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里奇菲爾德”號驅(qū)逐艦(1936年配置)

概述↓
? ? ? ?類型:驅(qū)逐艦
? ? ? ?權重:3.3
? ? ? ?原產(chǎn)國:美國
? ? ? ?設計師:不詳
? ? ? ?首船下水時間:1919年(該艦下水于1919年8月12日)
? ? ? ?所屬系列:“克萊蒙森”級
? ? ? ?同系列產(chǎn)量:156艘(克萊蒙森、達爾格倫、哥德堡、賽姆斯、賽特勒、馬森、格拉漢姆、阿貝爾·P·尤普索、亨特、維爾本·C·伍德、喬治·E·巴格、布蘭奇、赫爾頓、達拉斯、山德勒、索哈德、霍威、朗、布洛梅、艾爾登、史密斯·湯普森、巴克、特雷西、波利、約翰·D·愛德華茲、維珀、帕洛特、愛德肖、馬克雷什、辛普森、布爾墨、麥克考米克、斯圖亞特、珀普、皮雷、皮爾斯布里、約翰·D·福特、圖克斯滕、保羅·瓊斯、哈特菲爾德、布羅克斯、吉爾莫、??怂?、凱恩、漢弗雷、麥克法蘭、詹姆斯·K·珀丁、歐弗敦、斯托特凡、查爾茲、金、桑德斯、威廉姆森、盧本·詹姆斯、斑布雷奇、高夫、巴里、霍普金斯、勞倫斯、貝爾克納普、麥克庫克、麥克卡拉、羅哲斯、歐斯蒙·英格拉姆、班克羅夫特、威利斯、奧利克、特納、吉利斯、多菲、麥克德穆特、勞布、麥克拉納漢、愛德華茲、格里涅、巴拉德、夏布里克、拜雷、唐頓、莫里斯、汀吉、斯瓦西、麥德、辛克萊爾、麥克考雷、穆迪、亨肖、梅耶、多音、夏奇、托西、布雷克、伊謝伍德、卡西、拉德訥、普特鈉、沃登、弗拉謝、戴爾、康弗斯、雷德、比林斯雷、查理斯·奧斯本、奧斯博恩、昌西、富勒、珀西瓦爾、約翰·弗朗西斯·博納斯、法拉格特、薩摩斯、斯托德、雷諾、法夸爾、湯普森、金迪、保羅·漢密爾頓、威廉·瓊斯、伍德伯里、S·P·李、尼古拉、楊、基林、亞波洛夫、拉·瓦爾第、斯勞特、伍德、舍克、基德、肖弗雷基、馬庫斯、莫文、查斯、羅伯特·史密斯、穆蘭尼、科蘭、普雷斯頓、蘭姆森、布魯斯、霍爾、馬克東夫、法輪霍特、薩姆納、科利、梅爾文、里奇菲爾德、扎涅、瓦斯慕斯、特雷弗、佩里、迪卡特、霍爾伯特、諾阿、威廉·B·普雷斯頓、普雷波、西卡德、普魯伊特)
尺寸與重量↓
? ? ? ?排水量:1699.0噸
? ? ? ?全長:95.82米
? ? ? ?總寬:9.44米
? ? ? ?吃水:2.84米
? ? ? ?船員總數(shù):150人
? ? ? ?最少操作人數(shù):45人
動力配置↓
? ? ? ?引擎數(shù)量:2臺
? ? ? ?引擎原產(chǎn)國:不詳
? ? ? ?引擎品牌:不詳
? ? ? ?引擎類型:蒸汽輪機(由4臺燃油鍋爐提供蒸汽)
? ? ? ?引擎型號:不詳
? ? ? ?主機功率:2 7600馬力
? ? ? ?通算功重比:16.24馬力/噸
? ? ? ?推進器數(shù)量:2具
? ? ? ?推進器類型:螺旋槳
機動性↓
? ? ? ?最大前進航速:35.1節(jié)
? ? ? ?最大后退航速:11.9節(jié)?
? ? ? ?“1/3動力”前進航速:6.5節(jié)
? ? ? ?“2/3動力”前進航速:12.4節(jié)
? ? ? ?“巡航”前進航速:23.2節(jié)
? ? ? ?“全速”前進航速:29.2節(jié)
? ? ? ?10.8節(jié)加速時間:6.9秒
? ? ? ?27.0節(jié)加速時間:20.4秒
? ? ? ?極速加速時間:31.8秒
? ? ? ?極速制動時間:37.6秒
? ? ? ?全動力轉(zhuǎn)向速度:24.3節(jié)
? ? ? ?全動力轉(zhuǎn)彎半徑:157.56米
? ? ? ?船舵數(shù)量:1具
續(xù)航能力↓
? ? ? ?續(xù)航距離:4900海里(15節(jié))
生存力↓
? ? ? ?隔倉段數(shù):7
? ? ? ?船體外板厚度:16毫米(鋼板)
? ? ? ?上層建筑外板厚度:4毫米(鋼板)
? ? ? ?一級火炮裝甲:前部4.97毫米,兩側(cè) 4.97毫米,頂部4.97毫米,僅前主炮配備裝甲
武器配置↓
? ? ? ?一級火炮:4組單裝(4門)102毫米MK9型艦炮,身管倍徑L50.0,最大炮口動能5849.20千焦,彈藥基數(shù)1200發(fā),單管射速8.0發(fā)/分鐘(急促射9.0發(fā)/分鐘),待發(fā)彈藥架16發(fā)/門,發(fā)射間隔7.500秒(急促射6.700秒),適配彈種HE/SAP/彈底引信HE,彈丸重量14.970/14.970/14.970千克,初速每秒884/884/884米,裝藥當量1210.000/519.400/1210.000克TNT(1230.000/530.000/1230.000克D炸藥),引信臨界厚度0.1/7.0/0.1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0/5000/300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16/100/51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16/83/42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16/67/34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16/57/29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16/50/25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16/43/22毫米,水平轉(zhuǎn)速12.0度/秒,垂直轉(zhuǎn)速18.0度/秒,縱向射界20/-10度,接舷火力密度24.0~26.9發(fā)/分鐘(2.233~2.500秒/發(fā)),接舷最大投射5.988~6.703千克/秒
? ? ? ?二級火炮:1組單裝(1門)76毫米MK4型艦炮,身管倍徑L23.0,最大炮口動能746.38千焦,彈藥基數(shù)500發(fā),單管射速9.0發(fā)/分鐘,發(fā)射間隔6.700秒,適配彈種HE/SAP,彈丸重量5.900/5.900千克,初速每秒503/503米,裝藥當量340.000/62.000克TNT,引信臨界厚度0.1/8.0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0/1600毫米,0.1千米最大穿深7/58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7/49毫米,2千米最大穿深7/42毫米,3千米最大穿深7/37毫米,4千米最大穿深7/34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7/31毫米,水平轉(zhuǎn)速25.0度/秒,垂直轉(zhuǎn)速25.0度/秒,縱向射界70/-7度,接舷火力密度9.0發(fā)/分鐘(6.700秒/發(fā)),接舷最大投射0.881千克/秒
? ? ? ?魚雷配置:4組三聯(lián)裝(12具)533毫米魚雷發(fā)射管,彈藥基數(shù)12枚MK8型魚雷,彈重1252.000千克,彈長不詳,戰(zhàn)斗部當量146.000千克TNT,模式不可調(diào),有效射程9.140千米(27.0節(jié))
評價↓
? ? ? ?該型艦艇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最初一代驅(qū)逐艦,相比于典型的條約期型驅(qū)逐艦,該艦主炮布局更加原始 ,部分主炮為舯部方案(放置于中艦橋上部),使其名義上配備的4門主炮,在接舷狀態(tài)下只有3門可以發(fā)揮作用,與此同時其主炮相對于口徑而言射速偏慢,彈藥內(nèi)填充的炸藥威力不足,再加上位于艉部甲板的一門不具有速射特性的短身管副炮,在實戰(zhàn)中該艦的炮火輸出較為孱弱,機動性在驅(qū)逐艦中也僅處于中等水平,反潛與防空能力也基本為零,生存力也只達到相近噸位驅(qū)逐艦的一般水準,他的魚雷性能也遠遜于其所能遇到的其他所有驅(qū)逐艦,其魚雷不僅航速較慢且射程有限,戰(zhàn)斗部的裝藥威力更是差距懸殊,在雷擊功能上競爭力仍然不足,是一艘作戰(zhàn)效能相對低劣的驅(qū)逐艦。在外觀方面,該艦采用傾斜角度極小的飛剪艏,平甲板船型,艦橋分為三段,前艦橋成楔形,中艦橋位于煙囪區(qū)域且頂部對稱安裝有兩門主炮,后艦橋主要用于安裝后主炮,四組魚雷發(fā)射管非對稱安裝于舯部,左側(cè)兩組魚雷發(fā)射管在右側(cè)兩組之前,船體俯視輪廓為標準的紡錘形,配備有4具較為細弱的煙囪,從比例上來說桅桿極為高大。(查看“巴克”號驅(qū)逐艦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1312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