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毀謗譏誚時,該怎樣面對!
有這樣一個公案:
白隱禪師是一代高僧,戒行嚴謹,一直深受大家的敬仰。白隱禪師所在寺院附近住著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有個女兒未婚先孕,父母發(fā)現(xiàn)后非常生氣,就一直逼問孩子的父親是誰,女兒在父母的逼迫下,不得已說出了“白隱”兩個字。驚愕不已的父母于是就帶了一幫人氣勢洶洶地沖到寺院,當著眾人的面羞辱白隱禪師,甚至還痛打了白隱禪師。
可白隱禪師一句都沒辯解,只是輕輕地說了一聲:“是這樣的嗎?”
等孩子生下來后,女孩的父母便把孩子抱到寺院,丟給白隱禪師,罵罵咧咧地走了。
丑聞一出,輿論嘩然,人們紛紛指責白隱禪師道貌岸然,紛紛朝他吐唾沫、辱罵、扔石頭?!昂檬虏怀鲩T,壞事傳千里”,一時白隱禪師名譽掃地。但無論受到何種辱罵禪師始終默然承受,不辯不爭,每天懷抱著嬰兒,四處乞求嬰兒所需要的奶水和生活用品。
后來女孩實在無法承受心靈的愧疚和譴責,終于對父母說出實情,原來女兒是和一個賣魚的青年男子私通。明白了事實真相后,父母帶著女兒懷著萬分的羞愧與崇敬來到寺院,向白隱禪師陪禮悔罪,并要求帶走孩子。白隱禪師還是像起初那樣,仿佛不曾發(fā)生過什么,只是在交還孩子時輕聲說道:“是這樣子的嗎?”
然而白隱禪師是真正的一代高僧,在橫遭誣陷時,甚至受到了人格的侮辱,背負千古罪人、名譽掃地的罵名,不但不辯、不爭、不解,甚至還處處把眾生的安危放在首位;在一片辱罵、羞辱、譴責聲中仍然細心照顧孩子, 始終慈悲為懷,忍辱負重。
故事講完了,不知我們深刻反思到了什么?
南無始祖報身佛《世法哲言》中說:「是非由或自論,凡事之非,莫可于執(zhí),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業(yè)加盛,終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懷」
這段話的大意是:當遇到毀謗譏誚時,就不要掛在心中,這樣久而久之,是非自然會慢慢消失,因為其本體屬無常性。所以說面臨是非不掛于心,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真正面臨是非謊言、污蔑誹謗等下三濫的手段時,如果選擇嗔恨憤怒、辱罵宣泄,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因為你的嗔恨憤怒、辱罵宣泄,別人根本不會有絲毫損傷,也許別人還會因此暗自竊喜呢;而如果選擇打擊報復,我們得到的往往是更加猛烈的報復。
所以學佛修行一定要依南無始祖報身佛的教誡嚴謹行持,明了萬事萬法都不離因果,學會換位思考、寬以待人,慈悲為懷、忍辱負重,在是非面前不掛于心。相信我們不但不會被壓力、爭斗、是非所壓垮,還能在困難考驗中磨煉自己。正如白隱禪師在是非、羞辱、謊言中忍辱修持、不但沒有被外境所遷,反而更體現(xiàn)了一代高僧的大德風范。
人生之路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走什么路都是自己的選擇。當我們真正能從了因果、悟無常的宇宙真諦中去體悟,相信最終我們定能把握好此生,走上一條幸福光明之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