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陸議
孫策帶著騎兵,沒有跟著程普的大部隊,而是先回到九江,繞道合肥從東北面偷襲舒縣,如果是陸康帶兵和程普在廬江北部對戰(zhàn),這樣孫策直接偷家并且把陸康和士兵家人看住,陸康也得投降。如果陸康沒有帶兵在北面對戰(zhàn)程普,那么他應該也沒有太大抵觸心理,孫策周瑜直接進入舒縣就行了。就算陸康龜縮反抗,周瑜的家族是舒縣大族,里應外合拿下舒縣難度完全沒有問題。
陳亮經過合肥,這個時候還沒有合肥新城,陳亮不由地想到了孫權多次倒在這里。21世紀陳亮的大學舍友(也就是作者)還改編辛棄疾的詩寫過打油詩黑孫權。
父親大哥幫幫我,不盡長江滾滾流。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每次戰(zhàn)敗隊友救。
天下英雄誰敵手,都打不過我隊友。周瑜呂蒙加陸遜,曹劉見了都發(fā)愁。
孫武后裔不知兵,合肥十萬送人頭。生子當如孫仲謀,躺贏還是我吳侯。
孫權早期沒有親自指揮的戰(zhàn)斗,吳基本都贏了,孫權如果親自指揮,那就很容易輸了,孫權特別喜歡合肥一日游,有時見到合肥的城墻就被嚇退了,對面什么操作都沒有就會害怕的想要撤軍。諸葛恪都敢?guī)Пゴ蚝戏?,只是中計加上軍中疾病沒有拿下,孫權連開戰(zhàn)攻堅的勇氣都沒有,最離譜的是,孫權怕輸不敢打硬要出征,浪費士兵的力量和糧食。
陳亮等人就這樣離開了合肥,騎著車來到了舒縣境內,沒有步兵的拖累,騎兵和自行車騎兵發(fā)揮速度優(yōu)勢,孫策也見識到自行車的速度有多快,并且表示回到富春老家就給陳亮看一下正版孫子兵法。
來到了舒縣境內,之前周瑜放回的小差役繼續(xù)來和周瑜聯系,并且?guī)砹酥芗业拈L輩信件。周瑜看了就讓他回去了。周瑜說道:“還是要打,幸好陸康不在舒縣,還在去六安的路上。孫策帶著200騎兵和300自行車兵趁夜進入周家大院休息一白天,準備第二天晚上攻城?!?/p>
攻城的時候,周家的內應放下吊橋,孫策大軍就進入縣城,孫策拿出袁術任命孫策為郡守的指令,剩下的郡兵縣兵也就投降了并且接受孫策了。陳亮不知道為什么周家這種大族會放棄階級利益支持孫策,也許這就是真正的兄弟吧,或者周瑜有自己的想法,覺得跟著孫策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陳亮先去看了一下陸康家,他一個吳郡人來廬江做官竟然帶了200多家人。陳亮覺得陸康如果不是利用關系非法兼并土地就只能靠吳郡老家運輸食物錢財才能維持生計了,因此陳亮找到了抄陸康家的機會。陳武和陳亮把陸家控制住了,周瑜答應陳亮的要求去找焦仲卿,孫策準備接手工作,韓當維持治安。陳亮問了一下陸家的小孩子都在哪里,于是陳亮見到了他因為三國殺而最欣賞的將領,沒有之一,年輕的陸議。陸遜本來名叫陸議但是后來改名了,罪魁禍首有可能是孫權,陳亮認為陸議跟著自己以后不會改名陸遜了,因為他不會讓陸議為孫權工作。陸議現在比陳亮還年輕,陳亮和這些小朋友聊了一下,大概就是陸家在廬江的生活情況和土地兼并情況。陳亮了解到陸家的土地兼都是合法的,當年陸康鎮(zhèn)壓叛亂之后輕易收購的無主土地,本來的地主要么死了,要么跑了,跑之前還把地賣了。陳亮覺得陸家在大地主里面也算是有節(jié)操的,不過作為敵對關系,抄家還是有必要的,看陸家基本遵紀守法,只能以違背袁術命令的借口抄一部分。剩下一些田地足夠讓陸家維持生計,具體比例讓孫策考慮吧,畢竟沒有相關法律規(guī)定這種抗命應該罰多少。陳亮只需要反應一些情況就行了。陳武拿來陸家在廬江第二代人的降表,陳亮看了一下,便名單財產抄錄了一下,然后交給孫策,孫策安排傳令兵向北去找陸康把降表給陸康看。
就這樣,廬江郡全部投降,陸康也就帶兵直接回來了,孫策沒讓陸康直接回家,而是讓他來去荊南師范學院當老師,陸家在吳郡是大族,孫策家人在吳郡,把陸康留著當人質可以保護孫策家人的安全。陸議和陸績都是陸康帶著長大的,所以也留下來了。陸家投降之后,孫策在廬江沒遇到太多抵抗,抄家抄的不多,孫策覺得還是要釣一下魚才合適。于是建議袁術繼續(xù)使用青徐新法,希望未來江東的大族知道了多支持劉繇他們,多反對自己一下,這樣就有名正言順的理由抄他們家,袁術覺得這樣收稅高,基本同意,但是教育支出要減少一點,這樣袁術賺的更多。青徐的小學教育已經形成成熟的體系了,課程有論語,詩經,數學,五禽戲,音樂,分為5個年級,不會一年只教一門,而是經過眾多第一代學生和老師討論,沒門課程分成5個部分每年教一部分。袁術覺得教論語就夠了,所以揚州的免費教學只教每個學生一年,教育消耗少了不少。周家?guī)ь^同意袁術的政策,不過周瑜要了陳家一些產品的銷售權并且也想要在廬江聯合建廠入股。陳亮終于知道周家會這么幫孫策的原因之一了,原來在這里等著自己。陳亮也同意了,反正和誰做生意不是做,光明集團總算走出青徐,光明集團還真的挺缺少基層管理員,客場做生意有點難,周家應該有一些讀書人可以幫上忙。至于具體生意,陳亮和周瑜都讓家里人做了,陳亮和周瑜都覺得談錢傷感情,還是不要親自下場談判。
至于之后的渡江,江對岸的劉繇早已做好準備,劉繇依然是自認為揚州牧,現在朝廷認了袁術為揚州牧,但是并沒有發(fā)詔書告訴劉繇降職或者調離,暗示他們自己打出結果,贏的人才能掌控揚州。本來孫賁吳景就在江東丹陽,但是自從孫策攻下江夏,劉繇感到孫策的威脅,就帶兵把這些人趕走了,現在劉繇派人死守長江渡口。孫策等人開會商議如何渡江不要損失太多,陳亮突然提出一個思路,其實孫策有一支部隊已經渡江了,可以通過這支部隊打開局面。孫策和周瑜都同意了,于是陳亮就被安排和沙摩柯溝通,陸面推進,從荊南攻占豫章,在江西占據一席之地然后準備進入江東。
蔣欽周泰呂范開著船來到了廬江,陳亮帶著陸康和兩個陸家的小朋友(陸議和陸績),還有一些陸家的下屬坐著一艘船向荊南出發(fā),陳亮特意帶了一個小朋友,那就是呂蒙,揚州的一年教育不配教他這種天才,孫策自然同意了。歷史上的孫策不希望這么年輕的人借上戰(zhàn)場,拒絕了呂蒙上戰(zhàn)場。陳亮教會陸議還有呂蒙下軍中流行的五子棋,避免坐船太無聊,至于小陸績,兩個字,隨緣。
陳亮選擇多和陸康聊天,避免老爺爺(快70歲了)旅途太寂寞,坐船對于這個年紀的老人來說還是有些辛苦的,陳亮承諾陸康工作兩年放他回家養(yǎng)老,兩年內孫策肯定占據吳郡了,那時不需要陸康這個人質了,而且陳亮還挺擔心陸康老死在自己手里,那可就影響名聲了。陳亮主要和陸康討論去荊南的工作。關于陸康的工作情況,陳亮不作具體要求,由陸康自己決定,做學問、寫文章、整理自己的文集、寫自傳都行。至于陸康在荊南上不上課無所謂,沒有強制性要求。如果陸康想要上公開課,那么李道校長幫忙組織公開課并進行宣傳。陸康的養(yǎng)老合同大概擬好了,陳亮還特別加了一條,那就是江東平穩(wěn)(孫策拿下江東)了,陸康可以直接終止這份合同。陳亮和陸康同意了,然后簽名,這份合同只需要李道和同意并且簽字就可以執(zhí)行了。這事孫策沒有具體安排,陳亮覺得自己應該有這個權限的,簽完合同給孫策匯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