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飯最養(yǎng)生?盤點5個坑人的“養(yǎng)生之道”,小心越養(yǎng)病越多

現(xiàn)在人們都很注重養(yǎng)生,經(jīng)常會看一些養(yǎng)生類的文章,但其實這里面很多所謂的“養(yǎng)生之道”,不僅不能養(yǎng)生,反而會讓你越養(yǎng)病越多。今天賈醫(yī)生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5個坑人的“養(yǎng)生之道”,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粗茶淡飯“最”養(yǎng)生,特別是現(xiàn)在人們生活質量都好了起來,每頓飯都能吃的很豐盛,魚啊肉啊更是司空見慣,那這時就有人說,老年人脾胃弱,消化不了這些東西,最好還是吃的清淡、簡單一點比較好,平時就喝米粥吃饅頭,怎么簡單怎么來。
但其實經(jīng)常粗茶淡飯呢,對老年人是非常不好的,因為我們的身體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比如說各種維生素和蛋白質,老年人也不例外,而米粥和饅頭只能填飽肚子,并不能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老年人本身抵抗力比較弱,再沒有充足的營養(yǎng)來補充,人就會容易生病的情況。當然,也并不是說讓你天天大魚大肉的吃著,凡事過猶不及,飲食也要合理,適當吃些肉、蛋、奶就行了。

然后是第二個,第二個也是關于吃的,小米粥“最”養(yǎng)胃。這個不光是老年人,包括我們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也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認為胃病發(fā)作時,人就不能吃別的,只能喝小米粥去“養(yǎng)胃”,但其實這是很沒有科學依據(jù)的,首先小米粥屬涼性,脾胃虛寒的朋友喝它非但不能養(yǎng)胃,反而會雪上加霜,并且小米粥還會使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如果是胃潰瘍的患者也不能喝,會對胃粘膜造成一定的刺激。
接著是第三個,我們說完吃的說喝的,喝水越多越好。我們都知道人體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水,我們每天都要喝水來補充體內(nèi)的水分,但這個水也不是隨便想喝多少就喝多少的,正常來說,我們一天喝個1.5升左右的水就足夠了,因為我們吃的飯菜里面也有一定的含水量,加起來是綽綽有余的。
但有的人就會每天喝很多水,其實喝水太多對我們的身體并不好,因為我們的腎臟代謝水液的能力是有一個上限的,如果你喝太多水,超出了腎臟所能承受的極限,那就容易引起水中毒。所以還是那句話,凡事過猶不及,喝水也要適量。

然后是第四個,也是關于喝的,每天小酌一杯有益健康。有人說這個酒能軟化血管,所以就每天都喝上這么一小杯,覺得也不礙事,但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尤其是對中老年人而言,本身血管的彈性就沒有年輕人那么好,如果長時間飲酒,會造成血管硬化,至于可以軟化血管這種說法,更是無稽之談,酒精本身就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大重要因素,何談軟化血管、有益健康呢?所以如果你還保持這個習慣的話,為了我們的健康考慮,最好還是不要每天喝酒了。
最后一個是有關于運動的,說“日行萬步,健康常駐”。意思就是想要一直保持健康,就要每天都走夠一萬步,并且很多人都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因為我們普遍認為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其實這就有些想當然了,正常來說適當?shù)倪\動對我們的身體的確有好處,但對于中老年人,特別是一些體重比較大的朋友而言呢,每天走這么多路對我們的身體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會損傷我們的膝關節(jié)。如果想運動呢,可以適當散散步,沒有必要一定走夠多少步才行,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
說到這里,想必很多朋友也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養(yǎng)生講究一個“中庸之道”,凡事過猶不及,如果超出了身體所能承受的范圍,那非但對健康無益,反而還會損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