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解析:碧游村之諸葛青三打白骨精(下)

上一篇我們講了諸葛青的前兩個外化的心魔:劉當、趙念——

這一篇,我們來講諸葛青遇到的第三個心魔:那個有了心魔的自己——
諸葛青面臨的第三個選擇:承認失敗,還是繼承神技?

是的,諸葛青遇到了的第三個心魔,第三個白骨精,就是內心的另一個自己,那個拒絕承認失敗的自己。
心魔,心魔,發(fā)自于內心的東西,只有你正視它,它才會出現(xiàn)。

心學的世界就是主觀的。
心動,所以幡動。
世界因為你看見了,才存在。
你正視、面對自己的內心的時候,心魔就具體的呈現(xiàn)出來。
你不去看,它就好像不存在一樣。
而得到神機百煉的諸葛青知道,到了決一死戰(zhàn)的時候。

于是他找到了芙蓉,開始對她講男孩的故事,因為諸葛青覺得是時候承認了。
講完男孩一切齷齪的心思,也說出了解決這個心魔的辦法:通過拒絕男孩B遺產的引誘,來克服對男孩A遺產的覬覦。
也就是說,諸葛青想通過拒絕神機百煉,來達到內心的平靜,從而不再受到風后奇門的蠱惑。
跟芙蓉說完這個戰(zhàn)術,他就開始閉關執(zhí)行了。

結果失敗了。
諸葛青閉關前覺得自己承認了,因為他把一切內心的骯臟齷齪都跟芙蓉講了,他覺得自己放下了。
為什么還是失敗呢?
還是芙蓉說出了真相:你對全世界承認了有什么用,你對自己承認了嗎?
一語道破天機??!

這才是諸葛青最后一個心魔:不愿意承認失敗。
一個從未敗過的人,無法越過失敗的深淵。
而諸葛青是怎么突破的呢?
還真的是靠傅蓉啊。
芙蓉給他講了女孩的故事,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的故事,結果諸葛青還真的是收到了啟發(fā)。

我反復看了很多遍,覺得芙蓉啟發(fā)諸葛青的應該是這句話——
但就是那么一點,女孩想要的就那么一點,也從來沒有得到過……
【最想要卻從未得到】
這一點,于芙蓉而言,是真愛
那于諸葛青而言呢?

在諸葛青和心魔的對決中我們知道,這一點,就是【三昧真火】。
諸葛青從小到大,一切努力,都是為繼承三昧真火做準備的。
不然一個術士家族,為什么連悠錘灌頂和鐵尺拍肋這種玩意都要練?
諸葛青整個的成長過程,就是為三昧真火而準備的,就是為這個來的。
被教育也好,自己想要也罷,這就是他最想要的東西。
這就是王也說過的,最想要。

可惜啊,他沒有能順利繼承。
本來也沒什么,他也不著急,覺得自己修行不夠,可以慢慢來。
可是他遇到了會風后奇門的王也,遇到了會神機百煉的馬仙洪。
這就像什么?
你一輩子攢錢就是為了買一個絕版包包,你以為那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最好的。
后來發(fā)現(xiàn)自己錢還沒有攢夠,你也覺得沒關系,可以慢慢攢。
結果出門左轉,看到王家三公子拎著它來上班了,不僅是限量版,還是定制的稀有皮!而王公子寶貝的跟什么似的,你看一眼他都舍不得。
出門散個心吧又遇到了馬村長,拎著同款不同色的包包去地里割韭菜,一點也不當回事兒,看你喜歡,就說你把這韭菜幫我拿回去,這包就送你了!
你什么心理?
你一輩子求而不得的東西,別人信手拈來!
一輩子的奮斗就這么被否定了!
而你以為世界上最好的那個包包,貌似根本不值一提!
你崩潰了,但你又知道這崩潰是不對的,想要人家的包包也是不對的!
你覺得只要你能拒絕馬村長的包包,也就不會再覬覦王公子的包包:你看,我根本不在乎!
結果發(fā)現(xiàn)做不到。
你拒絕不了。

問題的根源在哪?
問題的根源,在你為之奮斗一輩子的那個包包啊!
你想要的,還是那個包包而已!
就像小王子,他想要的玫瑰,是自己悉心澆灌的那一朵,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的那一朵。
是你花費的時間,讓玫瑰與眾不同。
你以為你愛上的是玫瑰,其實不是,你愛上的只是那一朵,即便它根本就是朵月季!
遇到風后奇門和神機百煉的諸葛青,就像是第一次看到玫瑰園的小王子!
他之所以覬覦神機百煉、覬覦風后奇門,都是因為沒有得到三昧真火罷了!
就像有人追求不到自己的女神,要通過娶一個更優(yōu)秀的、或者拒絕一個更優(yōu)秀的來證明自己的強大!
但歸根結底,你想要的,還是那個沒有得到的。
而且,當你真的得到那個包包的時候,即便拿出來跟人家比,確實不如人家的好看,你其實也是沒有遺憾的!
因為別人的再好,也不是你想要的。
你所有的不服輸,都是因為沒有得到那個包包,那朵玫瑰,那個人。

諸葛青就是因為傅蓉的話想到了這一點,于是進入內景,對心魔發(fā)起決戰(zhàn)。
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拼盡全力,點燃了三昧真火!
居然成功了。
正如諸葛青所說,因為見識過更厲害的神技而不再對三昧真火心存畏懼,反而輕松了。
因為承認了八奇技的厲害,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反而獲無所畏懼的勇氣。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人之下里對著【心態(tài)】這件事看的特別重。
唐門的丹噬也是這樣,看淡生死,才能成功。
三昧真火,放下畏懼,才能擁有。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燈下黑,視覺盲區(qū)么。
你越想找什么東西,它明明就在你眼前,你就越是看不到。
騎驢找驢,拿著手機找手機。
你不找了,發(fā)現(xiàn),哎,這不就在這兒么。
諸葛青追求三昧真火,就像追求女神,你仰望她,出現(xiàn)在她面前的時候緊張的一句話也說不出,怯懦無助、手足無措,優(yōu)秀如女神怎么會喜歡這樣的人?
而當你歷盡千帆歸來,沉穩(wěn)自若,大大方方說出兩個字:你好……
終得女神青眼相加啊。
諸葛青得到了他的女神,他的三昧真火。
三昧真火,上丹之神,中丹之氣,下丹之精,三把火,燒掉了三個心魔。
這三打白骨精也算僥幸過關了。

簡單概括一下,這是一個關于如何做人的故事——
當你意外的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并有機會進入這個新世界的時候,這之前的你,就成了過去的你,現(xiàn)在的你,往前一步,就是一個全新的你,你該如何選擇?
選擇接受過去的自己,承認過去的自己,繼續(xù)做原來的自己?
還是選擇割舍掉過去,改變自己,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改變。
過去是不值得留戀的,過去是陳舊的、腐朽的,過去的自己是落后的、不堪的。
只有不斷改變,隨時抓住新機遇、成為全新的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
這是公司對陳朵做的事:徹底改變她蠱身圣童的生活方式和身份,讓她割舍掉過去,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但是諸葛青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這樣不對。這樣行不通。
陳朵也說:難到你還能讓我的這里也變正常嗎?難到你能給我一個所謂的正常的過去嗎?

王也說過:過去無法挽回,未來可以改變。
而谷崎亭在通天谷所說,你不光是當下的你,你是過去、當下以及可能發(fā)生的未來的總和。
未來是基于過去和現(xiàn)在的總和產生的慣性而推進的產物。
雖然人是通過把握現(xiàn)在來創(chuàng)造未來,但過去依然是未來的根基。
沒有過去,哪有現(xiàn)在,又何談未來呢?

這也是為什么,諸葛青最后沒有殺掉那個小心魔,因為那就是他的一部分?。?br>
他坦然的接受了自己的邪念和缺點,接受了曾經被邪念控制的過去,永遠看著它,避免它藏起來或者卷土重來。
有過去,一個人才算完整啊。
所以,失去了過去的馬仙洪拼了命的想找回來。
和寶兒姐一樣。
但馬仙洪錯就錯在,他為找回自己的過去制造的修身爐,卻在讓這些上根器們和他們的過去說再見。
就像球兒說五魁:為了救你的哥哥,不知道多少人的哥哥要死去,這樣不對啊。

所以諸葛青這條線其實是碧游村暗含的核心思想——
面對真實,接受過去,承人自己。
哪怕這個自己是痛苦的、失敗的,不堪的。
這才是做人的第一步。
當命運把一個巨大的機遇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不要狂喜的奔向新世界,而是要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才不至于迷失。
陳朵就是想明白了,才做出了最后的那個選擇。
這真的是一個比絕大多數(shù)人都通透的孩子呀!
比諸葛青腦子轉的都快!
離開暗堡沒多久,就想明白了,就決定去見廖忠,最后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張楚嵐給出的選項。
這是想的多通透多明白?。?/p>
唯一能和陳朵相媲美的,就是王也了。
碧游村前的過度篇北京篇,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后,王也就特別坦然的跟諸葛青坦白了自己的過去,是多么的目下無塵,連出家都帶著優(yōu)越感:你們這群愚蠢的人啊,成天為了自己那點小欲望疲于奔命,看我多逍遙多自在,你們還在世間操勞的時候老子已經出世了啊……
而后被張楚嵐的通透圓滑教育了,決定直面自己的錯誤,慨然入世,毫無壓力的放下身段從頭開始。
你可以看出王也說出這番話、做出這個決定基本是毫無心理負擔的,特別輕松坦然。
這也就是阿蓮說的,王也就算死也會死的明明白白的。
所以教育諸葛青的才能是王也?。?/strong>
他有這資格。

如果說羅天大醮講的是張楚嵐如何走上取經路的,北京篇講的就是王也如何入世、成為行者的,那碧游村篇講的就是諸葛青如何天龍化馬的。
諸葛青,一出場就是建德諸葛家的繼承人,繼承全部諸葛絕學的第一人……
張口閉口就是這世上還有什么能超越我諸葛家的絕學……
不食人間煙火的張狂樣子,不愧西海龍王三太子的化身。
所以我都在這里嚴重懷疑,納森篇演繹哪吒的球兒和諸葛青怕不會有什么不愉快的交集吧。
但是碧游村事件后,諸葛青和上根器們一起加入了公司。
其他上根器都是無門無派的偏門邪才,給公司打工、哪怕當臨時工也沒有什么。
可是諸葛青不一樣?。?/p>
千年名門諸葛家的第一繼承人,居然去給公司當狗腿子,這事兒說出去誰信?
換成羅天大醮時期的諸葛青怕是完全不會接受的,他會覺得公司怕不是瘋了。
但碧游村以后,諸葛青坦然接受了,還倍兒積極的加入了納森島的任務,儼然一副小分隊隊長的架勢。

就像張狂的西海龍王三太子一把火燒了玉帝賜的明珠后,被菩薩點化,甘愿成為一匹馬,去鷹愁澗接唐僧,走上取經路。
諸葛青被傅蓉點化后,一把火燒了神機百煉,放下身段成為公司走狗,去納森島接寶兒姐,浴火重生,開始真正的修行之路。
放下俗世的禁錮,才能獲得位列仙班的資格,才有可能真的化身為龍。
到此,繼張楚嵐被寶兒姐放出了五行山,王也被武當開除后,諸葛青也離開了諸葛家的光環(huán),再加上后期因天師下山事件被開除龍虎山的張靈玉,取經天團算是下凡入世完成,就差集結了。
期待納森篇之后的東北篇,那應該就是取經團的集合地了。

扯遠了,再說回碧游村。
在碧游村,有資格教育諸葛青的,是王也。
而一把火燒了神機百煉的諸葛青,也有了點化別人的資格——幫張楚嵐解決陳朵到底想要什么的問題。
因為諸葛青悟了,想通了,他才能知道陳朵想要的是什么。
通透如阿蓮,那自然也是一點就通啊。
這條線就這么串起來了:阿蓮點化了王也,王也教育了阿青,阿青又點化了楚嵐看透了陳朵……
最后,每一個人都完成了“直面真實、接受過去、承認自己、最后成為自己的”的修行之路。
除了失憶的馬村長。
等他找回過去之后,也要再走一遍這條路。
這就是碧游村內涵的主題——
過去無法挽回,所以只能接受。也只有接受過去,直面自己的一切,才能把握現(xiàn)在,進而創(chuàng)造未來。
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勇敢的直視自己的內心,坦然的接受全部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全部。

以上。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