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天下中文】故鄉(xiāng)的甜食

2022-02-08 13:08 作者:梅虹影  | 我要投稿


我們老家河南經(jīng)濟并不像現(xiàn)在這么發(fā)達的時候,人們最期盼過年了。因為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白饅頭和親戚捎過來的“果子”。果子,河南土話,不是水果,是過年或者節(jié)日時特有的甜食,包括油果子(河南土話,即油條或者油棒),糖包子、糖角和糖三角(紅白糖做的面食和甜點果品),江米條(河南周口土話叫小金果),蜜三刀(四方形的金黃或者赤紅色甜點)等等。那個時候“果子”可是特別稀有的,只有在每年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吃上一個“果子”應(yīng)該算是那個年代最開心的事情了吧!
兒時最期盼的事就是逢年過節(jié)了,因為可以吃到很多零食和點心。沒有薯片,沒有肯德基,沒有旺旺……但是我們依然吃得津津有味,不是嗎?羊角蜜、雞蛋糕、小孩酥、金幣巧克力......可惜現(xiàn)在很多都叫不上名字了。只記得那些都是兒時的美味。
小時候總會渴望長大!小學一走是一天,中學一走是一周,高中一走是一月,大學一走是半年,上班一走是一年。來去匆匆,最是不舍。
終于明白,味覺記憶是會跟隨人一輩子的,尤其是在兒時留下的味道。這些美味曾經(jīng)伴隨著我們的童年,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難找到它們的蹤跡了。
我最喜歡吃老媽做的油炸食品,如炸菜角,燒餅和豆餡饃。炸菜角是洋槐槐花粉條餡兒,春天的洋槐花趁新鮮速凍起來,留到過年給我們吃。油炸面食是我們的摯愛。炸油餅,炸麻葉,炸麻花,炸丸子,炸小魚,炸糖糕,誰能抵抗啊!
在我們老家周口過年必備的則是小花饃。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大家對年前蒸花饃非常重視,因為祭祀要用,整個正月都要吃過年蒸出來的花饃。
無論是在淮陽的小花饃還是沈丘的顧家花饃里,蒸棗山都是一個喜慶也是特別嚴肅的事情,最怕說錯話,比如“氣死我啦!”“我跟他不熟”之類的不吉利話,寓意蒸籠漏了氣,饅頭不熟,那一年的好運氣就沒啦。因此,蒸棗饃的時候,氣氛相當隆重而神秘,各家的家庭主婦都小心謹慎,不說閑話。如果蒸籠漏了氣,家中的任何一位成員都不能大驚小怪,主婦會不聲不響地趕緊封嚴。像“爛了”、“完了”、“不熟”、“黑”、“不熟”等詞語,都被視為不吉利,此時是絕對不能說的。
在我們老家周口有句俗語:初二的外甥,初三的女婿。
意思是說,大年初一,人們在家里拜見爺爺奶奶等自家人,初二去拜見姥娘家的人,去姥娘家拜年,姥娘不僅要發(fā)壓歲錢,走時還要送一個棗山饃,這就是“背棗山”。背棗山的意思可不少,意味著姥娘疼閨女,更愛外孫,外孫長大了,不要忘記姥娘家的人,人們常說,三輩不忘姥娘人。也象征姥姥美好的祝愿,希望外甥家快快富裕起來。俗話說:“外孫要想暄,姥家背棗山”。最后,也希望外孫像棗山饃一樣身強體壯,快快長大。
小時候每次吃到紅白糖和水果糖就特別的開心,更別說吃到甜甜的糖角了。糖角外形就如小小的月牙,是最接地氣的點心了。在幾十年前走親戚時都會帶上些果子,這些果子中必定就有糖角。很多人小時候雖然很喜歡吃糖角,但是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卻不知道,其實糖角的主要配料就是我們熟知的面粉,只不過由于它是老式點心,需要手工制作,所以它的制作程序會特別的煩瑣,很考驗點心師傅的耐心,可能這就是現(xiàn)在特別少見的原因之一吧。
馬蹄酥也是我喜歡吃的果子了,由于它的外表長得特別像馬兒的蹄子,所以取名為馬蹄酥。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馬蹄酥其實還有一個名字叫香餅,是唯一一個現(xiàn)在還能吃到的果子。
一口酥外表與馬蹄酥很相像,只不過一口酥是球形的,口感特別的綿軟細膩,不像馬蹄酥那樣酥脆,也不像糖角那樣特別甜膩,就算不喜歡吃甜品的人也能接受一口酥。以前每次過年或者過節(jié)走親戚的時候,家里的大人都會買上許多,小孩子們玩著游戲吃著果子,別提多舒服了。
老家河南的特色甜點羊角蜜,因彎曲如羊角、內(nèi)有蜜糖而得名。羊角蜜外殼經(jīng)油炸之后口感酥脆,咬開后內(nèi)里的糖稀香甜可口,既滿足了人們對甜食糖分的口腹之欲,又提供了足夠多的熱量需求。這也是河南甜點能夠長盛不衰的緣由。
江米條看似一只粗大的淺棕色毛毛蟲,但它條形長短一致,不起拐,不粘連,不碎;表面色澤淺棕色,并粘附白糖擁有甜香,酥酥脆脆,吃一口,勾起我滿滿的童年記憶。
蜜三刀,是北方的婚禮酒宴??汀Kǔ:退?、瓜子一道,當作開胃點心。蜜三刀是蜜制小吃的一種,這個蜜指的是飴糖,由谷物糧食經(jīng)發(fā)酵糖化而成,因而這類小吃又被稱為“蜜食”。
中國最早的人工制糖,便是飴糖,《說文解字》說:“糖,飴也。”北方的甜點,有許多都以“蜜”當頭,除了蜜三刀,還有河南許昌一帶的蜜食、陜西西安的蜜食果、甘肅蘭州的八寶蜜食,等等。它們給生活帶來一抹甜蜜的同時,還隱含著中國人食糖的古老歷史。把它擺在婚宴之上,既有甜蜜的祝福,也多了幾分可堪咂摸的意味。
河南登封有個諺語叫:“養(yǎng)個閨女就是養(yǎng)個果子籃?!边@個果子就是當?shù)孛凼场郫B果子。這是一種油炸食品,石磨香油、精面粉、鮮雞蛋攪拌和勻,幾經(jīng)揉團,先由短搟杖推搟,再用細長搟杖旋圓,大如蒲團,薄似蟬翼,層層相疊,切成塊狀,放進油鍋烹炸,控油后敷上一層蜂蜜,撒上脫皮白芝麻,晶瑩剔透,芳香四溢。
按照當?shù)亓曀祝诮Y(jié)婚的頭一天,新郎會提著剛炸好的甜酥酥的折疊果子上丈人家拜訪,先敬岳父岳母,待老人吃完后,再分給女方其他親戚品嘗。這多道折痕的樣式,被賦予了“婚姻生活一波三折”的內(nèi)涵,上面的蜜,就變成了“即使如此也要甜蜜”的祝福。與蜜三刀頗有幾分相似。
北方的蜜食還有一個特點,黏。作為北方人,無論是婚慶中吃蜜三刀、折疊果子,還是平時吃糖耳朵這類的甜食,都會感嘆一句“真黏牙嘿”。我想起小時候送灶王爺?shù)慕?jīng)歷,我們會給灶王爺吃一種叫作“祭灶糖”的糖果,又稱為麥芽糖的紅色或者琥珀色的甜食,近年來祭灶糖越來越少,往往以麻糖代替。我們吃祭灶糖目的是黏上灶王爺?shù)淖?,不讓他給玉帝告狀。到最后,這些糖只黏住了小孩子的嘴,讓我們又想大吃一場,又會心有余悸。
北方婚慶的蜜食,當然不是為了“封口”,只是希望信任能甜甜蜜蜜,如膠似漆。林語堂曾幽默的調(diào)侃說:“愛情是點心,婚姻是飯?!倍谌藗儗橐龅钠诖?,婚姻也是一種點心,一種甜點心。


【天下中文】故鄉(xiāng)的甜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定结县| 长治县| 普洱| 自治县| 潼关县| 巩义市| 雷山县| 罗田县| 固原市| 志丹县| 庐江县| 凤阳县| 海阳市| 开远市| 昌乐县| 阿瓦提县| 惠水县| 马尔康县| 四子王旗| 沅江市| 利辛县| 株洲市| 寿阳县| 华宁县| 上虞市| 新晃| 个旧市| 平安县| 延川县| 伊金霍洛旗| 上犹县| 广河县| 边坝县| 定襄县| 西峡县| 遵义县| 迁安市| 鄂托克前旗| 准格尔旗| 报价|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