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超市副業(yè),抖音“不務正業(yè)”背后的困境
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當增量不在的時候,存量競爭的時代也隨之而來。而作為移動互聯網炙手可熱的產品形態(tài),短視頻應用也早早的就邁入了這一階段。兩大頭部短視頻平臺快手、抖音都紛紛轉向電商化,很顯然就是在線上廣告之外,從另一個方向搶奪更多增量空間。
去年五月,抖音在APP首頁增設了新的“商城”入口,隨后在2023年春節(jié)前夕,“抖音超市”也悄然上線,再緊接著就傳來抖音外賣將于三月上線的消息。種種跡象表明,字節(jié)跳動想要通過進一步商業(yè)化的抖音,來全方位地包圍用戶的衣食住行領域。
在外界探討這抖音超市勝算幾何的時候,或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需要思考:抖音作為一個內容生態(tài)平臺,在逐漸變成一個超級電商應用APP的路途中,是否會失去原來的內容用戶?內容生態(tài)與電商變現,世事難兩全。要想兼得魚與熊掌,抖音要付出的成本與代價,恐怕難以想象。
短視頻紅利天花板,抖音急于出招
從抖音近年來大肆探索各類新業(yè)務的急促步伐中,看得出字節(jié)跳動的焦慮。
根據2021年中國短視頻應用數據顯示,使用快手平臺的用戶占比為17.9%;嗶哩嗶哩用戶占比為13%;微視和西瓜視頻的用戶占比接近,都在4%左右;最后剩余45%的短視頻用戶都在使用抖音平臺。
在短視頻領域,抖音已經占據半壁江山,且短期內地位不會發(fā)生變化,但同時也無法更進一步。實際上,抖音在整個平臺的廣告業(yè)務逐漸出現增長緩慢的趨勢。字節(jié)跳動的中國市場營收在2022年的前三個月內只有15%的增幅,與過去的數據相比,已經顯得有些疲弱。
于是在2021年,借助大數據算法,抖音走向了“興趣電商”。但在興趣電商之下的用戶行為,多數屬于沖動消費,這就會帶來兩個問題,高居不下的退貨率以及偏低的客單價。相關數據表明,直播電商平均退貨率為30%-50%,而傳統電商退貨率只有10%-15%。
更重要的是,盡管興趣電商在過去一段時間成功給抖音帶來明顯的效益,但是在2022年上半年經過多次測試,當商品推介內容達到8%以上時,用戶的留存和使用時長就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如果再進一步增加商品化內容推送,用戶流失的速度就會加劇,這無異于殺雞取卵的惡劣走向。因此,抖音只能老老實實的跟隨主流模式,開啟了貨架電商的新模式。2022年5月,抖音電商將“商城”入口放到了首頁,用戶通過商城入口能直接進入購物頁面。
如今,抖音迅速擴張業(yè)務范疇的背后,或許也透露出了一絲對商業(yè)化的擔憂:一方面,用戶數量的增加,促使了抖音的商業(yè)化進程。從直播電商到興趣電商,最后到貨架電商,更是抖音電商一路發(fā)展下來的成果。但與此同時,像京東、淘寶這樣的電商平臺,已經發(fā)展得非常成熟了。對于抖音來說,在存量市場進攻比守家更難。
誠然,不管是為了謀求一個漂亮的成績然后上市,還是為了實現自我突破,抖音都必須找到新的增量空間。目前字節(jié)超過 40% 的廣告收入由電商貢獻,電商的成敗將決定抖音第二條增長曲線能畫到哪里。
去年7月抖音超市正式啟動招商,同年10月在東莞、深圳、廣州以及惠州四個城市抖音超市開始試運營。
小打小鬧的抖音超市,成功性有待商榷
由字節(jié)跳動電商部門負責開發(fā)的抖音超市,與抖音外賣分屬兩個團隊,前者是電商業(yè)務,后者是本地生活業(yè)務。從目前上線的模式來看,抖音超市做的就是類似天貓超市的直營業(yè)務,相似點有“滿88元包郵”“次日達”。
但抖音沒有給超市一個顯眼的入口,除了在刷視頻過程中刷到的廣告頁面可進入以外,要在搜索欄搜索“抖音超市”才能跳轉到相關頁面。
抖音超市的入口雖然不明顯,但絕不意味著抖音對超市業(yè)務不重視,更多是還未做好準備。在抖音超市的評論區(qū)里,大多給出的好評是基于物流速度和物流服務,差評理由以商品質量差、性價比低居多。
從商品規(guī)模與數量上看,除了生鮮商品以外,其他該有的類目都有,但類目之下的商品可選項不多。從價格來看,剛上線的新平臺,自然優(yōu)惠力度是足夠的。除了常備的抖音支付券,另有新人券和官方補貼。沒有大額優(yōu)惠,消費者就沒有理由放著大超市(天貓、京東)不逛,來這抖音“小超市”了。
因此,低價是抖音目前最有效的拉新手段。新人專享券有使用限制,且在新人券優(yōu)惠過后,同時相比其他主流電商平臺,抖音超市的價格就失去了競爭力,如何挽留用戶成了下一個重要難關。
除卻商品和價格,最后一個關鍵點就是物流配送服務。與外賣一樣,抖音超市與第三方合作,抖音超市的商品均由順豐發(fā)貨。對消費者來說,時效性有保障,但如果不滿88元,運費不便宜。
抖音超市開設了官方抖音賬號,粉絲6.4萬。簡介寫著“讓用戶家庭消費更簡單,生活更美好”,目前只發(fā)布了一個關于情人節(jié)的作品。與此同時,京東超市在抖音的官方賬號,粉絲258萬,每天直播時間從早八點到晚上十二點。
目前,抖音超市已經上線全國,綜合三方面因素看,抖音超市目前并沒有發(fā)現任何亮眼的地方。電商超市的戰(zhàn)場雙雄爭霸,社區(qū)團購與生鮮買菜也均有上線日用百貨的類目。在電商超市一片紅海的情況下,抖音超市的優(yōu)勢近乎于無。
唯一的依托是抖音APP自身的龐大流量,但在被動入口模式之下,內容流量再大也發(fā)揮不上作用。
盡管失去了先發(fā)優(yōu)勢且競爭對手實力龐大,抖音超市作為抖音在貨架電商布局的其中一環(huán),抖音最終都會走出這步棋。種種跡象表明,抖音超市目前還未開始發(fā)力,所以抖音超市日后能走多遠,還要看抖音后續(xù)的投入才好判斷。
不過,抖音超市若想做大做強,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紅海相爭,抖音超市無力招架
在抖音建設電商生態(tài)的戰(zhàn)略里,抖音超市的意義并不小。一是超市屬性能帶來高復購率,提高用戶留存;二是為日后抖音支付金融生態(tài)鋪路。但完成這兩個目標的前提是抖音超市能夠順利經營且發(fā)展壯大。
任何一項電商業(yè)務從來不是只靠流量,其完整的生態(tài)包含了支付、物流、商品供應鏈、用戶、商家服務五大體系,缺一不可。而這正是天貓、京東等正統電商平臺選手的殺手锏,能成功抵御諸如抖音和快手這樣的跨界電商新手。
就抖音超市來說,在這個紅海領域要想站穩(wěn),商品供應鏈是首要問題。天貓超市和京東超市深耕供應鏈多年,得益于高額出貨量因此在供應商面前有足夠的話語權。有了話語權,才能拿下更低成本的進貨。
有了豐富的商品和相對更優(yōu)惠的價格,才能走到用戶面前。從目前抖音超市的SKU數量上看,抖音在電商供應鏈的短板有待提高。
再從物流服務來說,抖音超市里,大部分城市的次日達,小部分城市能實現小時達,只能說達到了入門條件。相比之下,京東超市有小時購,天貓超市有半日達,去年5月,餓了么也上線了“全能超市”,提供生鮮和糧油米面等物資供給服務,配送模式是半日達。
本地生活服務最強者,除了美團優(yōu)選次日自提,美團買菜最快半小時達,美團的“小超市”如同外賣。
在消費心智上,要重塑用戶們早已形成的習慣,抖音超市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F在的抖音超市,主要是用發(fā)放優(yōu)惠券補貼的方式來搶占部分用戶,但日后要想獲得盈利甚至擴大市場份額,就不容易了。
抖音流量的確很生猛,用戶基礎更不容小覷。但電商轉化率從貨架電商上線之后,相信也沒有達到抖音自身的預期。抖音商城在去年雙十一大促期間,訪客峰值最高去到了3億人次,但最終交易轉化率還不到2%。
電商平臺的流量,本身自帶交易屬性的,也是轉化率最優(yōu)的。而像抖音、小紅書這類內容平臺的流量,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才能獲得更高的轉化率。
總的來看,后來者抖音想順利入局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并站穩(wěn)腳跟,難度一點也不小。盡管在互聯網中,也不乏后來居上的商業(yè)案例,但供應鏈、物流作為最核心的護城河,京東、阿里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打造堅實的城墻,抖音超市難有攻破的可能。至于說與之一戰(zhàn),恐怕抖音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結語
在大力發(fā)展直播電商之際,為了預防即將抵達的天花板,抖音正在一步步構建傳統電商。開線上超市有望在擴大增量的同時,強化抖音的電商壁壘,是抖音擴張電商版圖的重要一環(huán)。
但抖音超市作為后發(fā)選手,能否承接實現抖音新增長期待的重擔,仍需要持續(x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