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年產50萬平米裝配式住宅產業(yè)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一、項目基本概況
項目總占地面積為185畝,規(guī)劃建設內容包括:1-10#廠房等。
項目的總投資為2500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為22750.00萬元(土建工程為7851.34萬元,設備及安裝投資9174.44萬元,土地費用3088.37萬元,其他費用為2635.85萬元),鋪底流動資金為2250.00萬元。
二、項目建設背景
我國正處于城鎮(zhèn)化發(fā)展不斷深入的階段,據統(tǒng)計,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積超過20億平方米,但絕大多數為鋼筋混凝土建筑,普遍采用傳統(tǒng)現澆的方式進行建造。這種粗放的建造方式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大,生產效率低,對勞動力的依賴度高,建筑性能和品質較難保證。因此,傳統(tǒng)建筑方式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我國其實很早就推行過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最早可追敘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我國借鑒前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的經驗在國內推行裝配式建筑,國內工業(yè)建設熱情高漲,以混凝土結構為主的裝配式建筑得到快速發(fā)展。七十年代北京就做過很多大板住宅,墻樓板都是預制的,但到了80年代,由于抗震性能差,防水、隔音等問題的出現,裝配式建筑發(fā)展進入低谷期。唐山大地震以后,裝配式很不受歡迎,因此八十年代后很長時間內,普通民用市場裝配式建筑基本就消失了。進入21世紀,在“環(huán)保趨嚴+勞動力緊缺”背景下,裝配式建筑迎來發(fā)展新契機。
2013年以來,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續(xù)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加之裝配式技術發(fā)展日趨成熟,形成了如裝配式框架結構、裝配式剪力墻結構等多種形式的建筑技術,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yè)迎來快速發(fā)展新階段。2014-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每年均保持24%以上的增速,到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已經達到1.9億平方米。僅裝配式建筑PC構件的市場規(guī)模就從2014年的4.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5.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38.2%。
2017年3月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辦法》、《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階段性工作目標,落實重點任務,強化保障措施,促進裝配建筑全面發(fā)展。
裝配式建筑,簡單地說就是預制構件在工廠進行生產,在工地進行裝配。其核心是生產方式的變革:把傳統(tǒng)建造方式下的大量現場作業(yè)轉移到工廠加工,施工現場對預制部品部件進行裝配,手工作業(yè)變?yōu)闄C械操作,粗放零碎的建造管理模式向工程總承包轉變。它代表著行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轉型升級;代表著系統(tǒng)工程和全產業(yè)鏈覆蓋;更代表著建筑質量、性能和生產效率的提高。
......
三、項目投資預算
本項目的總投資為25000.00萬元
四、項目經濟效益評價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為29000.0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7923.81萬元,年凈利潤5942.73萬元,年均上繳稅金及附加284.85萬元、年均增值稅為2848.52萬元;項目投資利潤率為31.70%,投資利稅率39.99%,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23.94%,稅后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5.74年。
此報告為公開部分,需定制化編制政府立項、銀行貸款、投資決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報告咨詢和仕咨詢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