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志四十三——智寧俞假鴆復衛(wèi) 老燭武縋城說秦
? ? ? ? 上次說到晉文公帶領一堆諸侯朝見周天子,周襄王接受朝賀后,就要返回洛陽,晉文公和一眾諸侯一起相送。晉文公命先蔑押送衛(wèi)成公去洛邑。當時衛(wèi)成公生病,又命一個隨行的醫(yī)生衍借看病為名,找機會鴆殺衛(wèi)成公。周襄王走后,眾諸侯還沒各回各家。晉文公便提出一起討伐不肯會盟還和楚國交好的許國。這些諸侯不敢說半個不字,只好答應。
晉文公做主,和齊、宋、魯、蔡、陳、秦、莒、邾八國諸侯帶兵一齊向潁陽進發(fā)。其中鄭文公和楚成王有姻親,只是怕晉國的實力所以才和晉文公交好。這次鄭文公見晉文公處理曹、衛(wèi)兩國的方式有些過分,想起來當初晉文公出逃時,自己也是沒有禮待他,一旦晉文公用對付曹、衛(wèi)的方式對付自己,這可受不了。于是鄭文公想要退出這次攻打許國的隊伍,說不定以后還能和楚國有所利益往來。鄭國上卿叔詹見鄭文公有所猶豫,便勸鄭文公和楚國徹底斷絕關系。鄭文公并不同意叔詹的看法,以國中有傳染病流行為由,不僅不和晉文公一起討伐許國,還暗中和楚成王勾搭在一起。
許國聽晉文公帶兵來伐,慌忙派人向楚成王告急。楚成王剛剛經(jīng)歷過一次兵敗,不想再和晉國有正面交鋒。所以沒有派兵去救援許國。這也就導致了晉過軍隊把許國圍的水泄不通。
曹共公由于沒有得到晉文公的赦免,還被囚禁在五鹿城中,曹共公花重金請了一個說客——侯獳去勸說晉文公。侯獳來到潁陽晉文公處,碰巧晉文公因為勞累染了寒疾。晉文公在夢中夢見一個衣冠鬼索要食物,晉文公將其呵斥驅趕,之后晉文公的病卻更加嚴重,以至于到了下不來床的地步,便召見太卜郭偃算一下兇吉。就在這時侯獳送了一箱珠寶賄賂郭偃,郭偃心領神會,答應了下來。
? ? ? 郭偃來到晉文公面前,晉文公命郭偃進行占卜。郭偃裝模作樣的占卜起來,事畢。晉文公問郭偃吉兇如何。郭偃 : 卦象顯示有個囚犯君主希望能夠得到君侯的寬恕。
晉文公: 哦?可否說得詳細一點。
郭偃: 以屬下之見,應該是曹侯。當初齊桓公會盟眾諸侯時,寬恕各國。當今天下,無人能與陛下爭鋒,況且當初陛下已經(jīng)答應赦免曹侯,可現(xiàn)在還沒有所行動,所以上蒼才會怪罪下來。郭偃這席話使晉文公茅塞頓開,頓時覺得病好了一半,即刻派人去五鹿城赦免曹共公,之前割給宋國的土地也都全部還給曹國。曹共公從監(jiān)獄里出來,如同鳥脫牢籠,豁然開朗。曹共公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潁陽感謝晉文公的大恩大德,也承諾會參加圍剿許國的行動。晉文公見曹共公已經(jīng)出來,病情也好了不少。
? ? ? ?許僖公請求楚國出兵相救,卻得到楚國的拒絕。無奈的許僖公只好出城投降。晉文公也不是那種心胸狹隘之人,見許僖公投降,也和眾諸侯一起回去了。臨別之際,秦穆公和晉文公約定好,以后若是有需要的地方盡管開口。
? ? ?? 話分兩頭,周襄王回到京師,群臣拜賀已畢。先蔑傳達晉文公的命令,派人監(jiān)管著衛(wèi)成公。周襄王有意保全衛(wèi)成公,但是晉文公對衛(wèi)成公十分憎恨,又派人在這里監(jiān)視。周襄王不想得罪晉文公。
? ? ? ?衛(wèi)成公身邊只有一個服侍之人——寧俞,寧俞寸步不離衛(wèi)成公,凡是衛(wèi)成公吃的飯自己先吃一口確保沒有問題后才給衛(wèi)成公食用。先蔑多次催促醫(yī)衍下手,無奈寧俞保護措施做得好,只好作罷。醫(yī)衍實在是沒有辦法,就找到寧俞向其告知了實情。寧俞看出來醫(yī)衍說了實話: 你對我掏心窩子,我怎么不幫你。晉侯老了,不信人為而信天命。曹侯不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一個巫史給他卜了一卦,他就信了。醫(yī)衍也是個聰明人,心領神會,這是要他借鬼神之命為自己開脫。寧俞也回去告訴衛(wèi)成公如此如此。
? ? ? ?寧俞假借衛(wèi)成公的命令,向醫(yī)衍取藥酒。醫(yī)衍隨即當著先蔑的面配成一瓶藥酒,里面雖然有毒,但是劑量非常少不至于到致死的地步。醫(yī)衍帶藥酒來到衛(wèi)成公住所獻上,衛(wèi)成公以為藥酒中有毒立刻警惕起來,醫(yī)衍拿著藥酒強行灌入衛(wèi)成公口中。剛灌下去兩三口,醫(yī)衍大叫著跌倒在床邊,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寧俞吃了一驚,趕快扶起醫(yī)衍。過了好長一會兒,醫(yī)衍才醒過來。寧俞趕忙問醫(yī)衍怎么回事,醫(yī)衍答道: 剛才灌藥時,我看見一個神仙,身長一丈有余,裝束威嚴,說是來救衛(wèi)侯。說罷,我被他投過來金錘擊中,藥瓶掉了也不知道。衛(wèi)成公描述的也和醫(yī)衍差不多。寧俞罵道: 原來你是想來毒害衛(wèi)侯,還好有神明保佑,我和你拼了。寧俞和醫(yī)衍扭打在一起,旁邊的人趕忙勸架,把兩人拉開。醫(yī)衍灰溜溜的回去告訴先蔑。先蔑以為衛(wèi)侯真的有神明庇護,上書給晉文公,晉文公也信以為真,命先蔑就此作罷。因此衛(wèi)成公僥幸存活。
? ?? ? 另一邊,魯僖公和衛(wèi)成公世代有聯(lián)姻,聽聞晉文公沒有問責毒殺不成衛(wèi)成公的醫(yī)衍,便問大臣臧孫辰關于衛(wèi)成公是否會回國繼續(xù)執(zhí)政的問題。臧孫辰認為衛(wèi)成公一定會回去的,還請魯僖公向晉文公求情放過衛(wèi)成公,還能留下美名。魯僖公覺得言之有理,命臧孫辰帶白璧十雙獻給周襄王,為衛(wèi)成公求情。周襄王不想得罪晉文公,便說: 這是晉侯的意思,如果晉侯能夠赦免衛(wèi)侯,朕沒什么可說的。臧孫辰: 晉侯不還是陛下您的臣子嘛,還請陛下您下道命令。
? ? ? ?周襄王也沒說什么,只把白壁收了,臧孫辰知道周襄王是答應了。便駕車來到晉國拜見晉文公,又拿出白壁十雙獻上,請求晉文公寬恕衛(wèi)成公。晉文公: 衛(wèi)侯人在京師,寡人怎么能做決定呢?
臧孫辰: 君侯代天子以令諸侯,君侯如果能夠饒恕,和天子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 ? ? 此時先蔑也說: 魯、衛(wèi)有親,如果看在魯國的面子上放過衛(wèi)侯,讓兩國都和晉國交好,何樂而不為。晉文公最終答應放過衛(wèi)成公,命先蔑和臧孫辰到京師請周襄王釋放衛(wèi)成公歸國。
? ? ? ?當時衛(wèi)大夫元咺已經(jīng)立公子瑕為君。衛(wèi)成公擔心自己回去的時候,元咺會發(fā)兵阻撓,便和寧俞商量起來。寧俞: 我知道周歂、冶廑這兩個人因為擁立公子瑕有功,但沒有被提拔,內(nèi)心不服,我覺得他們二人是可以結為內(nèi)援的。我還有一個好友名叫孔達,這個人可是宋國忠臣孔父的后裔,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走_也是認識周、冶二人,倘若能夠請孔達傳達您的命令,用高官厚祿拉攏周、冶二人,把元咺殺了,其他人便不是什么大問題了。衛(wèi)成公將這事全權托付給寧俞。寧俞暗地里聯(lián)系孔達,和周歂、冶廑二人合作。周歂、冶廑二人一口答應下來,決定在元咺晚上巡城時刺殺元咺,再殺入宮中,干掉公子瑕,掃清宮室,迎接衛(wèi)成公回國。
? ? ? ?日落時分,元咺在城樓上巡邏,周歂、冶廑二人一起手起刀落將元咺殺死。并帶領自己統(tǒng)領的部隊一路高呼衛(wèi)成公回來的消息,百姓們不敢攪和,紛紛緊閉大門,足不出戶。事發(fā)突然,連那些在朝為官的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一個個袖手旁觀。周歂、冶廑二人殺入宮中,公子儀被殺,公子適方投井自殺。第二天,周歂、冶廑二人召集百官,迎接衛(wèi)成公回國。
? ? ? ?衛(wèi)成公復位之后,要去祭祀先王。衛(wèi)成公讓周歂、冶廑二人一起去太廟向先王報喜。周歂先冶廑一步來到太廟門口,周歂突然七竅流血,暴斃身亡。接著冶廑來到,吃了一大驚,慌忙脫下禮服向衛(wèi)成公辭職。衛(wèi)成公也不強求,答應了辭職的請求。不到一個月,冶廑也暴斃而亡。之后衛(wèi)成公命孔達為上卿。寧俞為亞卿??走_將元咺、公子瑕之死全部推到周歂、冶廑二人身上。
? ? ? ?周襄王十二年的一天,晉文公想起來鄭文公違背盟約和楚成王私通,準備攻打鄭國。便問先軫是否可行。
? ? ? ?晉文公: ?“我們這次出兵鄭國可以和秦國一起,此行必勝?!?/p>
? ? ? ?先軫:“我們?nèi)缃癖鴱婑R壯,稱霸天下,何必向他人借兵?!?/p>
? ? ? ?晉文公:“我和秦侯之前說過。有戰(zhàn)事要聯(lián)合,這次不告訴一聲,怕是不合適?!?/p>
先軫:“鄭國所處的位置在天下中心,齊桓公稱霸時也要爭奪鄭地,如果和秦國聯(lián)合,戰(zhàn)利品多多少少也要分給秦國一點,不如我們一家獨吞?!?/p>
晉文公:“鄭國距離我們近,離秦國遠,秦國從哪里得利?”
? ? ? ? 晉文公和秦穆公約定好在九月上旬一起攻打鄭國。
晉文公臨走之時,想帶上出逃在晉國的公子蘭(鄭文公的弟弟)。公子蘭對晉文公十分忠誠,所以晉文公也十分喜愛公子蘭。這次晉文公帶上公子蘭意思是讓公子蘭帶路。公子蘭不愿意看到國家被攻打所以拒絕了晉文公的命令。晉文公留公子蘭在鄭國邊境,準備攻下鄭國立公子蘭為君。
? ? ? ?晉文公和秦穆公一起來到鄭國邊境,晉軍駐扎在函陵,秦兵駐扎在汜南。
鄭文公得知晉、秦合力攻打,鄭國大夫叔詹建議讓一位口才好的人去說服秦穆公,如果能夠成功說退秦穆公,舉全國之力是可以抵抗晉軍的。鄭文公忙問何人可以擔此重任,叔詹推薦了佚之狐。鄭文公召見佚之狐,希望他能夠為國出使秦營。佚之狐自知能力有限,向鄭文公推薦了燭之武。鄭文公問這個燭之武是個什么樣的人。佚之狐告訴鄭文公,燭之武已經(jīng)年過七十,因為政績平平,多年沒有升官。鄭文公急忙召見燭之武入朝覲見。燭之武登上朝堂,只見他須眉盡白,步履蹣跚,滿朝文武都無不竊笑。
? ? ? ?燭之武行完大禮后,問鄭文公有何事。鄭文公說: 佚之狐說愛卿你口才過人,這次是想請您說退秦軍,不知您意下如何。燭之武再次叩拜,答道: 臣才疏學淺,年少力壯之時尚且不能為國建功立業(yè),況且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日暮西山之時,話都說不利索,還能為國做什么。
鄭文公: 愛卿為國數(shù)十載,一直沒有重用,這是寡人的過錯。這樣,寡人封你為亞卿,希望能夠為國走一遭。再者,鄭國滅亡了,對愛卿你也沒好處啊。
? ? ? ?佚之狐: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現(xiàn)在正是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希望老大夫能夠接受國君的請求。
? ? 燭之武帶著使命半夜從城樓上縋下,向秦營而去,燭之武見到秦穆公。
? ? ? ?燭之武: 秦、晉圍攻鄭國,鄭侯知道滅國是一定的了。如果鄭國被滅能夠有益于君侯,我也不必來這一趟。鄭國距離晉國近,距離秦國遠,就算秦國能夠得到這些土地,管理起來也是比較麻煩的,如果秦、晉出現(xiàn)摩擦,這塊土地也是最先被奪去的。如果晉國強大起來,那么對于秦國可不是一個好事情。如果保留鄭國,我們會記住這份恩情,以后秦國的使者路過,我們自然會提供缺少的物資,這樣不也挺好。再看那晉國,當初晉惠公曾經(jīng)許諾給您五座城池,回國后殘害秦國使者,拒不履行承諾,晉國人就是這么沒信用。還有晉伯繼位以來,在秦晉邊境線上駐扎那么多軍隊,那是防誰的?君侯對晉國那么多好處,可您又得到什么回報呢?那晉國可野心不小,現(xiàn)在它想攻打鄭國,向東拓展版圖。它日如果羽翼豐滿,想向西拓展,肯定是要和秦國開戰(zhàn)的,那時候可就為之晚矣。借道伐虢之事就是教訓!
? ? ? ?秦穆公沉思良久,再三考慮,覺得燭之武說的有理。百里奚覺得這是燭之武的離間計。燭之武向秦穆公保證,如果秦穆公退兵,那就和秦國簽訂盟約,臣服秦國。秦穆公聽后大喜,和燭之武歃血為盟,并且命杞子、逢孫、楊孫三將帶領兩千兵力守護鄭國。秦穆公沒有告訴晉文公就秘密班師回朝了。
? ? ? ?晉文公得知秦穆公退兵,而且還派人保護鄭國,怒火中燒。狐偃請求出兵追擊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