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這么多人過不了法考,都踩了這6個坑!在職考生必看!
本來法考就很難,在職法考更是難上加難。
在小藍的印象里,不管你在職場上多么雷厲風行,面對法考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只是一味苦學,那最終只會落得“有勁無處使,越學越累,越學越亂”的下場。
今天,小藍就給大家羅列一下,許多在職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過的誤區(qū)和大坑,非在職考生也可以看一看,以免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沒有計劃,隨性復習
法考八科,內容繁雜,考點眾多,想要深入理解和掌握,一定要針對自身情況制定科學系統(tǒng)的復習計劃,不能從心所欲,想復習就復習,不想復習就不復習;想看多少就看多少,不想看就一頁也不翻。
也許有考生會說:
“本來時間就不多,干嘛還要費時間去制定計劃?把這些時間都用來復習不好嗎?”
小藍認為,任何目標,如果沒有清晰可操作的計劃來實施,那就只是一些轉瞬即逝的念頭。
對于所有法考生而言,終極目標都是順利上岸,可從此刻算起到客觀題考試還有大概7個月時間,你想僅憑“即興一念”來支撐7個月的復習嗎?這怎么可能!
備戰(zhàn)法考,要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如何走,快走還是慢走,每個人都不同,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而定,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一份學習規(guī)劃,因為它能為你的前行提供可靠的指引。

時間有限,復習混亂
在職考生本身有工作要忙,可能時不時還得加班,如果已婚更要照顧家庭,留給備考的時間基本上所剩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千萬不能急躁焦慮,要調整備考節(jié)奏,別妄想一口吃個胖子,把學習任務均攤到每一天,以此來降低備考的壓力和負荷。
備考時,也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還是要講究復習順序,比如以科目劃分,按照刑法/民法?民訴?刑訴?行政法?商經(jīng)知?理論法?三國法,即“先實體法、后程序法、再小法”的順序進行復習,具體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

重視記憶,忽視做題
有很多考生,在備考之前,覺得法考的最大難度在于記憶,只要能把法條印在腦子里,考試就能如有神助。
這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偏見!法條存在的意義不是讓人背誦,而是讓人使用,如果你不理解法條的含義,就算背得滾瓜爛熟,也無法應用于實際。
想要深刻理解法條,絕不能忽視做題。做題能檢驗你是否真正理解了法條,能否結合事例和場景恰當運用法條。

面面俱到,毫無重點
法考考點繁多,包羅萬象,客觀題囊括法理學和各法律部門,主觀題范圍則涵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刑法和刑訴法、民法和民訴法、商法、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等科目,主觀題考查的內容也是客觀題考察的重點。
總得來說,想要通過法考,應該盡可能多的掌握,但是我們不能過于追求面面俱到、門門精通,要抓住重點。
舉個例子,三國法分值較低,在備考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往后靠靠,考前突擊;在主觀題備考階段,行政法、商法可以有選擇性的側重學習。

問題積累,積重難返
備考過程中,肯定與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抱著“差不多”的心態(tài)去忽視問題,更不能積攢問題,否則越到后面隱患越大,問題也越難解決。
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然后帶著問題去聽課和學習,有針對性地解決。在深藍,會有專門的問診老師,可以即時幫助考生解決備考中的各種問題,不把問題留到第二天。
難以堅持,輕易放棄
法考是一場馬拉松,考驗的不只是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耐力與心態(tài)。
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備考第一天你可能斗志昂揚,第二天可能積極自律,可是第三天、第四天……一個月、二個月之后,你可能就會心生倦意,如果備考過程中再遇到一些問題,就更難堅持下去了。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走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念,不能輕易放棄。若是覺得孤單,無法再一個人踽踽獨行在艱難的法考路上,可以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攜手同行,比如加入我們的2022年法考備考學習交流群,和一起備考的小伙伴和督學老師相互交流,溝通心得,答疑解惑!(評論區(qū)留言“入群”,即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