和陛下交談,因為從中無法得到任何好處?!痹谒詈蟮膸啄曛泻材鹊纳眢w狀況迅速下降,行動愈發(fā)不便。1555年4月12日胡安娜于耶穌受難節(jié)當日在托德西利亞斯王宮去世,享年75歲,胡安娜與父母伊莎貝爾一世和費爾南多二世、丈夫腓力一世以及外甥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米格爾·達·帕斯一起被安葬在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
四、腓力一世

(一)腓力一世(1478年7月22日-1506年9月25日)綽號“美男子”,又譯費利佩一世,他是奧地利大公、勃艮第公爵、尼德蘭領(lǐng)主。他通過與卡斯蒂利亞王位繼承人胡安娜的婚姻成為該王國的共同統(tǒng)治者之一,是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始祖。腓力一世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瑪麗的獨子,在其祖父腓特烈三世執(zhí)政期間于1478年7月22日在佛蘭德斯伯國布魯日(今比利時境內(nèi))出生,他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其母的祖父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1482年瑪麗女公爵意外過世,年僅四歲的腓力在父親的監(jiān)護下繼任為勃艮第領(lǐng)地的統(tǒng)治者,伴隨著權(quán)力的更迭時動亂也接踵而至,主要是佛蘭德斯的大市鎮(zhèn)(特別是根特和布呂赫)和馬克西米利安的支持者之間有零星的戰(zhàn)斗。在此新舊政權(quán)交替之際腓力被牽扯進一系列事件中,甚至曾被反馬克西米利安人士短暫扣押在布呂赫。到了十五世紀九十年代初事態(tài)陷入僵局,無論是佛蘭德斯市鎮(zhèn)身后的法方勢力,還是支持腓力父子的腓特烈三世皇帝都未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直到1493年腓力的父親馬克西米利安接替已逝的腓特烈三世成為新皇帝后雙方才通過《桑利斯條約》達成協(xié)議,次年雙方一致同意封腓力為王儲,這場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也得以平息。
(二)1494年馬克西米利安根據(jù)《桑利斯條約》放棄攝政權(quán),16歲的腓力開始親政,但實權(quán)卻掌控在議會手中。為對抗日益強大的法國,哈布斯堡家族和拉斯塔馬拉家族決定結(jié)盟。1496年10月20日腓力在比利時的利爾迎娶阿拉貢國王費爾南多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爾一世的女兒胡安娜,他的妹妹瑪格麗特也嫁給天主教雙王的獨生子兼繼承人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胡安。哈布斯堡家族從未打算通過這兩樁婚事聯(lián)統(tǒng)西班牙,腓力結(jié)婚時他的妻子胡安娜僅是王位的第三順位繼承人,而且胡安娜的姐姐伊莎貝爾和哥哥胡安均已婚,他們都有望生下后嗣。1500年就在胡安娜和腓力的次子查理(未來的圣神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出生后不久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陷入王位繼承危機,法定繼承人胡安于1497年去世,他懷孕的妻子僅生下一個夭折的女兒,因此王位似乎勢必會被胡安娜的姐姐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的妻子伊莎貝爾繼承。但伊莎貝爾于1498年過世,不過她卻留有一子——曼努埃爾·達·帕斯,現(xiàn)在這個小王子成為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和葡萄牙三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可是這名男嬰也在1500年病逝,至此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的繼承權(quán)落到腓力的妻子胡安娜的身上。

(三)不過由于胡安娜的父親費爾南多二世還有生育男性繼承人的希望,因此阿拉貢議會拒絕承認胡安娜為阿拉貢王國的推定繼承人。但在卡斯蒂利亞王國中繼承順序一目了然,而且卡斯蒂利亞未有奉行《薩利克法》的傳統(tǒng),因此卡斯蒂利亞議會也無法以此為由阻饒胡安娜獲得繼承權(quán)。此時此刻胡安娜所謂的心智不全已由一件宮廷厭事轉(zhuǎn)變?yōu)檎谓裹c,因為很顯然若胡安娜繼位的話腓力及其勃艮第朝臣將成為卡斯蒂利亞的實際掌權(quán)者。1502年為了能以繼承人的身份接受卡斯蒂利亞議會的效忠宣誓,腓力和胡安娜攜大批勃艮第朝臣啟程前往西班牙。次年腓力在大部分隨從的陪同下返回低地國家,而懷有身孕的胡安娜則被留在馬德里,在此地的胡安娜生下未來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一世。雖然胡安娜深愛腓力但腓力的不忠與政治的不穩(wěn)定使得這對夫婦的婚后生活極其不幸,在此期間腓力還不斷試圖篡奪妻子與生俱來的合法權(quán)利。有關(guān)胡安娜精神錯亂的傳言很大程度上也因此而起,因為有報道稱胡安娜在腓力的監(jiān)禁和逼迫下變得沮喪消沉且神經(jīng)兮兮,但這些傳言卻在政治上使腓力受益?,F(xiàn)在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都認為胡安娜當時僅是在臨床上被診斷為抑郁癥,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樣精神失常,在伊莎貝爾女王于1504年去世之前這對夫婦就已經(jīng)分居。
(四)1504年腓力的妻子胡安娜在伊莎貝爾女王去世后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伊莎貝爾女王的丈夫兼前任共治者費爾南多二世國王試圖控制卡斯蒂利亞的攝政權(quán),但在一眾貴族的反對聲中被迫停手。腓力被召往卡斯蒂利亞并被正式承認為卡斯蒂利亞國王,不過在1506年1月前往卡斯蒂利亞的途中腓力和胡安娜遇上暴風雨,他們的船只在多塞特海岸附近失事,迫使他們在梅爾庫姆雷吉斯附近登陸。表面上看這對夫婦是作為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賓客在英格蘭逗留,但實際上在此期間他們一直都是亨利七世的人質(zhì)。為了重獲自由的腓力被迫與亨利簽訂一項條約,根據(jù)該協(xié)議腓力需將包括薩??斯舭5旅伞さ隆だ栐趦?nèi)的流亡至其領(lǐng)土的反英政府人士移交英國,并且需免除低地國家進口英國布料的關(guān)稅,在移交埃德蒙后腓力和胡安娜又在英格蘭逗呆六周才獲準離開。1506年4月28日腓力和胡安娜率領(lǐng)大批德意志雇傭軍登陸拉科魯尼亞,樞機主教弗朗西斯科·希梅內(nèi)斯·德·西斯內(nèi)羅斯在薩納夫里亞鎮(zhèn)附近的雷梅薩爾調(diào)解腓力與費爾南多二世之間的矛盾,但只以一場有傷風化的家庭爭吵告終。

(五)費爾南多稱胡安娜被腓力囚禁,公開表明要維護女兒的利益。在6月20日至27日的會議上在西班牙高級神職人員希梅內(nèi)斯樞機主教的斡旋下,費爾南多同意由他“摯愛的孩子(指胡安娜和腓力)”接管卡斯蒂利亞,隨后翁婿二人一致認為胡安娜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無法履行君主職權(quán),并且強調(diào)只要女王試圖干涉政事時無論何種情況都應加以阻止。腓力和費爾南多都對胡安娜被視為無執(zhí)政能力者感到滿意,1506年6月27日費爾南多和腓力簽署《比利亞法菲拉條約》,腓力被巴利亞多利德議會正式宣布為卡斯蒂利亞國王。然而就在同一天費爾南多起草一份秘密文件,以受脅迫為由否認一切協(xié)議,聲稱若非如此的話他絕不會簽署那些會對自己和女兒造成巨大傷害的條約。隨后費爾南多二世就回到阿拉貢王國,然而腓力卻于1506年9月25日在布爾戈斯因傷寒突然去世,不過當時的大部分民眾以及腓力的妻子都認為他是被毒殺,據(jù)說胡安娜曾一度拒絕他人將腓力的遺體從她身邊帶走。腓力一世被葬在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內(nèi),與他的妻子和岳父母安葬在一起。
弗朗西斯科·希梅內(nèi)斯·德·西斯內(nèi)羅斯
(一)弗朗西斯科·希梅內(nèi)斯·德·西斯內(nèi)羅斯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神學家,通稱希梅內(nèi)斯主教。1436年希梅內(nèi)斯出身于卡斯蒂利亞王國托雷拉古納一個貧困的貴族之家,少年時即獻身教會,先后在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和薩拉曼卡大學就讀神學與法學,20歲以民族與宗教法學士畢業(yè)。他在1459年受神職后造訪羅馬,受到虔誠教宗庇護二世的關(guān)注,直至1465年才回到卡斯蒂利亞從事神職。1482年他被佩德羅·岡薩雷斯·德·門多薩樞機任命為錫古恩薩主教座堂教區(qū)神父,獲得名譽與財富上的成功,但成功卻讓他不快樂,認為造成自己屬靈的虛空。于是在1484年48歲時他放棄一切名位跟世俗財物,請辭教職并改變洗禮名稱為“弗朗西斯科”,進入西班牙修行最嚴苛的圣方濟會當修士,在附近小樹林里蓋一間簡陋的茅屋,不時過著與世隔絕的苦修生活。八年中他為折騰自己的苦行感到愉快,種種砥礪精神的苦修包含,睡在地面或粗硬的地板上,經(jīng)常鞭笞自己,并只穿一件緊貼皮膚的舊衫。但這段時間身為托萊多總教區(qū)總主教的佩德羅·岡薩雷斯·德·門多薩(兼任卡斯蒂利亞首相)并沒有遺忘他,還在1492年將他推薦給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爾一世,于是虔誠的伊莎貝爾選上這位憔悴的修士當懺悔神父。

(二)希梅內(nèi)斯回答說讓他能繼續(xù)住在修院并恪守圣方濟戒律才接受此職,這項任命讓他成為圣方濟會省區(qū)的領(lǐng)袖,該會在他主導之下也達成嚴格而成功的改革。1495年門多薩去世后女王提名他繼任首相兼托萊多總教區(qū)總主教,托萊多是卡斯蒂利亞首都,也是西班牙最富裕、最有權(quán)力的大教區(qū)。起初他拒絕接受并立刻逃出王宮,認為自己已快花甲之齡的60歲,只希望作一個虔誠的僧侶終老人世。但經(jīng)過6個月的長期抗拒之后他終于因為教宗的敕書(命令他接受此職)而屈服,從此他身為西班牙總主教兼王室議會的首領(lǐng)(實質(zhì)首相),開始改革并著手整頓西班牙天主教會。但仍維持著嚴苛的生活與規(guī)律守則,也就是說即使他位高權(quán)重、收入驚人,但他仍保持低欲望的簡單生活及粗布衣衫,完美地達成以身作則的改革典范。他的衣著后來出現(xiàn)變化,因為教宗要求他穿上符合總主教身份的華服繡衣,但他仍在華袍下內(nèi)搭一件粗糙的方濟會長服,并仍貼身穿著舊衫未改。憑著這樣的刻苦精神讓他強制將儉樸作風推展到各級修院和教區(qū),先后在1497年的阿爾卡拉會議和1498年的塔拉韋拉會議上頒布教令,嚴禁神職人員結(jié)婚和包養(yǎng)情婦。要求神職人員獨身禁欲,常住在教區(qū),并且經(jīng)常做告解,每星期日向信徒宣講福音。
(三)改革遭到高級教士強烈的抵抗,甚至有四百位教士帶著他們的情婦移居非洲并皈依伊斯蘭教,但這些反抗都在女王的強力支持及搭配宗教裁判所而失敗,西班牙天主教會在雷厲風行地整頓后成為歐洲最圣潔、最貼近基督的屬靈國度。為了達到收復失地運動的最終勝利的他強迫格拉納達地區(qū)的摩爾人改信天主教,并在當?shù)赜?499年展開西班牙宗教法庭的審理,由此而激起1499年至1500年間的摩爾人叛亂。叛亂鎮(zhèn)壓之后大多數(shù)的摩爾人受洗為天主教徒,這些摩爾人基督徒很多只是表面上的天主教徒,私下繼續(xù)堅持自己的信仰,終在1609年腓力三世下旨驅(qū)逐在西班牙的穆斯林后結(jié)束這一問題。1504年11月26日伊莎貝爾女王死去世后希梅內(nèi)斯力主讓女王的丈夫——阿拉貢的費爾南多二世繼位,而反對費爾南多的女婿尼德蘭的美男子腓力一世,后來因卡斯蒂利亞貴族畏懼費爾南多的威力拒絕這個安排,使腓力獲得卡斯蒂利亞國王稱號,與岳父費爾南多的內(nèi)戰(zhàn)一觸即發(fā)。之后希梅內(nèi)斯又積極參與調(diào)解王位糾紛,最后在1506年腓力死后促成《維拉菲拉協(xié)議》。
(四)他領(lǐng)頭成立一個王權(quán)為尊的執(zhí)政政府,承認尚在那不勒斯的費爾南多為卡斯蒂利亞的攝政,能夠行使統(tǒng)治權(quán)并阻止一群卡斯蒂利亞貴族意圖架空王權(quán)的陰謀。這些貢獻和治國成就讓費爾南多國王銘記于心,于是感激地給予各種回報,如1507年在費爾南多的要求下他被教宗尤利烏斯二世任命為宗教法庭大法官,同時獲得樞機頭銜。希梅內(nèi)斯認為宗教法庭法官應該嚴守法規(guī),但必須要擴大最高宗教法庭的權(quán)力,使之能夠管轄各地的宗教法庭。他在1509年率探險隊赴非洲,為西班牙奪得非洲的奧倫。當他回到西班牙后希望費爾南多支持他進一步征服北非的穆斯林以達成十字軍之理想時費爾南多拒絕他的構(gòu)想,因為投入意大利戰(zhàn)爭的費爾南多對意大利的財富和權(quán)力更有興趣。1516年1月28日費爾南多死去世后他再次出任卡斯蒂利亞攝政,直到1517年費爾南多的外孫卡洛斯(即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或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繼位。1517年9月他在前往阿斯圖里亞斯與卡洛斯會面的途中不幸病倒,11月8日當他收到卡洛斯的一封感謝他服務并要他退休的信后幾小時在羅亞去世,享年81歲。
西班牙征服者
(一)西班牙征服者指的是15世紀至17世紀間到達并征服美洲新大陸及亞洲太平洋等地區(qū)的西班牙軍人、探險家,自1492年航海家克里斯多?!じ鐐惒及l(fā)現(xiàn)美洲大陸以來這些征服者便在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建立殖民統(tǒng)治。他們?yōu)槲靼嘌赖蹏诫U并征服大半個中南美洲,他們的探險既非政府推動也未獲政府資助,而是商人贊助的私人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探險、打劫并向當?shù)厝诵麚P基督教。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的船隊來到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并在翌年建立殖民統(tǒng)治,開始建立西班牙殖民帝國。自此不少西班牙的探險家和軍人來到這片新大陸并征服當?shù)氐耐林?,如胡安·龐塞·德萊昂及迭戈·貝拉斯克斯就分別征服波多黎各及古巴島,令西班牙在美洲的影響力加速擴張。此外由于征服活動的資金由西班牙國王及神圣羅馬皇帝所提供,而征服者亦只需要把掠奪回來的收益一部份上繳國王,因此更多的人成為征服者以賺取利益。1521年埃爾南·科爾特斯消滅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建立“新西班牙”,此后西班牙征服者開始向南部的印加帝國進行侵略。1533年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攻陷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消滅南美的印加文明。然而征服者的目光亦開始轉(zhuǎn)向東方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qū),自斐迪南·麥哲倫率領(lǐng)的船隊完成環(huán)球航行以來征服者便對這些東方地區(qū)展開入侵。16世紀下旬西班牙探險家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征服菲律賓,并成為菲律賓總督。其后太平洋的部份島嶼也成為西班牙征服者征戰(zhàn)的對象,建立西班牙在遠東太平洋地區(qū)的殖民地。

(二)征服者在進行征服活動的期間進行不少的破壞,他們征服美洲文明后便大肆屠殺當?shù)赝林⒌教庍M行破壞,而原有的文化亦被摧毀。此外歐洲人帶來的疫病也令美洲原住民的人口數(shù)量大幅度削減,被征服者征服的地區(qū)更成為西班牙帝國的版圖。西班牙通過征服者得以建立其海外的殖民政權(quán),增加西班牙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而征服者們更為這些殖民地帶來歐洲文明及建筑等為當?shù)氐默F(xiàn)代化帶來一定的影響。許多探險名人追求的是只存在于傳奇故事中的寶藏,諸如七金城和不老泉。另一批人則締造許多歐洲探險家在這個時代的重要首次記錄,瓦斯科努尼巴博率領(lǐng)部眾橫越中美洲,成為首位看到太平洋的歐洲人。西班牙帝國在美洲50年的探險和剝削一方面增加財富,一方面擴張領(lǐng)土,但犧牲的是當?shù)氐脑∶瘛?521年埃爾南·科爾特斯攻占路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特諾奇特朗,1530年代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征服秘魯?shù)挠〖拥蹏词惯@些偉大的文明遭到摧毀,但之后原住民抵抗外國侵略者的行動仍持續(xù)多年。1519年由科爾特斯領(lǐng)導的西班牙侵略軍發(fā)動對特諾奇蒂特蘭的征服戰(zhàn)爭,根據(jù)西班牙人的記載孟蒂祖瑪二世被自己的人民用石頭砸死,而根據(jù)印第安人的歷史他是被西班牙人勒死的。孟蒂祖瑪二世死后西班牙人意識到危險已經(jīng)逼近,他們決定在當晚突圍。這些征服者們身上裝滿掠奪來的財寶,想沿著一條堤壩路悄悄溜走,不料被人發(fā)現(xiàn)。印第安人的小船包圍西班牙人,一場慘烈的戰(zhàn)斗開始。

(三)許多西班牙人被迫將攜帶的財寶扔入水中來減輕負重,還有許多人由于身上帶有黃金,在混戰(zhàn)中掉入水中,與黃金一起葬身水底。這一夜有1000多名西班牙人和數(shù)量更多的土著人戰(zhàn)死,后人稱其為“凄慘之夜”。西班牙人狼狽逃跑之后特諾奇蒂特蘭卻沒有獲得平靜,入侵者帶來的天花肆虐這座城市,城中不斷有人死去。奎特拉華克繼承王位,但一個月后就死于天花。最后一位酋長是庫奧特莫克,他組織特諾奇蒂特蘭的保衛(wèi)戰(zhàn),四年后被西班牙人絞死。16世紀時西班牙征服者在打敗中美洲的印地安文明——阿茲特克帝國之后,將該帝國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夷平再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而起的城市,也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陸上建立的國家——新西班牙的首都。提諾契特蘭原本是一個以特斯可可湖中小島為中心逐漸填湖建造出的水上城市,西班牙人在征服此地后變本加厲將湖面大部分的區(qū)域都填平,因此今日的墨西哥城絕大部分的市區(qū)都是建立在不穩(wěn)定的回填土之上,對于地震之類的天災特別沒有抵抗能力,1821年墨西哥獨立時定為墨西哥合眾國的首都。新西班牙是西班牙管理北美洲和菲律賓的一個殖民地總督轄地,首府位于墨西哥城。新西班牙總督的管轄范圍包含今墨西哥、中美洲(除巴拿馬)、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內(nèi)華達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薩斯州以及亞洲的菲律賓,是西班牙帝國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四)中國明代傳教士艾儒略所著《職方外紀》稱為“新以西把尼亞”,1535年殖民地開始由新西班牙總督實行君權(quán)統(tǒng)治,副王由西班牙國王指派,首府設在墨西哥城。新西班牙的領(lǐng)土有些被其他歐洲強權(quán)奪取,有些獨立建國,而其核心區(qū)域則一直在西班牙統(tǒng)治下,直到1821年獨立成墨西哥第一帝國,該帝國解體后成為今日的墨西哥和中美洲。新西班牙的行政區(qū)劃高度在地化,其分區(qū)以氣候、地形、原住民人口密度進行劃分。墨西哥中部與南部原住民人口密度高,擁有復雜的社會、政治和經(jīng)濟組織。墨西哥北部的原住民則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本來無法發(fā)展成密集人口的社會,然而1540年代于薩卡特卡斯發(fā)現(xiàn)銀礦后開始涌入更多的定居人口。銀礦不只是新西班牙的經(jīng)濟命脈,同時也是西班牙快速致富的關(guān)鍵,改變?nèi)蚪?jīng)濟。新西班牙是菲律賓貿(mào)易在新世界的終點站,使得該地成為西班牙新世界帝國與亞洲帝國之間的重要連接點。新西班牙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總督轄區(qū)的總稱,1521年設立,其范圍包括現(xiàn)今的美國西南部和佛羅里達、墨西哥、巴拿馬以北的中美洲、西印度群島的西屬殖民地,委內(nèi)瑞拉和菲律賓群島也一度屬這個轄區(qū),行政中心墨西哥城。1821年墨西哥脫離西班牙獨立,轄區(qū)解體。

(六)核心區(qū)域:墨西哥南部,巴拿馬以北的中美洲,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屬島嶼 (包括古巴、波多黎各、圣多明各、巴巴多斯等島嶼)。延伸地區(qū):墨西哥北部、美國佛羅里達州、美國西南部(包括現(xiàn)今的德克薩斯、內(nèi)華達、科羅拉多、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新墨西哥等州)。北美洲最大勢力范圍:美國西海岸和落基山北部(包括現(xiàn)今的華盛頓、俄勒岡、愛達荷、蒙大拿、內(nèi)布拉斯加、猶他等州)、路易斯安那地區(qū)(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諸州)、南卡羅來納州。其他轄區(qū):委內(nèi)瑞拉、菲律賓。西班牙人于1509年到達美洲,占據(jù)加勒比海的一些島嶼。1519年西班牙在古巴島的哈瓦那修筑堅固的城市,控制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海域。1521年西班牙人科爾特斯帶兵征服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新西班牙因此成立,同年科爾特斯當上新西班牙總督。1533年西班牙在南美擊敗印加帝國,開始北上。1550年以前西班牙占據(jù)整個墨西哥。 之后開始繼續(xù)北上探索北美洲大陸腹地。西班牙人探索北美洲的目標很奇特,傳說佛羅里達有長生不老的泉水,南卡羅來納有一座鉆石山,德克薩斯有格蘭奎維拉王國,亞利桑那有七座充滿財富的城市。
(七)西班牙人就是為了去尋找這些傳說中的事物而北上探險的,他們的動機被總結(jié)為金子、上帝、光榮。1559年西班牙人從古巴出發(fā),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附近建立據(jù)點彭薩科拉。1565年在佛羅里達半島的北部建立圣奧古斯汀城,自此西班牙開始統(tǒng)治佛羅里達地區(qū),并且繼續(xù)深入佐治亞和南卡羅來納。1566年西班牙人的先驅(qū)已經(jīng)向北抵達切薩匹克海灣,總的來說西班牙在東線建立很多城市、礦場和要塞,為的是牢牢控制住墨西哥灣海域,以對付后繼而來的英國和法國人。在17世紀初之前西班牙人已經(jīng)深入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在中線西班牙人對印第安人采取守勢,以防守為主,因此印第安人數(shù)次發(fā)生暴動。1598年在新墨西哥建立圣朱安城,1610年在大陸深處建立據(jù)點圣塔菲,1680年印第安人發(fā)生大規(guī)模暴動,襲擊北進的西班牙人。1693年圣塔菲被改造成要塞,1700年在亞利桑那建立圣夏維爾城,1716年在德克薩斯建立納卡多奇斯城,1718年在德克薩斯建立圣安東尼奧城。1750年印第安人再次大規(guī)模起義,1752年修筑杜巴克要塞,1762年西班牙占領(lǐng)路易斯安那的廣大地區(qū),1776年修建杜斯康要塞。
(八)比起中線時西線的推進就要迅速、積極得多,因為當時占領(lǐng)阿拉斯加的俄羅斯人沿著美洲大陸的西海岸南下,西班牙為對抗俄羅斯帝國于是加緊西線的開發(fā)速度。1769年建立圣迭戈城,1770年建立蒙特利城,1776年建立圣佛朗西斯科城,1782年建立圣塔芭芭拉城。1800年以后新西班牙開始逐漸沒落,這一年路易斯安那的廣大領(lǐng)地被法國占領(lǐng),三年后法國皇帝拿破侖把這片土地低價賣給新成立的美國。1819,佛羅里達并入美國,隨后美國總統(tǒng)詹姆斯門羅以及當時他的助手、后來的總統(tǒng)昆西亞當斯批準美國人奧斯丁前往德克薩斯殖民。1821年墨西哥獨立。新西班牙名存實亡。1836年德克薩斯宣布脫離新西班牙,成立孤星共和國,1845年德克薩斯并入美國。1846年美國入侵墨西哥,搶走大片土地,西班牙人的苦心積慮由此拱手讓給美國。1853年美國為了保證鐵道暢通從墨西哥購買一些土地,并最終確定美墨邊界。19世紀初南美各國相繼獨立,西班牙在美洲的影響大幅減弱。1898年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西班牙戰(zhàn)敗后丟失古巴、波多黎各以及菲律賓等領(lǐng)地,新西班牙徹底不復存在。西班牙在北美和中美傳播基督教,在美洲留下良好的鐵路基礎,建筑風格至今影響著美國西南地區(qū),圣塔芭芭拉在地震后重建時就采取西班牙風格。
埃爾南·科爾特斯
悲痛之夜
(一)埃爾南·科爾特斯(1485年—1547年12月2日)出身西班牙貴族,大航海時代西班牙航海家、軍事家、探險家,阿茲特克帝國的征服者??茽柼厮钩錾诳ㄋ沟倮麃喭鯂男℃?zhèn)麥德林(位于現(xiàn)今西班牙西部埃斯特雷馬杜拉境內(nèi))的一個西班牙小貴族家庭,雖然是貴族家庭子弟但科爾特斯因不是長子而不能像哥哥一樣繼承家族領(lǐng)地和頭銜。他曾在薩拉曼卡大學學習法律,他在17歲時棄學從軍,隨后在1504年來到新大陸的西班牙島(伊斯帕尼奧拉)??茽柼厮乖?jīng)在島上做過農(nóng)民、公證員,后來成為當?shù)剜l(xiāng)紳。1511年科爾蒂斯跟隨貝拉斯克斯(迭戈·貝拉斯克斯)參加征服古巴的戰(zhàn)爭,貝拉斯克斯被指派為古巴總督后科爾特斯因功被任命為財政官,他后來還當選過古巴圣地亞哥的市長,與貝拉斯克斯的小姨子結(jié)婚。迭戈·貝拉斯克斯是西班牙殖民征服者,生于塞哥維亞的庫埃利亞爾,1493年隨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去美洲。1511年受迭戈·哥倫布的派遣征服古巴,為首任古巴總督,在隨后的四年中建立巴拉科阿、巴亞莫、圣地亞哥(1514年)和哈瓦那(1515年)等城。1517年派探險隊勘察尤卡坦半島,1519年派科爾特斯前去征服墨西哥,當覺察科爾特斯圖謀自立時于1520年3月派納瓦埃斯前去逮捕科爾特斯但失敗,因未從墨西哥的征服中得到任何好處而向西班牙國王提出申訴,1547年12月2日死于古巴。

(二)1519年2月科爾特斯率領(lǐng)船艦和軍人在墨西哥東海岸登陸入侵阿茲特克帝國,科爾特斯到達墨西哥后當時是阿茲特克人的土地,他們的首都在特諾奇提特蘭城(現(xiàn)墨西哥城所在地)。科爾特斯于1519年11月到達那里,最初受到阿茲特克帝國皇帝蒙特祖馬二世的歡迎,新來的人使特諾奇提特蘭的居民充滿好奇,把他們當作古代神靈寇帝斯魁薩克派來的使者??茽柼厮故┱菇圃p手段控制特諾奇提特蘭城,并把蒙特祖馬二世監(jiān)禁起來,但是阿茲特克人反抗西班牙人的統(tǒng)治,于是在阿茲特克人和西班牙人之間展開一場長期的斗爭。1520年6月30日由于阿茲特克人對西班牙人和盟軍的反抗,遭受圍剿的科爾特斯帶領(lǐng)西班牙人棄城逃往塔庫巴,但是西班牙士兵因為身上攜帶過量的黃金導致很多人或溺死或被阿茲特克人虜獲。黎明科爾特斯整頓剩余軍力成功逃往特拉斯卡拉,而這一夜被稱為“悲痛之夜”。悲痛之夜發(fā)生在1520年6月30日,是西班牙征服墨西哥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事件??茽柼厮购退麕ьI(lǐng)的西班牙征服者入侵阿茲特克俘虜皇帝蒙特蘇馬二世,在西班牙人殺害蒙特蘇馬后阿茲特克人包圍西班牙人的住地,科爾特斯不得不率領(lǐng)他的西班牙-土著聯(lián)盟部隊從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殺出一條血路,這件事之所以被稱為“悲痛之夜”是因為西班牙人在撤退中損失大量人員和財富。
(三)科爾特斯的西班牙探險隊于1519年11月8日到達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住在一個特意為他們準備的院落中。沒過多久由于聽聞當?shù)厝擞袛?shù)不清的金銀財寶,西班牙征服者決定采取軍事行動以攫取這筆財富,他們控制住阿茲特克的皇帝蒙特蘇馬二世作為人質(zhì)。科爾特斯要求蒙特蘇馬告訴臣民稱西班牙人是神派來的使者,盡管蒙特蘇馬發(fā)自內(nèi)心地這么做(因為他確實相信西班牙人是神),但阿茲特克人仍對此表示一定懷疑,因此在隨后的六個月里科爾特斯的手下以及他們的土著盟友特拉斯卡拉人在這座城市中越來越不受歡迎。1520年6月科爾特斯得到一則壞消息,古巴總督維拉斯凱因科爾特斯抗命擅行派龐費羅·德·納瓦埃茲帶一支軍隊來逮捕科爾特斯,科爾特斯把管理特諾奇蒂特蘭的任務交給他最信任的副官彼得羅·德·阿瓦拉多,自己率兵急馳到海岸并在那里擊敗納瓦埃茲??茽柼厮垢嬖V納瓦埃茲的士兵稱特諾奇蒂特蘭有無盡的財富,他們同意加入科爾特斯的遠征隊,得到納瓦埃茲參與兵力的補充后科爾特斯帶兵返回特諾奇蒂特蘭??茽柼厮闺x開的這段時間里特諾奇蒂特蘭城內(nèi)并不太平,留守的阿瓦拉多得到情報稱阿茲特克人準備襲擊西班牙人住地,所以他決定先發(fā)制人。

(四)當時阿茲特克的貴族和祭司正在威齊洛波特利神廟舉辦節(jié)日慶典,阿瓦拉多和西班牙士兵突然闖入屠殺所有神廟內(nèi)的阿茲特克人,大屠殺的消息傳開后憤怒的阿茲特克民眾包圍西班牙人的院落,蒙特蘇馬就關(guān)在里面。當科爾特斯于六月下旬趕回特諾奇蒂特蘭時阿茲特克人已經(jīng)選舉一位新皇帝庫依特拉華克,面對急速惡化的局勢時科爾特斯不得已又把蒙特蘇馬抬出來,他讓蒙特蘇馬站在臺上勸告民眾停止對西班牙人的攻擊并讓他們和平離開。但此時蒙特蘇馬在人民心中威信掃地,臺下的人紛紛譴責蒙特蘇馬的懦弱,向他擲去石塊和梭鏢,砸在頭、胳膊和腿上。蒙特蘇馬的頭部受了重傷,灰頭土臉地從臺上跌落后昏倒在地??茽柼厮拐J為蒙特蘇馬已經(jīng)沒有利用價值,就把他繼續(xù)關(guān)押任他自生自滅,幾天后蒙特蘇馬因傷重死去。蒙特蘇馬死后科爾特斯明白自己麻煩大了,暴民持續(xù)不斷地攻擊西班牙人的院落,火藥、食物和飲用水也即將告罄,因此科爾特斯決定冒險趁夜色突圍離開特諾奇蒂特蘭。為使阿茲特克人放松警惕的他向?qū)Ψ教嶙h?;鹨恢埽诖藭r間內(nèi)西班牙人將交還所有掠得財寶,而阿茲特克人則應允許他們在履行上述承諾后和平離去。特諾奇蒂特蘭是湖中之城,有八條堤道連接通路,阿茲特克人在暴亂時破壞其中四條上的橋梁。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西班牙人制作一副便攜式的橋,用來架設在某些深水區(qū)域。

(五)科爾特斯讓士兵們帶上盡可能多的黃金、戰(zhàn)利品或者隨便什么他們想拿上的東西,正是這一命令致使很多人在隨后的逃亡中喪生。1520年6月30日夜晚科爾特斯和他的軍隊離開院落,向西朝特拉科潘堤道行進。堤道無人看守,西班牙人就在暴風雨的掩護中沿著蜿蜒曲折、復雜難辨的道路,在這座沉睡的城市中穿行。但在他們到達堤道前一名阿茲特克武士發(fā)現(xiàn)他們并拉響警報,還有另一種說法是一個打水的婦女發(fā)現(xiàn)西班牙人在行軍,總之不論如何偷偷溜出城是不可能的,惟有戰(zhàn)斗才能贏得生路。戰(zhàn)斗進行得異常慘烈,當西班牙軍隊好不容易到達堤道卻發(fā)現(xiàn)兩旁湖中有數(shù)百條劃艇在攻擊他們,西班牙人冒雨在堤道上殺出一條血路。他們的橋派上用場,需要時不時地用來逾越壕溝,隨著戰(zhàn)斗持續(xù)時一些壕溝被死者的尸體和行囊填滿,逃亡者們都可以直接踩過去。很多西班牙人在此時為他們的貪婪付出慘痛的代價,金子和裝備的重量使許多人在堤道上立足不穩(wěn)導致落水溺斃。至于科爾特斯帶領(lǐng)一支騎兵衛(wèi)隊沖在前面,因此最先到達座落在岸邊的達庫巴鎮(zhèn),而身后的其他人還留在堤道上面對兇殘的敵人。科爾特斯本可以就這樣離開,把屬下棄之不顧,但他看到許多受傷的幸存者仍在努力越過堤道時立刻指揮騎兵返身殺回。
(六)他們救出失去戰(zhàn)馬并身負重傷的阿瓦拉多,后者正和一隊西班牙人和特拉斯卡拉人在一起。根據(jù)卡斯提洛的記載淚水在這一刻充滿科爾特斯的眼眶,因為科爾特斯意識到自己的失敗是何等徹底,科爾特斯和他的部下在傷痕累累、筋疲力盡的狀態(tài)下奮力逃出特諾奇蒂特蘭,科爾特斯本人也在戰(zhàn)斗中負傷。探險隊的損失是極其慘重的,他們失去全部火炮和大部分馬匹。至于損失的人員數(shù)目不同人給出不同數(shù)據(jù),科爾特斯聲稱有154名西班牙人和超過2000名特拉斯卡拉人喪生,索恩·卡諾是另一名“悲痛之夜”的親歷者,他說有1170名西班牙人戰(zhàn)死,但這個數(shù)字超過探險隊的實際總?cè)藬?shù)。弗朗西斯科不在現(xiàn)場,他給出的估計數(shù)字是450名西班牙人和4000名土著在那個夜晚失去性命。西班牙人從北方的祖潘果湖逃脫,但更殘酷的戰(zhàn)爭等待著他們。兩星期后的奧圖巴戰(zhàn)役中科爾特斯率領(lǐng)他的征服者部隊以劣勢兵力大敗阿茲特克大軍,為西班牙人挽回顏面,此役勝利后科爾特斯帶著殘部成功撤退到特拉斯卡拉人部落,并以此為據(jù)點。在一年后包圍特諾奇蒂特蘭,最終徹底毀滅阿茲特克帝國。
奧圖巴戰(zhàn)役
(一)1520年7月7日科爾特斯和底拉斯卡拉盟軍在奧圖巴戰(zhàn)役擊敗追擊而來的阿茲特克人,奧圖巴戰(zhàn)役發(fā)生在距離悲痛之夜兩個月之后的1520年7月7日,由埃爾南·科爾特斯率領(lǐng)的西班牙軍隊對陣阿茲特克大軍。西班牙人憑借著裝備上的優(yōu)勢和有利的地形以少勝多,成功擊敗勢力比自己大的阿茲特克三邊同盟軍隊,一舉扭轉(zhuǎn)之前的不利局面。1519年3月末科爾特斯帶領(lǐng)一支西班牙征服者部隊在當代墨西哥附近海岸登陸,他是奉西班牙駐古巴總督維拉凱斯之命帶領(lǐng)探險隊來考察這片由阿茲特克帝國統(tǒng)治的土地,通過武力征服的科爾特斯確保當?shù)赝林柯渫型屑{克人和特拉斯卡拉人的效忠。11月這支西班牙軍隊到達帝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受到阿茲特克皇帝蒙特蘇馬二世歡迎。起初到來的西班牙人和當?shù)厝讼嗵庍€比較融洽,但是特諾奇蒂特蘭的金銀激起西班牙人的貪欲,并因此使他們和阿茲特克人的矛盾持續(xù)升級。這種不合最終在1520年6月末爆發(fā),科爾特斯被迫在夜晚率部離開特諾奇蒂特蘭,途中和阿茲特克軍隊發(fā)生激戰(zhàn),結(jié)果損失慘重,這一夜也被稱作“悲痛之夜”??茽柼厮购退牟肯略趥劾劾邸⒔钇AΡM的狀態(tài)下奮力逃出特諾奇蒂特蘭,之后科爾特斯向特拉斯卡拉部落撤退,但是不斷遭到阿茲特克戰(zhàn)士襲擊,與此同時阿茲特克領(lǐng)導層下定決心徹底消滅科爾特斯的西班牙部隊。

(二)從特諾奇蒂特蘭撤退兩周后科爾特斯和他的軍隊到達奧圖巴山谷的平原地帶,他們驚恐地發(fā)現(xiàn)一支阿茲特克大軍早已在此嚴陣以待,而西班牙人早已因為缺乏補給和長時間行軍而病困交加、疲餓不堪,面對敵人壓倒性數(shù)量的兵力優(yōu)勢時科爾特斯深知唯有嚴明的紀律和精良的裝備可以幫助他們?nèi)〉脛倮0⑵澨乜巳嗽谶x擇戰(zhàn)場時犯下致命錯誤,他們把戰(zhàn)場設在平坦寬闊的奧圖巴平原,阿茲特克人此前從未與騎兵交戰(zhàn)過,他們看到西班牙騎士全副武裝、騎著高頭大馬的樣子時完全沒有意識到騎兵的強大沖鋒威力。平原給了西班牙騎士馳騁疆場的有利地形,而阿茲特克人本應該在森林中發(fā)起進攻,以削弱騎士的沖鋒優(yōu)勢。在向上帝深深祈禱后科爾特斯下令全軍進攻,當他認出阿茲特克統(tǒng)帥的標志時立刻帶領(lǐng)最精銳的騎兵部隊猛撲上去,阿茲特克部隊根本無法阻擋飛馳的騎兵,紛紛被撞倒在兩旁,就這樣阿茲特克人眼睜睜看著西班牙騎士將阿茲特克的主帥當陣斬殺而束手無策。主帥陣亡后阿茲特克軍隊群龍無首導致軍心渙散,在陣型嚴整的西班牙鋼鐵部隊面前毫無還手之力。盡管數(shù)十倍于西班牙人,但阿茲特克人卻四下驚慌逃竄,西班牙人趁勢掩殺,在此役中一舉擊殺超過2萬名阿茲特克戰(zhàn)士。

(三)奧圖巴戰(zhàn)役的勝利大大鼓舞西班牙征服者的士氣,他們最終在科爾特斯的領(lǐng)導下成功到達特拉斯卡拉,并以此為據(jù)點。而阿茲特克人損失眾多優(yōu)秀的戰(zhàn)士導致國力大大衰弱,再加上隨后天花在整個阿茲特克帝國蔓延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阿茲特克帝國終于走到盡頭。僅僅一年后西班牙人包圍特諾奇蒂特蘭,最終阿茲特克帝國徹底毀滅。1521年8月科爾特斯和他的部下最后攻占特諾奇提特蘭城,科爾特斯繼續(xù)在墨西哥探險,并在那里建立西班牙人的統(tǒng)治。特諾奇蒂特蘭戰(zhàn)役是西班牙人攻陷阿茲特克帝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的戰(zhàn)役,爆發(fā)于1521年。埃爾南·科爾特斯在悲痛之夜被驅(qū)逐出特諾奇蒂特蘭之后,在特拉斯卡拉人盟友的幫助下在奧圖巴戰(zhàn)役擊敗阿茲特克人的追擊,并從1521年4月18日開始揮軍攻城。8月特諾奇蒂特蘭城淪陷,并被西班牙人摧毀,阿茲特克帝國滅亡。1400年阿茲特克人特諾奇蒂特蘭發(fā)展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城市,即特諾奇蒂特蘭城,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該城是西半球最大的城市。1519年他們的日歷上被稱為“一根蘆葦”,那一年天空中出現(xiàn)彗星,威齊洛波奇特利神廟失火,而且根據(jù)一個古老的傳說,在這一年那位傳說中的國王羽蛇神奎扎科特爾將從東方回來。

(四)當國王得知有白皮膚蓄胡須的陌生人出現(xiàn)于東部沿海時他認為其中大概就有羽蛇神本人,實際上這些是埃爾南·科爾特斯率領(lǐng)的由500士兵組成的西班牙征服者。盡管阿茲特克國王也心存疑惑,但還是接待這些西班牙人,但他們隨即劫持蒙特蘇馬二世來勒索黃金而被驅(qū)逐出城,并與阿茲特克人的敵人底拉斯卡拉人聯(lián)合。不久雙方交戰(zhàn),阿茲特克人堅守10個星期,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城淪陷,隨即被西班牙人摧毀,變成一片廢墟。1524年科爾蒂斯派阿爾瓦拉多率兵逐次征服馬雅各族,并成立西班牙殖民地“危地馬拉王國”,范圍包括當代墨西哥南部與中美洲各國,首都建都于安地瓜。1534年到1535年科爾蒂斯北上到北美洲西海岸,探索當代的南加州部份,并命其名為加利福尼亞。1547年回到西班牙后死于塞維爾,現(xiàn)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科爾蒂斯的遺骸頗為坎坷,共被移葬超過八次。1504年埃爾南·科爾特斯在西印度群島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定居,7年后他加入到出征古巴的行列中。他聽說墨西哥的一些城市擁有巨大的財富,充滿黃金和珠寶。在這類傳聞的驅(qū)使下他于1519年率領(lǐng)一支探險隊入侵墨西哥。建立城市維拉克魯斯后由于他的狡詐和貪婪,先后征服阿納華克地區(qū)的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城傳揚天主教的思想。而后北上探索南加州,1547年12月2日逝世于西班牙。
入侵墨西哥
(一)自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以來加勒比海群島就逐步變成西班牙王國的殖民地,西班牙政府為了開發(fā)他們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以贈送土地和分配印第安奴隸來招攬西班牙人前往美洲。在那個風云莫測的年代免費的土地和奴隸對普通人而言是十分有吸引力的,許多沒有繼承權(quán)的西班牙貴族次子和平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來到美洲,在這幫早期移民中有一個小貴族成就不世偉業(yè),他名字叫弗朗西斯科·科爾特斯。1518年西班牙古巴總督貝拉斯克斯組織探險隊前往墨西哥,科爾特斯被任命為隊長??茽柼厮沟盅鹤约旱募耶a(chǎn)以獲得資金招募人員,很快招募到大批人員和裝備。在他出發(fā)前往墨西哥前貝拉斯克斯聽信周圍的人的讒言,害怕科爾特斯的影響力,決定撤銷他的領(lǐng)隊職務。但科爾特斯對貝拉斯克斯的命令置之不理,帶著隊伍還是出發(fā)。1519年2月科爾特斯糾集600多名西班牙人,乘坐11條船前往墨西哥,除去水手和大副等百余人外他總共有508名士兵、16匹馬、32名弩手、13名火槍手、14門火炮。追隨科爾特斯來到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很多都是分不到土地和印第安奴隸的無業(yè)游民、酒鬼、破產(chǎn)者,有些甚至還是地痞流氓,他們最為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就是在本土同穆斯林勢力的戰(zhàn)斗中積累的豐富經(jīng)驗,一些人還曾經(jīng)去到意大利同法國人作戰(zhàn),或是在之前對古巴的殖民戰(zhàn)爭中出過力。雖然文化水平低且大字不識幾個,卻是有著較高宗教情結(jié)的老兵,戰(zhàn)場執(zhí)行力較強。
(二)他們的領(lǐng)頭人科爾特斯是一個學習法律出身的小貴族,放在當時也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同樣在征服古巴的戰(zhàn)爭中積累最初的軍功,知識分子出身也讓他比同行們更多一份狡詐,舊大陸幾千年來征戰(zhàn)不休的經(jīng)典都將在征服墨西哥的過程中幫他的大忙??茽柼厮瓜蜻@些烏合之眾許諾他只會拿走五分之一在探險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黃金,在另外留下五分之一獻給兼職神羅皇帝的查理五世國王后剩余的部分則由軍官和士兵均分,大部分人都很滿意這個分配方案,科爾特斯也就贏得所有人的信任。但依舊有不少貝拉斯克斯的嫡系并不滿科爾特斯的擅自行動,他們假裝跟隨大部隊,私下則游說那些有動搖之心的人脫離隊伍。就在他們即將逃回古巴時一名叫做貝納爾迪諾.德.科里亞的士兵臨時反悔,他向科爾特斯舉報這個陰謀,并且揪出那些意志不堅定的士兵,科爾特斯立即下令處死領(lǐng)頭人,其余水手和軍士也各挨兩百鞭子。此時的西班牙人也并不知道他們將要征服的土地有數(shù)百萬平方公里之闊,要征服的人民有數(shù)百萬之眾。4月10日科爾特斯的遠征隊在墨西哥海岸下錨,科爾特斯也明白隨著遠征路途的增加時士兵們的埋怨也會遞增,下船后他立即讓人將全部的艦船鑿沉,以破釜沉舟之勢統(tǒng)率西班牙人直奔墨西哥內(nèi)陸。船上的水手全部被編入軍隊交給總監(jiān)胡安·德·埃斯卡蘭特指揮,此人是貝拉斯克斯的死對頭,非常樂于阻止類似情況的發(fā)生。

(三)但他在沿海地區(qū)的塔巴斯科遭到當?shù)赜〉诎踩说念B強抵抗,戰(zhàn)斗打得很是激烈,西班牙人動用騎兵隊才把印第安人打垮。戰(zhàn)敗的塔巴斯科人(森波亞爾人)很快就向西班牙人遣使求和,也是通過前面的戰(zhàn)斗后科爾特斯發(fā)現(xiàn)印第安人十分害怕和馬匹和大炮,他決定通過人為渲染加劇印第安人的恐懼,讓他們相信馬和大炮都是能夠獨立作戰(zhàn)的個體。他邀請塔巴斯科人的酋長前來西班牙人的營地作客,提前命人把一匹下過馬駒的母馬牽到要接待印第安人的房間,以便把母馬的氣息留在那里。第二天中午當30名印第安酋長來到西班牙人的營地,進入給他們準備房間。科爾特斯對坐滿一地的酋長們宣講福音和王道,讓他們改信基督,臣服西班牙國王,否則就讓馬和大炮消滅他。當酋長們還沒有緩過神來的時候科爾特斯悄悄下令讓炮手點燃火炮,酋長們被炮聲嚇得瑟瑟發(fā)抖。接著西班牙人牽著一匹一聞到母馬氣息就會發(fā)狂的公馬來到敞開房門外,聞到的母馬的氣息的那頭公馬不聽主人使喚,后腿人立前蹄高舉發(fā)出陣陣嘶鳴,以為馬要攻擊他們的酋長們而更加害怕,科爾特斯見效果達到便讓人強拉走那匹發(fā)狂的公馬。酋長們隨即拜倒在科爾特斯的腳下請求寬恕,發(fā)誓拋棄他們的信仰皈依基督教,永世永生效忠西班牙國王,就這樣科爾特斯略施小計就獲得第一批臣仆。塔巴斯科人的效忠很重要,因為他們不僅提供給西班牙人補給和向?qū)?,還提供墨西哥政治地理環(huán)境的初步材料。
(四)隨著科爾特斯一步步深入墨西哥,他對這片土地的了解逐漸多了起來。他了解到墨西哥大部都臣服在霸主阿茲特克帝國和君主蒙特蘇馬的治下,但阿茲特克并非什么帝國,只是一個三個特諾奇蒂特蘭湖畔的城邦結(jié)成的三巨頭同盟,阿茲特克只是三個中最強大的一個。所以阿茲特克人對墨西哥的統(tǒng)治其實非常不穩(wěn)固,除了周遭的附屬地外他們對遠離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的印第安部落和城邦采取的是威懾統(tǒng)治。阿茲特克人對附庸的統(tǒng)治十分殘暴,每年都會派遣稅吏到他們那里征收大量物稅和用于人祭的人稅,附庸痛恨宗主國,只是懾于宗主國的強大武力不敢忤逆。墨西哥還有一些驍勇善戰(zhàn)的印第安部落和城邦拒絕接受阿茲特克人的統(tǒng)治,不過他們被阿茲特克勢力的大海包圍成座座孤島而危在旦夕,科爾特斯決定利用墨西哥當前的狀況來為他的事業(yè)謀利。他已經(jīng)打探到阿茲特克帝國光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居住著20萬人,操弦枕戈之士數(shù)以萬計,這還沒有算上他的盟友和附庸,單靠數(shù)百名西班牙人是無法戰(zhàn)勝那么一個龐然大物的。為了拉攏阿茲特克的附庸和敵對者,他制定攻心為上、攻戰(zhàn)為下的戰(zhàn)略,于是他憑借強大的武力將阻撓他前往特諾奇蒂特蘭的部落和城邦統(tǒng)統(tǒng)打倒在地,然后通過寬懷大量的政策把他們變成自己的朋友。他對轉(zhuǎn)投于他的印第安人約法三章,禁止手下的莽夫施暴于他們,還絞了一名搶劫印第安人的西班牙士兵以儆效尤。

(五)西班牙人的慈悲為懷和阿茲特克人的殘忍暴虐形成鮮明的對比,簞食壺酒歡迎西班牙人的到來的印第安人更多了,科爾特斯的遠交近攻政策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收服特拉斯卡拉人。科爾特斯聽信已歸順西班牙的森波亞爾人的建議取道特拉斯卡拉前進,誰知當?shù)厝藚s把新來者當成蒙特蘇馬的走狗,認為森波亞爾人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于是使節(jié)被扣押。1519年9月1日西班牙人決定用劍開路,他們一邊禱告一邊前行,作為前鋒的騎兵很快就遭到3000特拉斯卡拉人的伏擊。但這些印第安人的投槍與弓箭射擊,阻擋不住有較好護甲防御的西班牙騎兵,在殺死十七名特拉斯卡拉人并活捉三人后對方?jīng)Q定撤退結(jié)束這次遭遇戰(zhàn)。第二天特拉斯卡拉地區(qū)的印第安人被全部集結(jié)起來,號稱有4.6萬人的軍隊等待西班牙人來自投羅網(wǎng),在戰(zhàn)場上印第安人的箭矢、投槍、投石漫天飛舞,可是除了少量正中臉部的攻擊外其余傷害都被西班牙士兵所穿的棉甲阻止。后者隨即發(fā)起反擊,用火槍與弩的輪射收割缺乏防護的印第安對手,在被殺死三位統(tǒng)領(lǐng)后特拉斯卡拉人開始后撤。西班牙人也順勢發(fā)起追擊,卻發(fā)現(xiàn)自己被吸引到一處峽谷內(nèi)包圍。號稱多達4萬的特拉斯卡拉伏兵在他們的統(tǒng)領(lǐng)希科滕卡特爾帶領(lǐng)下義無反顧地殺了出來,他們利用峽谷的地形優(yōu)勢射出雨點一般密集的標槍與箭矢,西班牙人無法很好地瞄準,也無法在這種地形下使用騎兵。
(六)好在他們很快沖出峽谷,開始與特拉斯卡拉人正面對決,西班牙騎兵以3人一組不斷地沖擊對手的陣線,迫使特拉斯卡拉人以密集陣型應對。在戰(zhàn)斗中還有特拉斯卡拉人用黑曜石砍刀斬下一批騎士,但過于密集的隊形也給西班牙炮兵、槍手和弩手以很多機會,射手們不用仔細瞄準就能確保彈丸和弓矢的命中。其他西班牙人則用盾牌擋住臉部,手中的長劍瘋狂地砍殺著面前的敵人,最終還是征服者的意志更勝一籌。特拉斯卡拉人在損失八名重要統(tǒng)領(lǐng)以及首府許多老酋長的子侄后撤退,在科爾特斯的堅持不懈下特拉斯卡拉人終于意識到西班牙人和阿茲特克并非一伙,而且他們?nèi)藬?shù)雖少但戰(zhàn)力卻強悍,雖然屢戰(zhàn)屢敗但特拉斯卡拉人依然給西班牙人帶來沉重的傷亡??茽柼厮共挥嬊跋?,每次戰(zhàn)勝特拉斯卡拉人都會派遣使節(jié)到彼處宣講西班牙人的善意,如此三次后特拉斯卡拉這個反阿茲特克諸民族中最強大的一支被科爾特斯的誠意打動,這些印第安盟友是科爾特斯征服事業(yè)成功的基石,若無他們的支持的話科爾特斯根本無法在傷心之夜之后迅速東山再起。很,西班牙人與特拉斯卡拉惡戰(zhàn)的消息也傳到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作為國王的蒙特蘇馬決定在探險隊經(jīng)過友邦喬盧拉時讓土著動手殺死他們,可喬盧拉人沒有做好保密工作,讓征服者們提前發(fā)現(xiàn)街道上的陷阱坑,加上內(nèi)部人員的泄密讓科爾特斯得知這個計劃的全部。西班牙人決定下手為強,突然殺向沒有防備的喬盧拉人。

(七)兩個小時的混戰(zhàn)后負責策應的特拉斯卡拉盟軍趕到,之前還能勉強支持的喬盧拉人徹底失去打贏戰(zhàn)斗的希望。由于特拉斯卡拉人對經(jīng)常幫助阿茲特克人的喬盧拉非常憎恨就在城里燒殺擄掠起來,他們雖然較晚抵達戰(zhàn)場卻造成比西班牙人更嚴重的破壞,幾乎無差別的殺戮連道德水平有限的科爾特斯都看不下去,但他阻攔也沒有能制止一場大屠殺的發(fā)生,最終是特拉斯卡拉人覺得自己已經(jīng)出一口惡氣才心滿意足的停下手來。蒙特蘇馬派來的使節(jié)在聽聞喬盧拉慘遭屠殺后跑回特諾奇蒂特蘭國王稟告這一切,從未遇到類似情況的蒙特蘇馬在六神無主之余只能求助于神明,他臨時進行活人祭祀并向諸神詢問應當如何解決這個麻煩。在得知無法通過武力擊敗西班牙人后蒙特蘇馬決定讓科爾特斯帶隊進入特諾奇蒂特蘭,這樣無論是談判還是戰(zhàn)斗都會方便很多。1519年11月8日科爾特斯來到特諾奇蒂特蘭城外,簇擁在他身邊的除了不到400名西班牙士兵還有1000名精銳特拉斯卡拉武士。看到朝思夜想的那座城市后西班牙人驚訝地張大嘴巴,城里所有房子和農(nóng)田都是獨立建設在一塊塊沙洲上,交通靠橋梁和獨木舟,城里林立著一座座高聳入云的金字塔神廟。城市沒有城墻,它的城墻就是湖水和它的勇士,西班牙人贊揚特諾奇蒂特蘭是美洲的威尼斯。
(八)當天還發(fā)生一場永載史冊的歷史性會晤,蒙特蘇馬親身出城迎接西班牙人,美洲君王以不輸于舊大陸君王的盛大排場,把科爾特斯和他的士兵迎進自己父親的故居里好生照料,他還給西班牙人贈送許多貴重的珠寶和金銀。西班牙人便順利下榻在阿茲特克君王的身側(cè),很快西班牙人就發(fā)現(xiàn)他們和墨西哥的最高統(tǒng)治者之間存在不可調(diào)和的天然矛盾,盡管遠征軍在特諾奇蒂特蘭享受著極高待遇,但卻沒有飄飄然到忘記對方依然是自己的最大潛在對手。由于科爾特斯不滿活人祭祀的風俗,一二再而三地游說蒙特蘇馬臣服西班牙國王皈依基督教,蒙特蘇馬對此不置可否。這個矛盾在科爾特斯等人去參觀神廟時達到危險值的巔峰,面對著數(shù)以十萬計的骷髏和空氣中彌漫的血腥腐臭,科爾特斯突然強硬地要求阿茲特克君主蒙特祖瑪懺悔。他還要求后者拆毀“嗜血”的傳統(tǒng)偶像,并用十字架予以替換。突如其來的發(fā)難無疑激怒蒙特祖瑪和隨行的所有阿茲特克祭祀,他們紛紛表示非常后悔邀請科爾特斯來此訪問,兩撥人就這樣不歡而散??茽柼厮挂娷浀牟恍兄缓脕碛驳?,返回臨時住所后他便召集部屬商議接下來的行動對策,由于此地是阿茲特克人的主場,西班牙人再善戰(zhàn)也彌補不了達千倍的人數(shù)差距。他制訂擒賊擒王的計劃,準備把近在咫尺的蒙特蘇馬抓起來實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計劃,可是蒙特蘇馬身邊有眾多衛(wèi)隊,正面強搶的難度系數(shù)非常高。

(九)所以科爾特斯先派出使節(jié)請求覲見蒙特蘇馬作友好訪問,同時命住處的西班牙士兵磨刀喂馬做好戰(zhàn)斗準備。第二天蒙特蘇馬準允西班牙人的覲見后,科爾特斯就一馬當先帶著全副武裝的西班牙士兵浩浩蕩蕩的開進蒙特蘇馬的王宮,待科爾特斯在會客室里見到蒙特蘇馬時見到對西班牙歹意一無所聞的蒙特蘇馬身邊沒有什么像樣的衛(wèi)士??茽柼厮瓜蚯皫撞侥抗庵币曔@位墨西哥人的主宰,然后痛陳蒙特蘇馬意圖毀滅西班牙人,思想頑固不肯皈依天主教,說到末了讓蒙特蘇馬搬到西班牙人的住處。科爾特斯說話的時候跟隨他進來幾名西班牙用手指不停來回磨蹭劍柄,大有一言不合就拔劍砍人之勢,沒料這陣仗的蒙特蘇馬當場嚇得呆若木雞。西班牙人的舉動大大超出他的理解范疇,他們怎么敢在他的殿宇內(nèi)綁架他,西班牙人又拒絕蒙特祖瑪要用自己兒女作為交換人質(zhì)的提議,就是這樣蒙特蘇馬被西班牙人半哄騙半挾持拉到西班牙人的住處。科爾特斯開始用蒙特蘇馬的名義發(fā)號施令,搜刮到價值近百萬比索的金銀珠寶。為了自身安全的蒙特祖瑪下令在大神廟里樹立起圣母像,同時盡可能地滿足每個西班牙人要求,他甚至將自己最美麗的女兒送給科爾特斯,僅僅作沒有名分的情人并給出價值70萬比索的黃金。科爾特斯很滿意他的順服,作為回報的西班牙人在特諾奇蒂特蘭期間還幫助蒙特祖瑪彈壓準備廢黜他的侄子和酋長們,整個帝國就在一種奇怪的氛圍下繼續(xù)平穩(wěn)地運轉(zhuǎn)著。
(十)但好景不長,遠在古巴的貝拉斯克斯已經(jīng)得知大部分士兵選擇追隨科爾特斯而背棄他,這位總督就重新集結(jié)1400名士兵,并為其配備19艘船只和80匹戰(zhàn)馬。士兵中有90人使用弩來作戰(zhàn),還有80名火槍手和20門大小火炮,潘菲洛·德·納瓦埃斯被委任為這支軍隊的指揮官,受命要將科爾特斯及追隨者都以“叛國者”處死。新的討伐軍便順著科爾特斯分隊的蹤跡,一路航行到墨西哥海岸登陸。此時本已形成碾壓之勢的討伐軍內(nèi)部也出現(xiàn)分裂,指揮官納瓦埃斯帶著古巴總督的敕令和國王的詔書聲稱要營救被軟禁的蒙特祖瑪,得到消息的蒙特祖瑪也喜出望外,立即讓人籌措一批金銀作為禮物去謁見這位真正的指揮官。但納瓦埃斯卻拒絕和手下人分享這些禮物,他還將對手留在森波亞爾的女奴全部充公,此舉既惹怒科爾特斯的手下,又讓自己人都感到憤怒不已??茽柼厮贡闩沙鰭鞚M金銀首飾的士兵和納瓦埃斯通信,當納瓦埃斯的部下看到對手都發(fā)了財后立刻想到自己千辛萬苦卻什么也沒得到,迅速積累起來的不滿讓原本占有優(yōu)勢的他們變的軍心渙散??茽柼厮古袛鄷r機已到便留下悍將阿爾瓦拉多和少部分人看守蒙特祖瑪,自己帶著大部分人直接發(fā)起突襲。由于科爾特斯的部隊規(guī)模較小,許多成員還是入伍不久的新兵,所以并沒有使用適合大規(guī)模交戰(zhàn)的長武器。除了火槍與弩外很多人就是在依靠西班牙傳統(tǒng)的劍盾作戰(zhàn),這樣的配置用來對付缺乏金屬武器的土人還行,但遇到數(shù)量更多的西班牙同胞就會非常吃力。

(十一)于是科爾特斯便讓自己的印第安人盟友提供250根長矛,他們將原本的銅制矛頭都換成臨時加裝的鐵矛頭后以便能夠刺穿披甲對手的軀體,完成這些準備工作后數(shù)量極少的遠征軍就直接沖擊納瓦埃斯的營地。后者的部隊在不滿中疏于防備,指揮官本人的眼睛也在短促的交鋒中被戳瞎,很快1000多人的討伐軍就全部被科爾特斯當場收編。大家都已經(jīng)認識到跟隨科爾特斯比執(zhí)行總督的命令更有前途,科爾特斯也就此擁有了近2000人規(guī)模的西班牙軍隊,一躍成為當時新大陸上最具實力的統(tǒng)帥。然而科爾特斯還沒能得意,特諾奇蒂特蘭的突發(fā)事件就讓他后院起火,負責留守的阿爾瓦拉多是一個典型的勇武悍將,卻在其他方面顯得極其弱智低能。他主動挑起與阿茲特克人的沖突,瞬間打破征服者和原住民之間的微妙平衡,西班牙人自以為挾持蒙特蘇馬就已經(jīng)征服這片土地。他們在城里為所欲為,不是強買強賣掠奪阿茲特克人的財富,就是搶男霸女氣焰囂張。阿茲特克人發(fā)動聲勢浩大的起義,科爾特斯在收到求救信后集結(jié)1300人奔向特諾奇蒂特蘭,但他一返回城里就發(fā)現(xiàn)事情已經(jīng)無可挽回。他們在路上就遭到阿茲特克人的伏擊,有大批使用弓箭手和標槍的敵人占據(jù)房屋頂部,將雨點般的箭矢都發(fā)射到西班牙人的頭上。當場有8名遠征軍士兵被射殺,這對于在新大陸的西班牙人來說的非常罕見的重大損失。
(十二)同時西班牙人的駐地也遭到阿茲特克軍隊的突襲,很多人使用投石器拋射石彈,打傷46名西班牙人,其中還有20人因重傷而死。駐地的環(huán)境相對狹窄讓西班牙人的火炮無法發(fā)揮出全部威力,他們只能依靠弩和火槍的零星火力對射,更多的阿茲特克人則仗著數(shù)量優(yōu)勢沖擊西班牙人劍盾和長矛隊型。雖然沒有護甲的他們讓很多人都倒在征服者的方陣跟前,可后排的同僚依舊毫不畏死地繼續(xù)沖鋒,一些漏網(wǎng)之魚會從矛尖的縫隙中鉆入,迫使西班牙士兵丟下長矛用匕首和短劍與其近身搏斗。好在他們不是身披護甲就是隨身都有盾牌保護,不至于被土人沖潰。一些阿茲特克人還借機在駐地外圍放火,燒毀大量的房屋。第二天科爾特斯決定主動出擊,但阿茲特克人也早有準備,由于特諾奇蒂特蘭是由大量人工島拼湊而成的,所以房屋彼此之間需要用吊橋相連,守軍會在開戰(zhàn)時收起吊橋,讓某片房屋成為水面的孤島據(jù)點。西班牙士兵必須在戰(zhàn)斗中進行武裝泅渡,期間又不能卸下盔甲,以防被阿茲特克人的遠射武器殺傷。結(jié)果西班牙人每拿下一個據(jù)點都要消耗幾倍于平時的體力,全軍向前推進的同時又會面臨后方被守軍隔絕開的窘境,這就迫使他們再次撤回自己的駐地。第三天科爾特斯下令建造一些戰(zhàn)車來掩護自己的士兵,每一輛戰(zhàn)車都配置25名士兵,周圍還伴隨著執(zhí)行護衛(wèi)任務的騎兵。

(十三)他的目的是先前參觀過的維奇洛沃斯大神廟,如果能燒毀這個偶像崇拜中心就可以嚴重打擊阿茲特克人的士氣。在推進到神廟門前后西班牙騎兵幾次試圖直接沖上頂部,但光滑的地面能每次都讓征服者胯下的戰(zhàn)馬滑倒,作為野戰(zhàn)利器的騎兵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任何發(fā)揮余地,西班牙人就只能用遠射武器與退守神廟的敵人對攻。隨著戰(zhàn)斗的持續(xù)時阿茲特克人的投石也讓塔型戰(zhàn)車受損嚴重,科爾特斯只能下令所有人在放棄戰(zhàn)車后再猛攻一次,他身先士卒地沖上臺階帶著西班牙人在神廟上進行一場慘烈肉搏,雙方傷亡都非常慘重,但西班牙人還是如愿以償?shù)責龤Р糠稚駨R。他們還想尋找之前放置在那里的圣母像,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被守軍事先轉(zhuǎn)移藏匿,無可奈何之下全軍只能暫時回到原先的住所待命。此戰(zhàn)之后西班牙人重拾信心,但武器和兵力卻被進一步削弱,科爾特斯決定和阿茲特克人議和,表示只要能安全離開就愿意將拿去的黃金都如數(shù)交還。為了增加談判成功的幾率,他還推出被俘已久的蒙特祖瑪當護身符,但這位舊君主在漫長的軟禁期間已經(jīng)逐步被自己的貴族酋長們拿去權(quán)力。作為一個尚武的軍事同盟時阿茲特克君主通常都必須是一個英明的軍事領(lǐng)袖,一旦表現(xiàn)不佳或被認為有軟弱傾向就會被阿茲特克的軍事貴族們所拋棄,而神廟之戰(zhàn)的失敗又讓阿茲特克人的信仰遭到?jīng)_擊。作為聯(lián)合體上層的祭祀階層也需要尋找一個替罪羊來背鍋。

(十四)蒙特祖瑪成為所有人的指責對象,當他盛裝出現(xiàn)于同族人面前時立刻遭到憤怒群眾的石塊獻禮,由于頭部受傷讓這位君主很快就在西班牙人困守的屋子里斃命。事已至此科爾特斯只能放棄和平幻想,轉(zhuǎn)而尋求突圍方法。損失三分之二的人和所有大炮輜重后西班牙人徹底被攆出城市,落魄的科爾特斯帶著殘兵敗將且戰(zhàn)且走,最后躲進特拉斯卡拉人的地盤。這時科爾特斯前面的遠交近攻戰(zhàn)略發(fā)生作用,特拉斯卡拉人給那群惶惶不可終日的敗兵沒有落井下石,相反是對好言寬慰并提供補給品讓西班牙人休養(yǎng)生息。當科爾特斯準備殺回特諾奇蒂蘭的時候特拉斯卡拉人給他提供三萬勇士任其調(diào)遣,許多原阿茲特克附庸也派來勇士帶著糧食幫助科爾特斯反攻,更為巧合的是一艘西班牙探險船此時途徑當?shù)刈尶茽柼厮挂恍腥擞檬掷镆呀?jīng)為數(shù)不多的黃金買下船上所有武器。科爾特斯明白要征服阿茲特克就要征服特諾奇蒂特蘭,要征服特諾奇蒂特蘭就要征服那特諾奇蒂特蘭湖,狡猾的阿茲特克人是不會選擇和西班牙-印第安人在野外決戰(zhàn)的,湖水就是阿茲特克人的城墻和運輸通道。幾次不溫不火的交戰(zhàn)后阿茲特克人就縮進城市里,控制那座湖成為這場圍城戰(zhàn)的關(guān)鍵。為了打進城市并切斷阿茲特克人的補給線,科爾特斯別具匠心地開啟他的造船計劃,在墨西哥內(nèi)陸造船簡直是一項異想天開的計劃,西班牙人不僅沒有船塢,連船匠、木匠、木材、繩索、釘子、樹脂、亞麻這一切造船所必須的物資都極為匱乏。

(十五)然而科爾特斯是一個能人,沒有木材就命令成千上萬印第安人去伐木搬運過來,沒有樹脂就開小作坊就地提煉,沒有木材、釘子、亞麻這些玩意就派人到海邊把海船拆開帶回來。就是這樣科爾特斯化不能為可能,像變魔術(shù)一樣在特諾奇蒂特蘭湖上搗鼓出10多條槳帆船。投入湖中的西班牙槳帆船針對2000多條阿茲特克獨木舟展開單方面的屠殺。高大的槳帆船橫沖直撞把許多獨木舟撞沉進湖底,槳帆船上的西班牙人在安全的地方施槍放炮屠殺獨木舟上的阿茲特克勇士,湖水都被阿茲特克人的鮮血染紅。隨著西班牙人控制水道,很難得到補給的阿茲特克人處境日益困窘,很多人只能靠吃戰(zhàn)友尸體維生。盡管全體阿茲特克人進行決死抗爭,最后還是被西班牙人撲滅,西班牙人攻克特諾奇蒂特蘭標志著西班牙人完成對墨西哥的初步征服,伴隨著西班牙人征服浪潮的是天花、百日咳等疾病。天花和百日咳的肆虐不分阿茲特克人或西班牙盟友,不分男女老幼,短時間內(nèi)給印第安人造成極大的傷亡。疾病的削弱和后來的西班牙援兵的到來幫助科爾特斯鞏固西班牙對墨西哥的統(tǒng)治,在征服墨西哥的過程中西班牙人可謂是有勇有謀,而被西班牙人擊敗的阿茲特克人也并非完全不懂謀略的原始人。作為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區(qū)最好的軍隊,阿茲特克人的武士們在同西班牙人較量的過程中一直玩著各種佯裝撤退、伏擊包圍、誘敵深入的詭計。

(十六)甚至當西班牙人的戰(zhàn)船在湖面上橫行無阻時阿茲特克人還會利用在湖底釘上木樁的方法,將一艘西班牙船困住,隨后群起攻之,消滅一船的西班牙人。然而計謀的實施越往往需要較好的執(zhí)行力,而執(zhí)行力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要看實施者的科技水平,就正如科爾特斯能夠利用大炮順利裝神弄鬼唬弄印第安人的道理一般。科爾特斯隨行的軍人不到1000人,然而卻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nèi)征服阿茲特克帝國,史家認為有3個主要原因??茽柼厮孤?lián)合外地的一些印地安人族群,利用阿茲特克帝國內(nèi)不同勢力內(nèi)斗,來夾擊當時控制著帝國中樞的提諾契特蘭人。提諾契特蘭的國王蒙特祖馬二世初時誤以為白種人的科爾特斯是印地安預言中的白皮膚神明(魁札爾科亞特爾)歸返,因此待其如上賓未加防備,而被輕易俘虜控制??茽柼厮拱鼑蹏锥紩r據(jù)知他故意送給城內(nèi)的印第安人不少沾有天花病毒的毛毯,讓瘟疫開始在城里流行,而科爾特斯帶來的西班牙人因為已經(jīng)罹患過,所以得以免疫。此舉不但造成印第安人人口減少,也加深他們對西班牙人的敬畏。因為美洲地區(qū)沒有馬,所以當時印第安人極少見過馬,更沒有看過馬上的騎兵,因此一但對戰(zhàn)總是傷亡慘重。印第安人的武器難以刺穿西班牙人的鎧甲,西班牙人可以對歐亞大陸上幾千年來戰(zhàn)爭的經(jīng)驗進行研究,而印第安人沒有文字(瑪雅文字使用范圍極窄)。西班牙人的火器雖然殺傷力不大,但很有威懾力。1521年8月13日科爾特斯征服阿茲特克帝國并建立起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他將殖民地命名為新西班牙。
西班牙殖民時代
(一)法蘭西斯克·皮澤洛(1475年-1541年6月26日)是西班牙殖民者,開啟南美洲(特別是秘魯)的西班牙征服時期,也是秘魯首都利瑪?shù)慕ㄔ煺摺?475年皮澤洛出生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省的Trujillo鎮(zhèn)上,是Fonzalo Pizarro的私生子,他父親是一位步兵上校,曾在意大利的Gonsalvo de Cordova、Navarre和其他地區(qū)服務過。皮澤洛的童年資料留下來的不多,僅知他童年過的相當貧苦,而且沒有受過什么教育。在1500年初期皮澤洛本來在塞維利亞,后來加入西班牙航海探險的船隊,被奉派過幾次探險任務。曾遠征到西印度群島的希斯盤紐拉島,1510年據(jù)說他曾和Alonzo de Ojeda從希斯盤紐拉島到過Urab。皮澤洛跟隨著Vasco Núñ、ez de Balboa一同探索太平洋周邊的島嶼,并在巴拿馬定居,成為養(yǎng)牛的農(nóng)夫。1522年他和教會的修士Hernando de Luque以及士兵Diego de Almagro合伙從巴拿馬南下尋找更多可殖民的土地,他們?nèi)诉_成平分土地,和平占領(lǐng)得協(xié)議之后開始有計劃的從海路進入當時的印加帝國范圍。在途中他們征集十三個追隨者,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買了一些馬、糧食和兵器,聚集在南美洲西海岸的無人海島上,那里沒有商店,也沒有船。皮澤洛相信他曾沿著海岸線航行,經(jīng)過印加帝國的領(lǐng)地。于是當他回到巴拿馬時巴拿馬州長鼓勵他繼續(xù)探險,并撥給他更多的士兵和馬匹去探路。
(二)1528年春天皮澤洛回到塞維利亞,當年夏天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爾斯六世敗亡,并在1529年7月26日投降,皮澤洛乘機與西班牙新卡斯提爾省的200個聯(lián)盟中重要人物一起開會,和州長、軍隊上尉們一同協(xié)議在南美的殖民計劃和分配,也借此募集更多的軍隊和費用津貼。最后西班牙本土愿意提供他士兵和船,并要求他在六個月內(nèi)從南美本地再找到一百位士兵,購買到所需糧食和馬匹之后出發(fā),1530年1月皮澤洛和兄弟Hernando登上當初西班牙遠征巴拿馬時所遺留下的船,帶領(lǐng)著120位士兵27匹馬朝南美出發(fā)。1532年11月16日皮澤洛和不到兩百人的小軍團來到秘魯卡哈馬卡,他邀請印加國王阿達華巴一起到軍隊當中晚餐,以示對帝國的尊敬,然而印加國王卻遭他俘虜,手下12個人也被殺害。1534年皮澤洛就入侵庫斯科,并開始奴役當?shù)厝嗣褡鰹檐婈?,拓展西班牙殖民的領(lǐng)土,逐步的消滅印加帝國。1535年皮澤洛認為離海太遠,又位在深山中的庫斯科不適合做為新殖民地的首都,在1月15日他選擇靠海的利瑪做為新首都。1538年皮澤洛帶領(lǐng)的軍隊內(nèi)亂,原和他是合伙關(guān)系的士兵Diego de Almagro開始與他對戰(zhàn),當時在Ute城中他擊敗Almagro,但1541年6月26日他在利瑪城中被Almagro的追隨者刺殺。胡安·龐塞·德萊昂(1474年—1521年6月)是西班牙征服者、探險家,1474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當過阿拉貢王室的宮廷侍從,參加過對格拉納達摩爾人的戰(zhàn)斗。

(三)1493年跟隨哥倫布航行到美洲,這次航行改變他的一生,龐塞·德萊昂便將自己奉獻給海洋。9年后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總督德奧萬率領(lǐng)下達到西印度群島,為獎賞他對印第安人的鎮(zhèn)壓,德奧萬總督任命他為伊斯帕尼奧拉東部省長。他聽說波多黎各有金礦,于1508-1509年勘察并開拓波多黎各,在今圣胡安附近建立最早的居民點卡帕拉,然后又回到伊斯帕尼奧拉。被西班牙政府任命為波多黎各總督,因為政界的斗爭不久總督職務被替換。西班牙王室鼓勵他尋找新的土地,龐塞從印第安人那里聽到許多關(guān)于不老泉的故事,于是他下決心找到不老泉,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找到。后來得到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同意,他自費出船和召船員在1513年出發(fā)。3月27日他到達今天的圣奧古斯汀附近的佛羅里達的海岸,當時他不知道已經(jīng)抵達美洲大陸,而認為此地是一個島。因為發(fā)現(xiàn)此地的時期為復活節(jié),有因為這里有華麗的植物,因此命名為佛羅里達。他向南航行幾天后到達另一片海岸,龐塞給命名為St,就是今天的夏洛港附近,這是西班牙人第一次到北美洲大陸設立的殖民地。在這里他試圖尋找不老泉,最終失敗了,回到波多黎各。1514年他被任命為米尼群島和佛羅里達的總督,負責對該地進行殖民,但他又聽說不老泉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1521年他率2艘船200人又一次出發(fā)并又到達佛羅里達,在今天的夏洛港登陸,當他和船員士兵們建立炮塔時被土著人攻擊,龐塞中箭。龐塞中箭后被送到古巴的一家醫(yī)院,但由于傷勢過重去世,船員們在當?shù)貫樗e行葬禮。

(四)佩德羅·德·阿爾瓦拉多是西班牙殖民征服者,生于巴達霍斯。1510年赴圣多明各,次年隨貝拉斯克斯征服古巴,并獲得一塊土地。1518年2月被派往尤卡坦半島探險,翌年隨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當科爾特斯前往阻擊納瓦埃斯時由他駐守特諾奇蒂特蘭城(今墨西哥城),1520年6月30日被阿茲特克人逐出該城,科爾特斯征服阿茲特克人后任特諾奇蒂特蘭市長。1523年受科爾特斯派遣率遠征隊征服危地馬拉的基切人和卡克奇克爾人,次年7月25日建圣地亞哥城(后易名危地馬拉),1527年返回西班牙。1530年任危地馬拉總督,1534年擬率領(lǐng)一支艦隊征服他認為不屬皮薩羅所有的厄瓜多爾的基多,據(jù)說在遇到皮薩羅手下阿爾馬格羅軍隊時,因獲得皮薩羅的大量黃金,于翌年將軍隊撤返危地馬拉。1537年回西班牙,1540年被派往墨西哥鎮(zhèn)壓在哈利斯科發(fā)生的反抗,翌年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附近墜馬身亡。塞巴斯蒂安·德·貝拉爾卡薩爾(1480年—1551年)出生于科爾多巴省,據(jù)記載他在1498年時加入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的探險艦隊,1507年后定居于西印度群島。

1524年貝拉爾卡薩爾隨同弗朗西斯科·科爾多巴進入尼加拉瓜,1527年離開尼加拉瓜去洪都拉斯,1534年貝拉爾卡薩爾攻占基多并重建該城。次年他前往哥倫比亞尋找黃金國,建立包括卡利在內(nèi)的一些城市,1551年貝拉爾卡薩爾病逝于卡塔赫納。佩德羅·德·巴爾迪維亞(1497年4月17日——1553年12月25日)是西班牙征服者,第一任智利皇家總督。他在西班牙軍隊服役期間派駐在意大利和法蘭德斯,1534年時已經(jīng)晉升至陸軍中尉的他被被派遣至南美地區(qū),擔任人在秘魯?shù)姆ㄌm西斯克·皮薩羅其第二司令職務。1540年他率領(lǐng)150名西班牙人遠征智利,在擊敗印第安人部隊后于隔年成立圣地亞哥-德智利,并且在1546年時將西班牙統(tǒng)治地區(qū)擴及至比奧比奧河南部。1546年至1548年期間開重新返回秘魯,1549年轉(zhuǎn)而擔任智利總督后開始征服智利南部地區(qū),并在1550年成立康塞普西翁。他最后遭到反抗運動俘虜并且被馬普切人殺害,死后智利的城市瓦爾迪維亞便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