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考研備考經驗指導
一、學院簡介:
中文學科是浙江大學歷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發(fā)端于1920年之江大學文理學院國文系和1928年浙江大學文理學院中文系,后屢歷變遷而始終堅守學術文脈。2021年,繼承百年中文傳統(tǒng)的浙江大學文學院成立,學科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
文學院秉承“文以化人,學通古今”的育人理念,著力培養(yǎng)一流中文人才。文學院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計劃漢語言文學拔尖基地,國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大中文”實驗區(qū)。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入選國家“強基計劃”。漢語言文學、古典文獻學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編輯出版學、影視動漫兩個方向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
?
二、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
本專業(yè)培養(yǎng)文藝理論的高層次人才,要求具備廣博的文學知識和優(yōu)良的理論研究能力。文藝學的知識和理論涵蓋面較廣,因此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藝術的寬廣視野,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努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提高心智的活力。在此基礎上開展專業(yè)化的理論研究。通過相關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和研究,使學生具備關文藝理論、美學理論、民族審美文化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在文藝學具體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哲學水平、較強的理論分析能力、獨立研究和工作能力、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較廣適應面,能夠從事高層次的教學、研究、管理和其他實際工作。
?
三、招生目錄:
1、研究方向:
(00)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
2、招生人數(shù):
2022年:報名人數(shù)69,錄取人數(shù)5。
2021年:報名人數(shù)73,錄取人數(shù)5。
?
四、初試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2法語或241德語
③706中國語言文學綜合知識
④808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基礎
注: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統(tǒng)一分組復試錄取。考生成績按照相應的二級學科排名。
?
五、分數(shù)線:
2023年:總分363,政治60,外語60,業(yè)務課一90,業(yè)務課二90
2022年:總分370,政治60,外語60,業(yè)務課一100,業(yè)務課二100
?
六、專業(yè)課參考書:
《文學理論教程(修訂二版)》,童慶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語言學綱要》,徐通鏘,北大出版社;
《古代漢語》(第四冊),王力,中華書局;
《現(xiàn)代漢語通論》,邵敬敏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朱東潤主編,六冊本;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陳思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現(xiàn)代漢語》,胡裕樹,上海教育?出版社等著。
?
七、考研經驗:
公共課經驗干貨網上太多啦,我實在乏善可陳,只能給一點我的教訓,英語我今年考得不大好,一方面是因為分析了歷年真題覺得不可能連著三年考排序(所以無論什么題型都好好準備,腳踏實地),本來弱項就在于此也沒有加強關注,總之對浙大現(xiàn)當代而言,每一分都非!常!重!要!因為查看歷年復試分數(shù)就會發(fā)現(xiàn),一分之差有時就意味著拿不到復試門票?!緜淇歼^程中我對英語的新題型和翻譯這兩類題型最不喜歡,其實就是我的薄弱所在,我經常會在刷真題時空過此兩題…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畏難或繁瑣就在某些方面有所松懈,最后成績會告訴你是否值得的】。另一方面是考場心態(tài)和時間把握,進行英語考試必須要沉下心,每道題最多花多少時間要有自己的設計,在平時刷真題時就要有時間意識,我考試的時候就只剩十分鐘給新題型了,最后新題型十分全部丟掉。為此考完當晚對答案還哭得昏天黑地,第二天差點棄考(所以建議千萬別對答案:)
?
政治是全程肖秀榮系列(精講/1000題/肖四八/時政),1000題刷了三遍,考前主觀題只背了肖四。同時在十一月開始買了市面上各種政治押題卷(徐濤八套卷/腿三/任四/米三),只做選擇題以免手生;其他還關注了徐濤的公主號,在飯間休息玩手機的時候看完了他的百日真題。大家都明白政治“得選擇題得天下”,我也就不多說啦。
?
專業(yè)課總分300,是非常拉分的,所以備考一定要把重心放在專業(yè)課哦。
看到已經有很多研友考完就已經分享了今年的真題,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今年706風格可謂大變,在分值分配上有所更改之外,難度也有所提高,填空題直接變成2分一空,其余還涉及了一點外國文學,我拿到試卷的時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考完后翻書對了答案,填空一共錯了四個——直接就扣了八分吧。最后706考了137,比自己預估的高了一些,后面名解簡答論述總共扣了五分左右。結合我自身和其他同學,難點除了選擇題外,主要還在名詞解釋的“《魯迅雜感集序》”和簡答的中俄對比/論述的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與山藥蛋對比。——而這些在最基本的參考書上是不會有詳細的論述,所以在基礎參考書之外的補充不可或缺。
今年文學評論高分如云,考了林語堂和莫言,可以說是只要好好做過往年真題,今年的文評就不會考得太差——所以一定要重視真題。
同時,文學評論的高分要點在多練習!一定要多練習!在考前最后兩個月,我差不多每周都會抽時間練習一到兩篇,掐時間寫,每篇一個半小時,寫完后下載相關論文來對比,后面一個月左右,找了一個考首都師大的研友交換評改對方的文學評論練筆(因為他們學校也考寫作,雖然風格不太相似,但有助于拓展思路,我覺得看看其他研友是怎么寫文學評論的也是很重要的。揚州大學/南師大等也都有文學評論的考察,可以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來互相取經共同進步,這非常非常有幫助?。N揖毠P的草稿在去考試途中丟失了不少,剩下一些我到時候拍個照大家可以參考下,最開始寫得實在是慘不忍睹…
另外,練習中我都是堅持手寫的,我認為這個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練字速,有些人覺得在電腦上寫會更快更節(jié)約時間,但我覺得用考場模擬思維來寫作會效果更好,面對紙筆和面對電腦的思路展開是很不同的。
這里簡單說說我的文評寫作步驟,看到題目我首先看問題提示,然后再看文本,兩相結合在文本上做一些標記,看完文本后列一個要點提綱(主要和問題提示順序一樣),通篇段落一般都是四五段的樣子,采取總分總結構最游刃有余。例如今年又考了林語堂,往年已經考過兩次,重復率很高,對于中國現(xiàn)代散文發(fā)展階段來說應該是在其他練筆的時候都有所掌握了,因此寫作時可以根據(jù)提示以此作為開頭段,然后自然而然就能過渡到林語堂在其中的地位(特殊性),至于林語堂的人生美學思想一般是和他的幽默觀相聯(lián)系的,之后就詳細結合文本來展開對他的幽默觀的理解。文評知人論世的重點是將作家和其他的同時代散文作家進行對比,可以拎出具體某一個(我選了魯迅作比對,加上魯迅對他有過批評,恰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就可以有話可說,同時可以讓老師們看到你的博覽。備考中可以做一個摘抄本,看別人的論文或者專著上有什么漂亮的句子可以直接摘抄背誦下來,考試時真的能夠下筆如有神哦)。此外,最好是能有些老生常談之外的不同見解,這是一個很大的加分亮點吧,我除了對比了魯迅之外,還對比了林語堂自身前后期(我稱之語絲時代和論語時代)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比手法是一個“模板”,在小論文寫作中非常重要,通過以上兩種對比更可見出林的矛盾與追求所在。當然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合適的方法,雖然還有很多想說的,但限于篇幅,而且有些都是能自己慢慢摸索總結出來的,在此也就不贅言了,之后再看看有什么補充吧。方法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相信我,一般人多練習幾篇就都能找到手感啦,也就不至于太差。關于是否要報班,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建議如果是基礎不好、自制力較差且跨考的同學,可以考慮報個新祥旭考研一對一輔導課程,會根據(jù)大家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制定授課計劃,全程跟進學習進度,學起來會比較省時省力,效率會很明顯的提高。
?
考研說難也難,說簡單也可簡單。難的是考的人很多,學校收的人很少。努力也不一定有學可上。簡單的是只要你認真去準備了,熟悉所有要考的內容,那么基本可以有學上。關鍵還在于你的自身能力,你強了,復習的充分了那就相對簡單。所以如果決定了,那么就認真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