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被燒毀,皇帝為何拍手叫好?因他是明朝最荒唐的帝王
乾清宮是紫禁城中最重要,也是最宏偉的宮殿之一,是明朝皇帝居住、辦公的地方。然而由于乾清宮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建筑,又缺乏防護措施,所以歷史上多次被焚毀。然而,在明朝中期,乾清宮又一次被大火焚毀,沒想到皇帝卻拍手叫好,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發(fā)生在1514年,也就是明朝正德九年的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jié)這天。當時在位的皇帝是明武宗朱厚照,堪稱是明朝歷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因為這場火災(zāi)就和他有直接關(guān)系。明朝比較重視元宵節(jié),自從朱棣開始,每年都會在午門城樓上張燈結(jié)彩,擺設(shè)鰲山燈火,君臣同樂。

明武宗最大的愛好就是玩,他即位后對元宵節(jié)更加重視,每年花費大量錢財,舉辦元宵燈會,“每歲張燈為樂,所費以數(shù)萬計”。當時照明使用蠟燭,每年元宵節(jié)宮里庫里的蠟燭都不夠用,明武宗派人到民間采購蠟燭,“庫貯黃白蠟不足,復(fù)令所司買補之”。
正德九年的元宵節(jié)很熱鬧,因為之前寧王朱宸濠搞到了一些新鮮玩意兒,獻給了皇帝。具體是什么東西史書上也沒說,只是說這種東西貼到墻上、柱子上,屋里面“輝煌如晝”。明武宗大喜,趕緊命人將這些東西貼到乾清宮里面。

明武宗還覺得不過癮,在乾清宮“依檐設(shè)氈幕”,也就是說在宮里面搭起一座大帳篷。我們都知道明武宗喜歡騎馬打仗,向往軍旅生活,所以他在宮里搞了一座帳篷。然而,明武宗卻把火藥放到了帳篷里面,“貯火藥于中”。
結(jié)果沒留神,引起了一場火災(zāi),大火燒掉帳篷,又燒到乾清宮,火勢無法控制。據(jù)記載,“延燒宮殿,自二鼓至明俱盡,火勢熾盛”,也就說大火從晚上9點左右,一直燒到第二天早晨,偌大的乾清宮化為灰燼。那么乾清宮失火時,引起這場火災(zāi)的明武宗在干啥呢?

原來明武宗既沒有指揮人員滅火,也沒有表現(xiàn)得憂心忡忡,而是在太監(jiān)的簇擁下,離開了紫禁城,起駕前往“豹房”,好像這場火災(zāi)和他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在路上的時候,明武宗回顧燃燒中的乾清宮,居然表現(xiàn)得很高興,還和旁邊的人開玩笑,興奮地說道:“是好一棚大煙火也!”
有的明史愛好者可能會覺得我又在“黑”明武宗,其實不然!因為這段記載,不是清朝官方寫的,也不是民間人士寫的,而是出自明朝官方實錄的記載。所謂實錄通俗而言,就是新皇帝即位后,要將老皇帝在位期間的主要事跡寫下來。一般而言,實錄都有所美化。

不過明武宗的實錄有些例外,因為即位的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他是武宗的堂弟,對明武宗沒什么好感,沒必要為他美化,當然也不會刻意去貶低,因為畢竟是皇兄。所以明武宗的實錄總體而言上是客觀的,記錄了許多當時珍貴的史料。這場火災(zāi)發(fā)生后,明武宗曾經(jīng)在上朝時下詔,要求群臣直言時弊。
各級官員提了不少建議,結(jié)果明武宗一概不予理睬,反而將一些低級官員治罪。乾清宮被毀后,明武宗的心情沒收到什么影響,而且開始微服出宮游玩。這年的二月初六,明武宗偷偷來到教坊司觀樂。明朝的教坊司是負責樂舞的,同時那些被抄家的女子也被安排到這里,淪為官妓。此后,明武宗越玩越大,最終死于豹房之中。
參考資料:1.《明武宗實錄》;2.《明史》;3.《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