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季曼發(fā)家史】天國太遠,祖國太近(一)

注釋
弗拉尼奧·圖季曼(Franjo Tu?man,1922年5月14日--1999年12月10日),克羅地亞政治家、歷史學家,是1991年克羅地亞脫離南斯拉夫聯(lián)盟獨立戰(zhàn)爭的領(lǐng)袖。1990年5月30日當選為南斯拉夫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992年8月通過公民直選當選為克羅地亞獨立后的第一任總統(tǒng),并于1997年再次當選總統(tǒng)。
克羅地亞之春(克羅地亞語:Hrvatsko prolje?e)為一場發(fā)生于1967-1971的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治沖突,意在南斯拉夫范圍內(nèi)為克羅地亞爭取更高水平的自治。此時克羅地亞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的一部分。
伊維察·拉昌(Ivica Ra?an)是克羅地亞社會民主黨的第一任主席,克羅地亞政治家,2000年至2003年擔任克羅地亞共和國總理。2007年4月29日在薩格勒布因重病去世。
盧布爾雅那:斯洛文尼亞首都。
達布切維奇-庫查爾,即薩夫卡·達布切維奇-庫查爾(Savka Dab?evi?-Ku?ar)(1923年12月6日-2009年8月6日)是一名克羅地亞政治家,1967年至1969年,她擔任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五屆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總理),克羅地亞之春期間被廢黜。在克羅地亞獨立初期,她作為人民協(xié)議聯(lián)盟和克羅地亞人民黨的領(lǐng)導人重返政壇。她是歐洲第一位被任命為某一政治實體的政府首腦的女性,也是二戰(zhàn)后克羅地亞第一位擔任政府首腦職務(wù)的女性。
安特-"米科"-特里帕洛(Ante-“Miko”?Tripalo)(1926年11月16日-1995年12月11日)是一名克羅地亞政治家,曾參與“克羅地亞之春”。
烏斯塔沙(Usta?e),是活躍于二戰(zhàn)前后的法西斯組織,1929年4月20日于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成立,其目標是讓克羅地亞從南斯拉夫獨立,其領(lǐng)導人安特·帕韋利奇(Ante Paveli?)與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黨有密切關(guān)系,并且領(lǐng)取其津貼。
伏伊伏丁那(Vojvodina)是塞爾維亞北部的自治省。東、北、西分別鄰接羅馬尼亞、匈牙利和克羅地亞。首府諾維薩德(Novi Sad)。
《我們美麗的祖國》(Lijepa na?a domovino),克羅地亞共和國國歌。
第納爾:南斯拉夫貨幣。
坦尤格:Tanjug,塞爾維亞新聞機構(gòu)。今已停用。
克羅地亞獨立國(Nezavisna Dr?ava Hrvatska)是二戰(zhàn)時期納粹德國和法西斯意大利的一個傀儡國家。元首為烏斯塔沙領(lǐng)導者安特·帕維利奇。該傀儡國存續(xù)期間,諸多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吉普賽人在集中營中被清洗。
斯拉沃尼亞(Slavonija),克羅地亞的四大歷史地區(qū)之一。最大城市為奧西耶克。
克寧(Knin),克羅地亞達爾馬提亞一城市,隸屬希貝尼克-克寧行政區(qū)劃。是克羅地亞戰(zhàn)爭時期的塞族實體“塞爾維亞克拉依納共和國”的“首都”。
切特尼克(?etnici),正式名稱是南斯拉夫軍隊切特尼克支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活動于南斯拉夫地區(qū)的塞爾維亞極右翼民族主義武裝。
塞爾維亞民主黨(Српска демократска странка/Srpska demokratska stranka?或?СДС/SDS)是克羅地亞的一個政黨,其主要選民是克羅地亞的塞族人。它領(lǐng)導著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它存在于?1990?年至?1995?年之間
科索沃戰(zhàn)役:指1389年6月15日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發(fā)生的戰(zhàn)役,發(fā)生在塞爾維亞大公拉扎爾·赫雷別利亞諾維奇(?Lazar Hrebeljanovi?)領(lǐng)導的巴爾干聯(lián)軍和由蘇丹穆拉德一世統(tǒng)領(lǐng)的土耳其人之間,導致了塞爾維亞的淪亡。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Slobodan Milo?evi?),1941年8月20日一2006年3月11日),曾任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tǒng)、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南聯(lián)盟)總統(tǒng),為塞爾維亞社會黨創(chuàng)黨人和領(lǐng)導人。
弗拉基米爾·巴卡里奇(Vladimir Bakari?)1912年3月8日- 1983年1月16日)是南斯拉夫和克羅地亞的共產(chǎn)主義革命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