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
開頭李拒絕了酒館女生的邀請,跟酒館里面的兩位西裝男對眼隨后打架,后面再與前妻相遇后,又在酒館打架,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覺得這很合理。有時候無法與自己和解,或者看什么不爽的時候,直接出擊,但隨后我就對這種想法感到后悔,打架的后果很嚴重,不是我們能夠負擔的起的(目前社會而言),所以會有自殺的人,不是在沉默中爆發(fā),就是在沉默中滅亡,在長大后的一段日子里,我越來越認同這句話,或者向外或者向內,自我傾壓與向外發(fā)泄。
帕特里克在開關冰箱崩潰的那一段,李堅持要陪在他身邊,其實我一直能理解,李之前自己也崩潰過,所以他守著帕特里克,怕他做出出格舉動。電影中最具張力的畫面,也是李接受警察審問后,拔槍想要自殺的這個畫面,這個畫面讓我的眼淚充滿眼框,自責嗎?愧疚嗎?
換做是我的話第一時間也是自殺,已經無法贖罪,無法與自己和解了。
影片的末尾李的兩個女兒又救了他一次,女兒永遠會愛著爸爸的,所以這份愧疚永遠無法消除,就如同李對帕特里克說的:“I can’t beat it.”無法原諒的是自己,所以想要逃離。
但是最好的是李周圍的人大部分都很溫暖,幫助他了許多,影片中顯現出來的還是整體一種平靜卻又充滿沖突的憂傷,以喜景襯哀情,最是令人動容。
標簽:海邊的曼徹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