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原子物理學)知識梳理與例題選講:§08 原子核物理概論

原子核的基本性質

# 原子核的基本特性

表示符號:質子p、中子n
# 表示元素


# 同位素(核素)
- 元素:核電荷數相同
- 核素:中子數與質子數相同
-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

# 原子核的能量
結合能:將質子與中子束縛在原子核內的能量

## 定量計算結合能

## 比結合能
比結合能:單位核子的結合能

注意:上圖為概略的圖表,實際的比結合能B/A-核電荷數Z表,是曲折分立的。
### 結論
- 質子數較小時,核子數Z↑,比結合能B/A整體較快增長;質子數較大時,核子數Z↑,比結合能B/A整體緩慢下降
- 比結合能的最大值元素為Fe

### 原因解釋
出現陡峭增長,之后平緩下降的原因:
核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飽和性,相互作用的力為短程力所以,隨著核子數的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每增加一個核子核子只能作用于部分鄰近的核子,因而之后比較平緩。
# 章節(jié)結語
核自旋

# 核自旋
- 質子自旋,自旋量子數1/2
- 中子自旋,自旋量子數1/2
## 總角動量
總角動量I:為整數或者半整數

## 投影

## 磁矩

與電子的玻爾磁子(μ_B)比較
核磁子μ_N < 10^3 * 玻爾磁子μ_B,因而在計算中常忽略核子磁矩μ_I
磁矩投影μ_Iz

# 電子-核子(J-I)耦合

# 章節(jié)結語
核力

# 核力
## 基本性質
- 強相互作用
- 短程
- 有心力+非有心力
### 強相互作用
四大相互作用
- 電磁力,如庫侖力
- 萬有引力
- 強相互作用
- 弱相互作用
### 短程力
也被稱為飽和性

### 有心力+非有心力
## 核素圖
### 穩(wěn)定性

#### 解釋
核電荷數Z < 中子數N時,原子核穩(wěn)定
原因:
主要是因為原子核中存在兩種作用力——庫侖力(排斥)、核力(吸引)。
穩(wěn)定條件:庫侖力與核力達到平衡,才使得原子核穩(wěn)定。
當原子核增大到一定程度隨著質子數的增多,比結合能(吸引)↓,而庫侖力(排斥)↑,因而不能達到穩(wěn)定。
因此此時(原子核增大到一定程度)應該盡量增多中子數,而非質子數,以使得核力(吸引)與庫侖力(排斥)得到平衡
基本衰變反應

# 衰變
- α粒子:He原子核
- β粒子:高能電子束/正電子
- γ粒子:高能光子
## α衰變

### 核反應的方程
- 電荷守恒
- 質子守恒
- 中子數守恒

衰變能E_d

### 衰變能的應用

此時粒子速度較慢,可使用經典理論計算,可得

化簡,整理,可得

最終可得

### α衰變的分立譜
α衰變的能量為分立的值,因為其相當于從X的電子躍遷到Y上
## β衰變
分類(三類)
- β^+衰變
- β^-衰變
- EC: k層電子俘獲
### β^+衰變

中微子的性質
- 質量m_v ≈ 0
- 電荷q = 0
- 自旋I_v = 1/2
- 磁矩μ_v ≈ 0

### β^-衰變

### EC: k層電子俘獲

### β衰變的特征
β衰變的連續(xù)譜:因為反應中釋放中微子/(反中微子)與電子的能量分配可以為連續(xù)的
## γ衰變
同一種核素躍遷放出光子

# 章節(jié)結語
衰變的時間規(guī)律

# 衰變的時間規(guī)律

其中N為反應物的原子數,或者稱為母核原子數
## 半衰期
半衰期:母核原子數減少到原來數目的一般所消耗的時間

## 平均壽命

平均壽命 τ 為

## 放射性活度

# 例題:半衰期
## 例1:放射性活度

計算可得

可得

半衰期

## 例2:地質測定

求解計算

# 章節(jié)結語
穆斯堡爾效應

# 穆斯堡爾效應
## 共振吸收

## 穆斯堡爾現象
### 看不到能量吸收的原因


### 共振吸收的條件

### 看到共振吸收
其在不能定關系的范圍之內,而發(fā)射為γ射線是,能極差較大

## 實現γ射線的共振吸收
使得母核原子達到一定的速度,使得反沖能量可以達到E'_r

# 原子物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