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zhàn)爭后:民用航空貨運沒法運大件了
俄烏戰(zhàn)爭中,最讓人痛心的就是夢想客機安225被摧毀,而連同安225一道被損毀的還有幾架安124和安22。今天不聊被毀的夢想貨機,單純就從商業(yè)的角度來聊聊安東諾夫和民用貨運市場。

自蘇聯(lián)解體之后,烏克蘭安東諾夫設(shè)計局利用手中現(xiàn)有的資源,自力更生成立了安東諾夫航空公司。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得益于安124,安22以及安225機隊的規(guī)模。安東諾夫航空公司在成立后的幾十年時間里,一直都是全球民用航空貨運市場獨一無二的存在。

別的航空公司拉不了的,安東諾夫航空公司能拉,別的航空公司不敢拉的,安東諾夫航空公司能拉。比如說,運個大型設(shè)備,之前我國就租用過安124和安225運輸過地鐵車廂。再比如說,運個軍火什么的,不只是俄羅斯賣出去的軍火會租用安124,包括歐洲的國家也經(jīng)常租用安124去運輸賣出去的軍火。


而民用市場的貨機,基本上不具備這個能力,空客A330這樣的貨機依靠的是側(cè)面開口的方式裝載,注定了帶不了大件物品。而波音747F雖然可以打開前艙,但是依舊需要專用的裝載臺,同時受制于下單翼的設(shè)計和開口截面,同樣無法裝載大件物品。


這個,可就是個巨大的商機啊。如果當年天驕航空真的搞到了安225的2號機和安124,那么這個市場,足夠賺得缽滿盆滿,你說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