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論文】第二人稱代詞的中日對比
摘?要
?
????漢語歷史悠久,文字統(tǒng)一,無語型變化,而日語引入了外來語,更加復(fù)雜。它們的特點(diǎn)同樣影響著第二人稱代詞,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使用頻率高,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低,并且容易被省略。本文從歷史演變、含義、感情色彩和用法對中日第二人稱代詞進(jìn)行對比,逐步探究中日第二人稱代詞的區(qū)別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沒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它們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不能被省略。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所隱含的感情色彩變化更大,而且日語句子中的謂語在句后使日語第二人稱代詞更突出。希望通過本論文,能夠?yàn)槿照Z學(xué)習(xí)者運(yùn)用第二人稱代詞提供一些借鑒。
?
關(guān)鍵詞:中日;第二人稱代詞;對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旨
?
中國語は長い歴史があって、文字が統(tǒng)一している、語形変化がない、それに対して、日本語の方は外來語がはいて、もっと複雑だ。それらの特徴は第二人稱代名詞にも影響している。中國語の中に第二人稱代名詞が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に対して、日本語の第二人稱代名詞の使用率が低く、省略されやすい。本論文は歴史の変遷、言葉の意味、隠し意味と使い方から中日第二人稱代名詞の違いを探して、徐々に中日第二人稱代名詞の區(qū)別とその原因を探究する。中國語での第二人稱代名詞が隠された意味がない、大切な成分として省略できない。日本語の第二人稱代名詞が隠し意味の変化が大きくて、述語が後ろにおいてから第二人稱代名詞は特に目立っている。本論文を通じて、日本語學(xué)習(xí)者に第二人稱代名詞を使用するのが一定の參考を與えると思っている。
?
キーワード:?中日;第二人稱代名詞;比較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錄
?
1 引言?1
2 中日第二人稱代詞的簡介?2
3?中日第二人稱代詞對比?3
??3.1??從歷史演變對比?3
??3.2??從詞的含義對比?5
??3.3??從詞的感情色彩進(jìn)行對比?6
????3.3.1 第二人稱代詞的指向性和「気を使う」?6
????3.3.2 第二人稱代詞的語感?7
??3.4 ?從詞的用法對比?8
4?結(jié)語??9
參考文獻(xiàn)??10
致謝??11
?????????????
1 引言
????語言是人們進(jìn)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和縮影。在人際交往中,人稱代詞在清楚地表達(dá)與誰對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日漢語言中,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都有很大的不同,兩者之間區(qū)別最大的是第二人稱代詞?,F(xiàn)代漢語中第二人稱代詞少,但使用頻率高;而日語中第二人稱代詞多,使用頻率卻很低。日語中第二人稱代詞并不是必須的,在日語中可以根據(jù)說話人自己和對方的關(guān)系來區(qū)別選擇用詞,而在漢語中,第二人稱作為賓語卻很常用。中日第二人稱代詞都具有指向性,但是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的指向性更加突出。日本人對于第二人稱代詞所特有的感情因素很在意,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同時日本人的重視氣氛的國民性給第二人稱代詞帶來了重大影響。
????中國的日語學(xué)習(xí)者對日語中的省略非常在意,因此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如周有斌在《國內(nèi)百年漢語代詞研究概述》中寫道:“代詞的比較研究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方言與普通話,二是漢外比較。帶前者起步早, 成就大;后者開始晚, 有待深入?!?/span>[1]此外,從社會學(xué)角度出發(fā)對人稱代詞的使用方法進(jìn)行區(qū)分,與文化相關(guān)聯(lián)的從人際關(guān)系、社會關(guān)系、價值觀等角度對多語言人稱代詞的對比研究也有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從詞義、語感和詞匯的歷史這樣最基本的方面進(jìn)行研究,本文從感情色彩和日語的省略性這兩大方面為起點(diǎn),并從詞義、詞匯的歷史演變、詞本身的感情色彩、詞的特點(diǎn)及中日語言本身的特點(diǎn)、指向性和日本人所特有的「気を使う」習(xí)慣這幾個方面來系統(tǒng)的對比中日第二人稱代詞。
????
?
?
?
?
?
?
?
?
?
?
?
?
?
?
2 中日第二人稱代詞的簡介
????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漢語第二人稱代詞基本上都是單個字構(gòu)成的,意思總體上來說只有指代對方的功能性而沒有更多的意思。古代漢語中有:“汝”、“子”、“乃”、“而”、“若”、“戎”等。從語法看,“爾”“女(汝)”“若”都可作為主語、賓語和定語使用,“而”“乃”一般只用作定語,很少作為主語使用,不能作為賓語使用。從語義上看,相對“而”、“乃”而言,“爾”、“女(汝)” 、“若”是比較隨便的稱呼,一般用于稱呼下級、晚輩或平輩?,F(xiàn)代漢語中有:“你”、“你們”、“妳”、“妳們”、“您”、“禰”?,F(xiàn)代漢語中最常用的是:“你”、“你們”、“您”?!皧叀北粡U棄的原因是第二人稱是“當(dāng)面互稱,對方性別十分明確,不需要在文字上有所區(qū)別,用同一個‘你’不會引起混淆。”[2]
????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多為本土原生詞,它們有:「あなた」、「そちら」、「お宅」、「貴社」、「御社(おんしゃ)」、「貴官」、「貴職」、「貴兄?貴姉」、「卿」、「貴君」、「お前」、「お前さん」、「君(きみ)」、「てめぇ」、「おのれ」等,古代日語中有:「汝(なんじ)」、「そち」、「そなた」、「その方(そのほう)」、「貴君」、「貴殿」、「貴臺」、「賢臺」、「尊臺」、「老臺」、「貴公」、「主(ぬし)」、「お主汝(うぬ)」、「御身(おんみ、おみ)」、「御許(おもと)」、「此方(こなた)」等。現(xiàn)代日語中的代表是在書面及會話中都能用到的「あなた」、「そちら」、「お前」、「君(きみ)」、「てめぇ」等。
????現(xiàn)代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只有表示對方的意思,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中隱含著各自的感情色彩,而且雖然和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具有相同的指向?qū)Ψ降母杏X,但日語中的指向性更使人在意。這兩點(diǎn)是解開漢語和日語第二人稱代詞區(qū)別的關(guān)鍵。
?
?
?
?
?
?
?
?
?
?
?
?
3 中日第二人稱代詞對比
3.1 從歷史演變對比
????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早在金甲時期(詩經(jīng)時期)就已出現(xiàn),這個時期的第二人稱代詞有‘爾’、‘汝’、‘子’。這三個詞無感情色彩之別, 可以混用。到了墨子、孟子和莊子時期, 第二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同時發(fā)生了變化?!白印钡淖鹁窗龘P(yáng)的感情色彩消失,成了一個中性詞, ‘爾’、‘汝’由尊長對卑幼的稱呼進(jìn)一步引申為輕殘之稱, 在對對方充滿輕視鄙夷或不滿厭惡之情時使用。三個主要的第二人稱代詞所表示的敬意同時降低。
????夏立華在《古漢語第二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中將古漢語分為:“無明確感情色彩的混用階段,感情色彩有所分工的萌芽階段,感情色彩明確分工的穩(wěn)定階段”[3]?。經(jīng)過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轉(zhuǎn)變,現(xiàn)代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變成了新的“你”和它的敬稱“您”了。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漢語中第二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在古代的文言文中一點(diǎn)點(diǎn)地降低了。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的變革中,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第二人稱代詞感情色彩的降低也隨之停止,回到了最初僅指代“對方”的意思。
????李晨在他的研究《論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語形及品位變化》中指出“奈良時代常用的語形有,「な?なれ、い?おれ、いまし?まし?みまし、きみ、なびと、なむち」。到了平安時代,上一代常用的「な?なれ」已只用于和歌中,而「なむち」和「まし」的敬意也下降了。鐮倉時代出現(xiàn)了曾用于表現(xiàn)第一人稱的わ字頭的合成語形「わきみ?わごぜ?わとの?わぬし?わひと」。室町時代開始出現(xiàn)了由指示代詞轉(zhuǎn)用的語形「あれ?そこ?そち?そなた?それ」。江戶時代幕府移到了現(xiàn)代的東京,出現(xiàn)了「おまへ?きさま?あなた」及「おまへ」等派生詞,并且這些詞最初的敬意度都很高,但是到了明治以后品位便下降,「きみ」的敬意也下降了,并且語形數(shù)量也有了很大變化”[4]?。畢雪飛在他的研究《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兼與漢語第二人稱代詞比較》中指出“和漢語的第二人稱代詞比較,日語人稱代詞形成歷史雖然較短,卻經(jīng)歷了由簡到繁的過程,再加上種種變換過程,使日語第二人稱詞具有特殊性質(zhì)。”[5]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中日第二人稱代詞一樣經(jīng)歷過了感情色彩的變化,和漢語第二人稱代詞不同的是日語第二人稱代詞感情色彩的變化依然維持至今。日本從進(jìn)入明治時代開始,平民的階級漸漸消失,以前不同的級別變成了相同的級別,只剩下年齡大小、先輩后輩關(guān)系,對當(dāng)初不需要表達(dá)敬意的人需要表達(dá)敬意了,所以第二人稱代詞發(fā)生了改變,而這種改變就是帶有尊敬感的詞匯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使用。之所以日語中會出現(xiàn)這樣的第二人稱敬意下降而漢語中的第二人稱色彩沒有變化的現(xiàn)象,是因?yàn)闈h語在封建時期過去之后從文言文轉(zhuǎn)向了白話文,語序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而且會話的語言構(gòu)造中主語、謂語、賓語必須湊齊,缺一不可,不然會不知道誰是說話者,誰是聽話者。但是日語可以省略主語,如果出現(xiàn)主語就會使人感覺在強(qiáng)調(diào),比漢語中謂語的指代感更突出,所以日語中必須注意第二人稱。
????漢語第二人稱代詞同樣經(jīng)歷過感情色彩的變化,不過其感情色彩雖然在古代漢語文言文中降低了,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白話文中又回到了最初僅指代“對方”的意思。古代漢語使用的文言文與當(dāng)時口語不同,當(dāng)時的口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是只有稱謂含義而沒有感情色彩,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從最初誕生以來就有著尊敬的感情色彩,隨著時間的變化這種感情色彩只會降低不會消失。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普遍帶有感情色彩,而且其帶有的感情色彩不好控制,稍有運(yùn)用不慎就有可能激怒對方,不如直接以對方的職稱表達(dá)更加準(zhǔn)確,所以日語中不常使用第二人稱代詞。
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讀法和其漢字寫法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能混為一談,而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是與漢字寫法和字面相同的,不帶有感情色彩,只有指代“對方”的功能性詞匯。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從詞的含義對比
????我們通常在漢語中使用“你”稱呼對方,“您”是“你”的尊稱。它們沒有其它更多的意思。和英語中“you”這樣的詞一樣,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的解釋只有最基礎(chǔ)的描述,可以做句子的核心,而且沒有更多隱含的感情色彩。而日語中每個第二人稱代詞都包含著各自的感情色彩,所以我們更需要分析一下主要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深層含義。
以下是常見日語第二人稱代詞在中村明的「語感の辭典」中的解釋:
「あなた」是對同輩以下的對方使用的帶有鄭重感的第二人稱代詞。它雖然算是第二人稱最鄭重的形式,但對長輩的人使用會有明顯的像是指著的感覺,就算加上「様」成為更鄭重的形式還是難用在長輩身上,因此更多使用「先生」「社長」「お客様」這樣的表達(dá)職位、立場的詞或用「そちら」這樣的指代方向?yàn)檎Z源的詞來間接指代對方,但是對不特定多數(shù)中的每一個人說的時候可以用。男性用的時候會有鄭重感,女性更容易使用,使用頻率也更高。
「おまえ」主要是男性用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用于親密的人身上的第二人稱代詞,間接指代對方。
「きさま」是對于同輩以下輕蔑對方完全展露出對抗意識時使用。本來是對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使用的敬語,現(xiàn)在對比較親近的部下使用。
「きみ」用于同輩以下帶有親密色彩的的第二人稱。原來是對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敬稱。古代多用于女性稱呼男性?,F(xiàn)代男性用的多,經(jīng)常用于對親密地同輩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如果用于戀人或妻子以外的女性會招來不滿。但女性教師對男性學(xué)生或女性上司對男性部下使用也是可以的。?
「てめえ」是主要用于生氣時對男性表達(dá)輕蔑感情的第二人稱代詞。
????由以上解釋我們可以看出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最初是分為兩類的,一類是像「おまえ」、「てめえ」這樣的具有方向性的,另一類是像「きさま」、「きみ」這樣的帶有尊敬意味的。而「あなた」則是介于這兩者之間的,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帶有尊敬意味的詞,再從假名的構(gòu)成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詞和「あの」、「あそこ」這樣的詞一樣隱含著指代方向的含義。日語第二人稱代詞本來是具有指代“方向”和具有尊敬意味,而現(xiàn)在這些詞的敬意幾乎都沒有了。
????從這些詞的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在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一般都是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使用,而且都有明顯的指向?qū)Ψ降母杏X,甚至有生氣的感覺存在。日語第二人稱代詞中這種深層的含義是其他語言如漢語中所沒有的。
????感情色彩的有無是中日第二人稱代詞的最基礎(chǔ)的區(qū)別。
?
?
3.3 從詞的感情色彩進(jìn)行對比
??3.3.1 第二人稱代詞的指向性和「気を使う」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沒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只有指向性。在漢語中,它們的功能性更為重要,在各種情況下的使用都是允許的。
人們在使用日語表達(dá)對方的時候常常使用「○○くん」、「○○さん」、「○○ちゃん」、「○○先生」、「○○様」等這樣的表達(dá)來代替第二人稱代詞,就算這些第二人稱代詞里面最常用的「あなた」加上「様」成為更鄭重的形式還是難用在長輩上,因此更多使用「先生」「社長」「お客様」這樣的表達(dá)職位、立場的詞或用「そちら」這樣的指代方向?yàn)檎Z源的詞來間接指代對方。
這跟對話時的環(huán)境一樣,如果你一直直視對方的眼睛說話對方會膽怯,日本人很擅長感覺氣氛,也很重視氣氛「気を使う」,這也使第二人稱代詞被加上了更多的隱含含義,同時因?yàn)闀r代的改變,第二人稱代詞的隱含含義也更容易發(fā)生較大的改變。日語關(guān)于氣氛的詞中還有「KY」這樣的流行語,可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視和對方的關(guān)系,有指向?qū)Ψ降母杏X這一點(diǎn)是第二人稱代詞的共性,但只有日本人對第二人稱代詞的指向性很在意這是因?yàn)?/span>「お前」、「あなた」、「てめえ」這些詞從詞的構(gòu)成上就具有明確的指向性,「お前」就是明明確確地指向自己的前面、「あなた」也是由指代方向的詞演變而成的,有輕蔑感情的「てめえ」寫作「手前」也是指方向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最初這一類詞誕生的時候就被賦予了指向性,這種方向性太突出以至于日本人相當(dāng)在意。同時,“日語中的授受表現(xiàn)具有較強(qiáng)的方向性,即使不用人稱代詞句子的意思也很清晰,而漢語中沒有較強(qiáng)方向性的授受動詞,如果不使用人稱代詞,句子的意思就會模糊不清?!?/span>[6]所以,日語句子的構(gòu)成中即使省略主動者和被動者,句子也是可以成立的。如果特意加上指向性強(qiáng)的第二人稱代詞反而會很明顯。這種稀有感使得第二人稱代詞的強(qiáng)調(diào)性更加突出,因此他們在日常會話中盡量避免使用。
而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構(gòu)成上主、謂、賓是很難省略的,如果省略了的話就會造成不能理解對誰發(fā)生的動作。即使在知道對方的情況下也是很難省略的,因?yàn)槭÷粤说脑捳麄€句子就有種不完全感。王力在《漢語語法史》中寫道:“在上古漢語里一般賓語的省略很少見。只有在平行的第二句的否定語里,賓語才往往被省略?!?/span>[7]漢語中的省略比日語中的難,這使得中日第二人稱代詞同樣有指向性,而不像日語那樣突兀。
?
?
?
??3.3.2 第二人稱代詞的語感
人們在使用詞的時候會很在意詞的讀音,無論這些詞的意思多么好還是會受到讀音的影響,這就是造成了日語第二人稱代詞在歷史演變中感情色彩變化更大。
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很常用,它們和英語中的“you”一樣,功能性比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強(qiáng),只有指向性,這是第二人稱代詞的最基本特征,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你”和“您”分別以“i”和“n”為結(jié)尾使人們聽起來不會太刺耳。
日語第二人稱代詞中,像「きさま」、「きみ」、「あなた」這樣的詞,它們可以用漢字寫成「貴様」、「君」、「貴方(貴男/貴女)」。從漢字上就可以看出這些詞是帶有尊敬意味的第二人稱代詞。這些詞本來是帶有敬意的詞,而現(xiàn)在變成了不帶有敬意,甚至帶有輕蔑感情的詞,感情色彩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和其構(gòu)詞本身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它們多以「ん」結(jié)尾使人們聽起來不會太刺耳,而「お前」、「あなた」、「君」、「貴様」這些詞太直接,使人們聽不慣。
「お前」以「え」結(jié)尾給人以不好的感覺,人們對生氣時候使用的「あなた」詞印象更為深刻,因此,「あなた」給人的印象也漸漸變壞了;「君」和「気味」音相似;「貴様」的讀法是「きっさま」,促音使人感受更加強(qiáng)烈,而且這個促音是在「き」和「さ」之間,「き」給人以利索的感覺,「さ」給人以有男人味的感覺,而反面則是粗魯,加上促音之后使人們感受更加強(qiáng)烈。而「きさま」、「きみ」以「き」開頭,也是一個很令人注意的音,「貴社」、「貴官」、「貴職」、「貴兄?貴姉」用于寫作時不會顯得那么突兀,但是也生硬。
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很多,有選擇的余地,但它們各自的缺陷往往使人們避諱用。
????我們在使用的漢語的時候也有一些像“某某先生”,“某某小姐”這樣的可以替代第二人稱代詞的詞,但是它們不像日語中的「○○くん」、「○○さん」、「○○ちゃん」、「○○先生」、「○○様」這么常用,這是因?yàn)闈h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更加常用于主語,而日語則是很避諱用第二人稱代詞的,這是中日第二人稱代詞使用頻率不同的原因。
?
?
?
?
?
?
?
?
3.4 從詞的用法對比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構(gòu)成中主、謂、賓是很難省略的,如果省略了的話就會造成不能理解對誰發(fā)生的動作,整個句子就會有種不完整感。而且在漢語中沒有比第二人稱代詞更適合的第二人稱詞,所以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更常用。
????翟東娜,潘鈞在《日語概論》中寫道,“日語的語序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diǎn):謂語位于句尾,修飾語謂語被修飾語之前,虛詞(付屬語)接在實(shí)詞(自立語)之后。”[8],“日語中多使用指示代詞而少用人稱代詞?!?/span>[8],“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敬體和簡體的選擇是必需的?!?/span>[8]日語第二人稱的感情色彩容易被強(qiáng)調(diào),它們更突出使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更少。指示代詞的使用占據(jù)了第二人稱代詞的席位。敬體和簡體必需選擇其中之一,是人們更在意用詞。從這些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出日語第二人稱代詞很難在日語中使用。日語是一種多樣化的語言,對同一種事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達(dá)方法,馬上就可以找到很多詞來替換不適宜的詞匯。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曲維在《日本》中寫到,“日本語は、話してが自己を取り巻く周囲の対象や場面に対峙して、そこから受ける狀況とした文を作り、言葉の意義を定めて行く性格が極めて強(qiáng)い。外の世界を受け止める「話し手側(cè)の視點(diǎn)」を中心とした発想と言い換えてもよい。”[9]造句必須適應(yīng)場合,在句型上也更靈活,該省略的時候就應(yīng)該省略。日本的年輕人對流行語很敏感,他們認(rèn)為比起漢字,英語、法語、德語這樣的外來語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使用。日語第二人稱代詞也隨著流行語的變化而變化。
??????漢語的構(gòu)造很統(tǒng)一、很簡單,在《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xué)》中提到“日語是系統(tǒng)的孤立語?!?/span>[10]但“日語是各種語言的集合。”[10]日語吸收了更多外語的特性,變成了很復(fù)雜的語言,這是漢語和日語的最大區(qū)別,也是影響第二人稱代詞不同的最大原因。同時日語區(qū)別于其它語言是因?yàn)槿毡舅赜械闹匾暁夥?/span>『気を使う』的關(guān)系,被加上了更多的隱含含義,同時因?yàn)闀r代的改變,第二人稱代詞的隱含含義也更容易發(fā)生改變。
????除此之外,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比漢語及其他語言使用頻率低的原因在于它們更加突出,日本人在會話中更容易受到其音的影響以及隨之而出的感情色彩的不同所影響。
?
?
?
?
?
?
4 結(jié)語
漢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語言,它由表達(dá)客觀事物能力很強(qiáng)的漢字組成,但是這也顯示了它的弱點(diǎn),不能很好的表達(dá)出抽象的事物。人們在日常會話和寫作中都更傾向于使用言簡意賅的表達(dá),像文言文和古詩都是用很短的文字或單字來表達(dá)最多的意思。無論是最早的“爾”、“汝”、“子”還是最新的“你”和“您”都只是一種指代“對方”的功能性詞匯,比起它們的感情色彩,其指代“對方”的功能性更加重要。?
而日語和其它語言有很多的不同之處,它吸收了包括漢語在內(nèi)的其它語言的優(yōu)點(diǎn)變成了一種比較復(fù)雜的語言,它帶有漢語的容易識別的特點(diǎn),同時因?yàn)槲樟似渌耐鈦碚Z,每個詞都帶有自己顯而易見的感情色彩,也因?yàn)檫@個特點(diǎn),日語的第二人稱代詞帶有比他們的功能性更高的感情色彩,以至于不能只作為一種功能性詞匯來表達(dá)指代“對方”的含義。
簡而言之,中日第二人稱代詞最顯而易見的不同在于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只有指代“對方”的意思,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包含著每個詞所隱含的感情色彩。
最后,在所有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它們的區(qū)別:漢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沒有更多的感情色彩,它們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不能被省略。漢語句式固定,如果省略了主語的話會使整個句子產(chǎn)生不完整感。而日語中的第二人稱代詞所隱含的感情色彩變化大,并且日語中謂語在最后使日語第二人稱代詞更突出,種種原因使日本人更在意用詞,因而盡量避諱使用第二人稱代詞。
?
?
?
?
?
?
?
?
?
?
?
?
?
?
參考文獻(xiàn)
[1]?周有斌. 國內(nèi)百年漢語代詞研究概述 [J]. 淮北煤師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9,(4).94-94.
[2]?楊萬兵. 叫我如何不想“她”——五四與現(xiàn)代漢語人稱代詞系統(tǒng)的形成 [J]. 中國教育報,2009,(3).1-1.
[3]?夏立華.古漢語第二人稱代詞的感情色彩[J]. 集寧師專學(xué)報,1999,(3).56-57.
[4]?李晨.?論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語形及品位變化[J]. 煙臺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2,(11).102-102.
[5]?畢雪飛. 日語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兼與漢語第二人稱代詞比較 [J]. 語文學(xué)刊(外語教育教學(xué)),2014,19(2).4-4.
[6]?馬瑩石. 淺談日語用人稱代詞的幾種表現(xiàn)——以第二人稱代詞為例 [J]. 科技信息,2009,(32).175-175.
[7]?王力. 漢語語法史 [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9.323-323.
[8]?翟東娜,潘鈞. 日語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
[9]?大森和夫,大森弘子,曲維. 日本(上冊 MP3版) [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09.14-14.
[10]?沈宇澄,周星.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新世紀(jì)高等學(xué)校日語專業(yè)本科生系列教材:現(xiàn)代日語詞匯學(xué)(修訂本)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10-10.
?
?
??
?
?
?
?
?
?
?
?
?
?
?
?
?
致?謝
?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