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正:從乒乓球世界冠軍,到清華體育老師

21歲,他是大阪世乒賽中以“大心臟”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
28歲,他告別賽場,從“站在球桌前”轉(zhuǎn)為“坐在隔板外”;
42歲,他揮別了自己最熟悉的國家隊訓練場館,以老師的身份進入校園。
2022年9月10日,乒乓球世界冠軍劉國正正式入職清華大學,從國家隊男隊教練轉(zhuǎn)為一名大學老師。這片新環(huán)境帶給他的不只是身份的變化,還有關(guān)于未來的全新的規(guī)劃與期待。

在清華的“意料之外”
和記者約好見面的時間點,劉國正剛下體育課。
一眾學生身上冒著熱氣快速往體育場的出口涌去,他混于其中,看不出已過不惑之年,反倒很像同齡人。他戴著遮陽的帽子,拎著上課用的包,主動跟記者打了聲招呼。

剛?cè)肼氁粋€月的他正在帶大一新生的體育課,“和以前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天天抹防曬霜”,他一邊擦汗,一邊跟記者開玩笑。他的皮膚略有些陽光過敏,從前天天待在球館里曬不著,現(xiàn)在在室外一站一下午,皮膚科的大夫再三囑咐他要注意。
出乎他意料的是,盡管晴朗秋日里強烈的紫外線給他添了些許麻煩,清華總體上卻并未讓他產(chǎn)生很大的陌生感?!半m然說地點都在北京,但畢竟自己是從教練到老師、從待了那么多年的環(huán)境到這里,我之前是以為必定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適應期的。”然而逐漸適應新身份的過程,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漫長。
大一上學期的男生體育課統(tǒng)一要教清華拳小專項,這不是劉國正的專業(yè)領域,但他上手挺快?!敖裉煸缟细鷱埮嗝龋ā皝喼薅膛茱w人”,現(xiàn)為清華大學體育部老師)聊天的時候,他說我感覺你清華拳打得挺好,不像剛學的,夸得我特別自信,我跟他說因為我學過軍體拳?!彼l(fā)出一陣大笑。

還有教授女生乒乓球課的王海燕老師,“我跟她說,你太厲害了,她問為什么,我說你的精力太充沛了,一天從早上到下午上課,還有每周二五校隊訓練,你都一直充滿活力,你的這種能量能夠感染很多人,我累的時候看看你,都感覺自己又有勁了——她說那必須的!”
領導和同事都友善、禮貌、樂于溝通、充滿熱情,這樣的氛圍令他感到愉快?!拔ㄒ徊缓玫牡胤骄褪求w育部的老師們非常多,我還不能夠一一把名字給記下來,有的時候也是非常抱歉,別人見我叫我‘劉老師’,我只能回以‘老師好’?!彼鋈灰恍Α?/p>

新環(huán)境與舊習慣
除了日常授課,劉國正還負責帶清華大學校乒乓球隊訓練。
第五周,校隊舉行了隊內(nèi)大循環(huán)比賽,男女第一名可以各獲得一塊狂飆定制膠皮,第二名則是一塊斯帝卡DNA Pro,算是劉國正給校隊選手們的小禮物。女子大循環(huán)的第一名是社科學院的黃可欣,她稱之為“國家隊待遇”。
“劉老師笑瞇瞇的,指導的時候很溫柔親切,還會親自上場做動作示范、給我們喂多球,每次訓練前也都會在群里發(fā)訓練計劃?!秉S可欣對劉國正評價頗高。但負責跟拍的記者卻覺得他“訓練時看起來還挺嚴肅的,和私下里不太一樣”。

清華校隊訓練課上,劉國正給隊員講訓練計劃
劉國正本人并不覺得自己是很嚴肅的性格,“我一直是鼓勵型教練”,他自我總結(jié)道。
外人所認為的嚴肅狀態(tài)對他來說可能只是一種習慣,這個習慣和其他很多個細節(jié)一樣,來自他近30年的國家隊時光——從1995年進隊到2022年離隊。
比如工作態(tài)度,在擔任國家隊教練的十多年里,他已形成“一到訓練課就全身心投入”的條件反射。教練要用自己的敬業(yè)感染運動員,“得以身作則、不能散漫談話,不然隊員會感覺‘教練沒有看我訓練,他沒有跟我合力,那我也可以混一混’。”

比如作息,國家隊早晨七點集合完,統(tǒng)一吃早餐,休息一會兒,八點半訓練;現(xiàn)在他每天早晨六點半出門,從朝陽區(qū)驅(qū)車來到海淀,七點鐘吃早餐,九點上課——節(jié)奏基本一致。所以當體育部的老師跟他強調(diào),做老師的第一準則首先是不能遲到,他心想,“這不難”。
再如,課前20分鐘,他會把授課內(nèi)容在腦海里過一遍,這種能力也是從年輕時培養(yǎng)起來的?!爱敃r蔡振華局長跟我們說,你們晚上關(guān)燈后不要想別的,就想想今天訓練練了些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碰見了什么困難,我應該帶著哪些目的投入到第二天訓練當中去?!?/p>
因此,雖然換了個方向重新開始,但從前的團隊意識、時間觀念、復盤能力都依然伴隨著他,成為他在新環(huán)境中保持自身節(jié)奏的支點。
目前,他狀態(tài)很好、忙而不亂。當記者問起“最喜歡清華的哪三個地方”時,劉國正想了半天,不好意思地答道“我只知道氣膜館、東操、清芬園三個地方”,并表示,在行色匆匆的秋天過去之后,會找時間逛逛學校。


從“打比賽”,到“看比賽”,再到“說比賽”
10月9日剛結(jié)束的成都世乒賽,咪咕視頻邀請了劉國正搭檔周冠達進行實時解說。記者請劉國正從中挑一場球,他簡單思索了兩秒鐘,提名了自己曾經(jīng)主管的隊員王楚欽:“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王楚欽對日本戶上(隼輔)那場?!?/strong>
他指的是10月8日的世乒賽男團半決賽,中國隊對陣日本隊,五盤三勝制。在前四盤中,樊振東、馬龍各得1分,日本的年輕主力張本智和則連過王楚欽和樊振東獨得2分,雙方進入決勝局,由王楚欽對戰(zhàn)戶上隼輔。
劉國正習慣性地稱呼王楚欽為“大頭”:“其實從第五場開始,我就覺得他不會輸。雖然第一局對手整體搏得比較兇,但是大頭能夠穩(wěn)定住,能夠抓住對方小小的心理變化,特別是4 : 9落后的時候,戶上發(fā)了一個失誤,我當時就感覺大頭有機會,因為下一個就該他發(fā)球了,如果這兩個發(fā)球打得好,比分馬上就能追上來。”

最終也確實如劉國正所料,王楚欽頂住了先前輸球的壓力和對手的搏殺,以3比0戰(zhàn)勝戶上隼輔,助力中國隊進入決賽。
他的解說搭檔周冠達在賽后表示,上一次這么驚心動魄的團體賽,似乎還是2001年。那年在大阪世乒賽男團半決賽中,劉國正一舉挽救7個賽點,將中國隊送入決賽,“嫁人要嫁劉國正”也成為風靡一時的呼聲。

那時,他站在賽場上,是全場的焦點;十年后,他作為教練坐在場邊,利用短短60秒的局間和45秒的暫停機會指導隊員調(diào)整技戰(zhàn)術(shù);現(xiàn)在,他坐在演播室中,在持續(xù)兩個多小時的團體賽里,詳細地把對陣雙方的動態(tài)發(fā)展和局勢的風云變幻分析給球迷聽。
“今天說得有點累了?!北荣惤Y(jié)束后,校隊的隊員們紛紛在群里對他說“辛苦了”,他這么回應道,加了一個捂嘴笑的表情。
他明顯地感到“打比賽和看比賽不一樣,看比賽和說比賽又不一樣”。作為運動員,他需要全身心投入到眼前的小白球上,心無旁騖;作為教練,他得利用好短暫的跟球員交流的機會,盡可能幫助其贏得比賽;作為解說,他則要從對己方隊員的偏向性中抽離出來,以整體性的客觀視角閱讀比賽。
但“無論在什么位置上,其實都是跟乒乓球分不開的”。劉國正說,希望之后可以有更多機會擔任乒乓球解說,把自己對乒乓球的理解、相關(guān)歷史知識與競技精神傳遞給大眾,讓人們“不光是看比賽”,還能真正地“體會和感受乒乓球”。

“現(xiàn)在更多地是需要去學”
百度百科上寫著,劉國正的座右銘是“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這原是中國首個乒乓球世界冠軍容國團放出的豪言。1961年北京世乒賽的男團決賽中,中國隊4比3領先日本隊,容國團在第八盤登場,喊出這句話,苦戰(zhàn)三局取勝,中國隊5比3戰(zhàn)勝此前五連冠的日本隊,首次捧起斯韋思林杯。
“選它作為座右銘,最初是感覺這句話挺好記,以后遇到采訪問我人生格言是什么,可以就這么說。隨著比賽多了、關(guān)鍵場次多了,才感受到這句話內(nèi)在的深刻含義:作為運動員,你的職業(yè)壽命很短,能夠在世界大賽中站到?jīng)Q賽的場合更是少見,因此,每一次能夠站上決賽場的機會,都要全力以赴地抓住,去‘搏’,不要后悔。”
“那在現(xiàn)在這個新的環(huán)境中,你覺得還是需要‘搏’嗎?”
他沉吟片刻:“我想,現(xiàn)在更多地是需要去學?!?/strong>
人屆中年,他自言對許多事情的認知發(fā)生了轉(zhuǎn)變。他想要更多地承擔起對家人的責任,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與思想,了解球隊之外的“未知的世界”。因此,在東京奧運會之后,他逐漸決定要從更多元的角度切入乒乓球事業(yè),從競技體育轉(zhuǎn)向體育教育。
在向“未知世界”邁進的過程中,他始終謙虛地抱持“主動學習”的心態(tài):“清華是很著名的學校,學生、老師都非常優(yōu)秀,我當然會感到一些壓力?!蓖鹾Q嘧髯C道,開學第一周,劉國正頭天晚上11點問她如何寫教案,第二天早晨七點多又給她發(fā)消息討論教案,“極度認真”。

目前劉國正還在沒有開始教乒乓球?qū)m椪n程,學生請教他的問題大多關(guān)于清華拳、跑步還有體育測試——立定跳遠怎么跳、跳繩手怎么搖等等。這些問題也督促著他不斷地去廣泛涉獵更多基礎體育知識,他認為這是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以后上專業(yè)課,我也會非常認真地跟學生說乒乓球的歷史、發(fā)展、技術(shù)和魅力,他們可能會覺得,哇,原來乒乓球這么有意思,更多高知識的年輕人會喜歡上乒乓球。如果能從這個角度為乒乓球事業(yè)做一些貢獻,我也非常高興?!?/p>
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成長對于劉國正來說并非一蹴而就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以時間為代價才能逐漸清晰。年輕時不太平穩(wěn)的心態(tài),打了更多的關(guān)鍵分、更多的決勝局,自然一步步地鍛煉了出來;前四十年不懈追求的至高目標,走過時間的轉(zhuǎn)角、換了個身份后,竟也并未缺失。
目前,他這么定位自己:“作為教練的身份暫告一段落,我現(xiàn)在處于一個新的起點,是從低到高的開始?!辈贿^,這個“低點”之“低”并非相對于過去,而是相對于他所規(guī)劃的未來。
“就跟那時候進入國家隊后,有目標要成為世界冠軍一樣。現(xiàn)在進入清華,我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不光是自己的課,還有校隊的訓練,都想做得越來越好,慢慢地達到一個高峰?!?/p>
作者丨陶天野
攝影丨鄧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