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隨記——駝骨(前言)
好久沒更新文玩隨記了,主要是太懶了而且沉迷打游戲太忙了沒空寫。
雖然文章沒什么人看但還是事先說明圣母圣父繞道,點退出海闊天空,繼續(xù)看你我爭鋒嗷。
咳咳,天氣冷了,像星月菩提這類樹籽的盤玩效果都會變得不太理想,畢竟氣溫低,人體也不出汗,而且容易凝結(jié)水汽,當然空調(diào)房黑科技之類的例外。
那么這種時候?qū)嵲谑职W,牙骨角類的文玩就是很好的盤玩選擇,因為它們受溫度影響并不大。
所謂牙骨角顧名思義就是動物的牙齒、骨骼和角制作的文玩。舉個例子,牙有常見的猛犸象牙,骨有常見的蛇骨,角有常見的鹿角。
當然,我們玩牙骨角一定一定要注意不要為了追求刺激或者所謂的“高端”去玩一些違法的東西,那些東西不會比正規(guī)養(yǎng)殖場出來的合法東西效果好或者有什么特殊的功效,這應該是每個玩文玩的人的底線。
唔,不過有些人玩的說不上違法,就是很特殊,比如嘎巴拉,也就是舍利子,說白了就是僧人的結(jié)石(沒有冒犯佛教的意思)。
牙骨角因為原料的關(guān)系,成品的形式也非常多樣,本次我想介紹的是駝骨。駝骨我認為是牙骨角中相對平價入門且效果好、成品形式多的一類,很適合我這樣又窮又菜又挑又愛玩的事兒嗶——。
駝骨文玩,一般都由駱駝的腿骨制成,也有趾骨、尺骨、三角骨制成的類型,成品形式多樣。






上面是比較常見的,牌子、珠子、圈子、配飾、手把件和雕件。因為我財力有限,除了雕件其他都是我朋友圈一個商家的圖哈。
此外和星月一樣,駝骨有很多的顏色,不過大類從料子來分我認為可以只有三種:老白料、半透料和全透料。一般由商家的養(yǎng)料方式與技巧來決定,其中全透料的養(yǎng)料最難當然也最貴。


而從紋路來分則是有兩種:橫紋和順紋。其他再細分什么滿血半血三花等等。


駝骨的價格非常親民,基本不會到達四位數(shù),甚至幾十塊就能買到一個不錯的手把件,初期味道也是奶香味,而非蛇骨那樣初期很濃的腥臭味。一般只要料子好拋光到位,到手就有很好的視覺效果,盤玩后“揉骨成玉”,呈現(xiàn)玉一般溫潤通透的效果。
那么這次就先簡單介紹,下期有緣我就爬出來細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