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re:《山河令》溫周關系解析(之四——丐幫搶成嶺)

? ? ? ? ? ?
? ? ? ?本集中明線是溫客行對周子舒的繼續(xù)糾纏與試探,暗線是他繼續(xù)布局,傳令要眾鬼到三白山莊候命。江湖上毒蝎集團也加入了尋找琉璃甲的行列。

? ? ? ?溫客行本想送兩匹快馬,讓周子舒帶成嶺“盡早趕到太湖,免得夜長夢多”,但是在客棧門前被丐幫攔阻。

? ? ? ?與丐幫打斗時,溫客行遲遲不出手,一是相信周子舒的功夫能輕松勝出,二是想進一步確認白衣軟劍。
? ? ? ?但周子舒哪怕內(nèi)傷吐血也不拔劍,這出乎溫客行的預料,更意外的是周很快就吐血了。溫客行很震驚,保護欲立刻爆棚,暗中出手打倒一片,助周子舒與成嶺逃脫,隨后便一把掐死了丐幫頭子,又消滅了圍攻上來的丐幫眾人。



? ? ? ?周子舒不愿當眾亮劍,溫客行自然理解為他想隱藏行蹤,越發(fā)好奇,晚上在河邊,溫客行進一步深入試探,提到四季山莊莊主秦懷章的名字和白衣劍,問他為何不敢透露行蹤。

? ?? ??周子舒驚訝地發(fā)現(xiàn)溫客行對四季山莊很熟悉,但仍沒好氣地頂了回去:“我們的關系不熟,我見你多次伸出援手,敬你一尺,若你得寸進尺,想見白衣劍的話,那也不必費那么多口舌?!痹捳f得十分模糊,還是沒表明愿不愿意給他看白衣劍。
? ? ? ?溫客行本來就內(nèi)疚打丐幫時沒有早點相助,聽到這番話,立刻誠懇地賠不是。周子舒不為所動。溫客行又從周子舒隨意的一句“我是誰,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我自己都不知道,”敏感地覺察到周子舒處于瓶頸期的內(nèi)心困境,感同身受,便徹夜運功吹簫助阿絮療傷,充當馬車夫,又幾次放低姿態(tài)賠禮道歉,終于換得周子舒心情好了一些。


? ? ? ?從“看對了眼,想交個朋友”,卻“一入紅塵,便生因果”,到“傾蓋如故,白首如新”,這是溫客行對這段短暫邂逅的總結,阿絮(周子舒)觸動了他內(nèi)心的某個點,在他心里有了“一見如故”的感覺。他已經(jīng)開始共情阿絮,處處為阿絮著想。

? ? ? ?阿絮早知溫客行沒有惡意,所以關鍵時刻放心把成嶺交他看護,又切實感動于溫客行一夜吹奏《菩提清心曲》中的心意,“非心性無邪者不可得”,也更加印證了溫客行的人品,內(nèi)心又高看他幾分。但他始終拿捏分寸,掌握主動,冷若冰霜,架子十足。對其他人也一樣,和成嶺說話時也句句冷硬,不近人情。只有在溫客行點出成嶺吃不好睡不好時,他才面色稍有緩和。

? ? ? ?以二人對待成嶺的態(tài)度,恰好說明了他們的性格差別。溫客行有鬼谷谷主兇悍的一面,也有敏感細膩,擅于體察他人情感的一面,他只把成嶺當成阿絮的未來徒弟,情感上并沒有特別親近,但他天然對孩子的想法十分理解尊重,溫言軟語化解成嶺的憂慮,句句說到孩子心坎上。阿絮見識廣博,卻較為自我,情感封閉,待人清冷疏離,他對成嶺疾言厲色的訓話內(nèi)容,練功部分與溫客行說的意思大同小異,表達方式卻是兩個極端,全程關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宣泄的是自己的情緒,全不考慮會打擊孩子幼小的心靈。

? ? ? ?阿絮訓成嶺:“練了七年,怎么練成這樣?不許哭!”
? ? ? ?溫客行理解與安撫成嶺:“好了好了,小朋友誰不貪玩,我小時候爹娘叫我用功,我也是整天偷奸?;??!?/p>
? ? ? ?阿絮理直氣壯地瞪起眼睛說:“我為什么從來不貪玩?!”這是典型的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他體會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感受。
? ? ? ?溫客行只好繞開話頭,給孩子安慰與希望:“嫌貨才是買貨人,你周叔罵你之前不用功,就是想點撥你的意思。”
? ? ? ?溫客行的這句話,促發(fā)了成嶺拜師的意愿。


? ? ? ?成嶺跪下要拜阿絮為師,阿絮認為五湖盟才是成嶺的師門,堅拒不收。雖然他是成嶺的保護人,但他只想把人交到趙敬手中,完成任務,并未充分考慮成嶺的感受。這里當然有他自己的身體原因,也有為五湖盟武功繼承的種種“大局”考慮,但唯獨把當事人成嶺的感受放在一邊。在阿絮心里,規(guī)則比人重要。在孩子面前,阿絮也會控制不住地展露出暴躁的一面,比如把成嶺好意遞過來擦血的手帕狠狠扔在地下,使得成嶺又憂又懼。
? ? ? ?所以成嶺說“我不想離開你們”是對著溫客行說的,主動向溫叔示好。
? ? ? ?阿絮態(tài)度又兇又硬,但職責還是要盡,該教成嶺的也教了,該護的也護了,溫客行看得清楚,總結得也很形象:“最是嘴硬心軟”。

? ? ? ?在大畫舫上,溫客行和阿湘討論怎樣安置剛救下來的兩個女子,溫客行說:“你記不記得小時候你撿回來一條狗子,我百般逼你扔了,你都不肯,后來狗子被人燉了吃了,你足足哭了三個月。我的態(tài)度仍是一樣,你若對它許下了承諾,又不能照顧它一生一世,不如提前給它個痛快?!?/p>
? ? ? ?這段話道盡了溫客行和阿湘的赤子之心。人是生命,動物也是生命,能為狗的生命哭泣的人,必是真正多愁善感之人,溫客行和阿湘就是這樣的人。溫客行預知世事的兇險,所以悲觀,他也強調(diào)責任感,但和所謂正道的大義不同,他的責任感只針對身邊他關心的生命。因為他的鬼谷身份,江湖否定他,他當然也不可能肯定江湖。

? ? ? ?“烈女怕纏郎”,一烈一纏,是周子舒和溫客行二人前半部互動模式的寫照。這種模式讓很多人受用,磕cp之路從此開始。大多數(shù)人都自動帶入第一集延續(xù)下來的主角阿絮(周子舒)視角,在溫周的相處過程中充當考官,將溫客行作為考察對象。而全靠溫客行做纏郎忘我推進的劇情飛行了兩集后,過度透支的結果也顯現(xiàn)了:直男的視角站阿絮——如果被男人這么撩,如何受得了;女人的視角也站阿絮——傲嬌造作矯情公主病,全都發(fā)作了。他們以阿絮的感受去評價溫客行,如果阿絮滿意,觀眾們便好感大增;阿絮不爽,溫客行便不是好人,不配追我們阿絮。

? ? ? ?大家緊跟阿絮的步調(diào),還有一個價值觀的原因。正道人士是公認的維護秩序的好人,體制內(nèi)的當然更是,而鬼谷在社會評價體系中屬于最底層。溫客行是鬼谷谷主,在身份上就被打入另冊,所以溫客行的口碑要由正道人士來決定。周子舒出身根紅苗正,雖然天窗時期濫殺無辜,但他殺人不是為私仇,是為公事,所以他不算壞人,這種洗白邏輯非常強大,就算他對自己人都心狠手辣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也頂多是“好人做了壞事”,而且他知錯知悔,選擇了“自我懲罰”和自我放逐,前賬也就一筆勾銷了。自從易容后,他說話做事看上去一身正氣,符合社會規(guī)范,所以他一定是對的。他默認溫客行“心性無邪”,那溫客行就是身在黑暗心向光明;他翻白眼,那溫客行就是言行不當惡性不改。沒有阿絮的背書,溫客行就沒有可信度。

? ? ? ?劇里劇外,很多人盲目到只看身份,不看事實,身份好的,做了壞事也可以原諒;身份不好,沒做壞事也處處被懷疑。身份偏見,存在于每個人心中。

? ? ? ?溫客行自己也未能免俗,在說到鬼谷時也稱“惡鬼”,他的評價體系也脫離不了社會規(guī)范。雖然做到了三千惡鬼之首,武功蓋世,內(nèi)心依然存在強烈的身份自卑,所以他才會做任何事都特別在意“排面”。但他的價值觀畢竟與正道人士有所不同。


? ? ? ?阿絮在客棧門前打斗中不拔劍,還有一層意思是不愿殺正道人士,溫客行向他喊話說:“這些人不是什么好人,亮兵刃吧!”顯然兩人對好壞的理解不同。在溫客行眼里,好壞的標準論事不論人,做壞事的就是壞人,就該得到懲罰。而阿絮卻要看背景,論血統(tǒng),正道人士偶爾做壞事,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給機會改過。同樣是救成嶺,阿絮在鏡湖山莊那晚殺鬼谷之人可是刷刷刷如砍瓜切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