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降薪,應降哪些人的薪
銀行降薪,應降哪些人的薪
日前,一份金融機構降薪的聊天記錄在朋友圈流傳。金融讓利實體經(jīng)濟的背景下,金融業(yè)降薪的擔憂與傳聞也隨之而來。該傳聞稱應政策要求,金融業(yè)將全體降薪,并直接點名某股份行將降薪20%。8月7日凌晨,四大行集體回應薪酬問題,稱目前沒有降薪安排。

從四大行的回應來看,語調(diào)都是“留有余地”的。工行的回應是,截至目前,工行沒有統(tǒng)一降薪的安排;農(nóng)行則回應,今年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和安排;中行的回應直接些,目前,中行工資費用預算中尚無降薪安排;建行最簡單,目前沒有降薪的計劃安排。也就是說,四大國有銀行的回應,都是否定的,而否定的語調(diào),又似乎不那么果斷和直接,都只是為回應而回應,感覺回應后面還有文章似的。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銀行降薪傳言,應當不會是空穴來風。因為,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較差,外部經(jīng)濟環(huán)境惡劣,企業(yè)運行困難,銀行需要讓利1.5萬億,這樣的背景下,如果銀行仍然維持高薪,顯然有點不合時宜,也說不過去,會讓外界對銀行的大局意識產(chǎn)生質(zhì)疑,對銀行服務經(jīng)濟的意識表示懷疑。
事實也是,按照媒體提供的數(shù)據(jù),去年四大行的人均月薪與其他銀行、特別是股份制銀行相比,確實是偏低的,甚至可以說是最低的。股份制銀行中,月薪最高的達到了4萬元,而四大行都在2萬多,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不到2.6萬元,農(nóng)業(yè)銀行和工商銀行2.3萬元左右。
即便如此,我們認為,銀行的薪酬與其他所有制企業(yè)、特別是實體企業(yè)相比,仍然是很高的。2019年全國城鎮(zhèn)私營單位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僅為53604元,月薪4400元左右,只有在銀行系統(tǒng)最低的農(nóng)行、工行的1/6。顯然,銀行的工資仍然是偏高的,甚至是很高的,就更不要說高薪酬的股份制銀行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降薪就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決不是因為看著銀行眼紅,而不是公平的需要。

不過,也要注意,銀行降薪,也不是“一刀切”,而要有計劃、有重點、講公平、講效率。因為,銀行員工的薪酬,三六九等是分得非常清楚的。高的很高,低的很低;高的可以富得冒油,低的也就僅僅能夠維持生計。特別是一線員工、如柜員等,薪酬是很低的。他們的薪酬,不僅不能與銀行的“正式員工”比,甚至與有的私營單位員工也不大好比。如果在降薪過程中,對這類員工也“一視同仁”、同步降薪,那降薪的公平性就會受到質(zhì)疑,降薪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降薪的目的不是拿姿態(tài),而是共度時艱,是與其他企業(yè)、特別是實體企業(yè)一起,共同應對艱難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共同應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影響。顯然,那些低工資的一線員工,就不能降薪,甚至應當加薪。真正要降薪的,是那些拿著高薪酬的管理人員、高管等。銀行的薪酬,主要是由他們推高的,也是由他們支撐著的。大量的一線員工,則在“被高薪”,在頂著高薪的帽子、走著低薪的步子。
所以,假如銀行真的選擇降薪,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降薪的方式方法要公平、公正,要體現(xiàn)風格,而不是出臺一個“一刀切”的降薪政策,就算任務完成了。如果把一線低薪員工也降薪了,那是工作失職,是用一線員工的利益來維護管理人員的利益。如果這樣,有關方面應當介入,對銀行的降薪進行調(diào)查,對相關銀行的領導班子員工處分。
降薪是個藝術活,也是公平活。只有把降薪的重點確定好,把降薪的方案做得公平、公正,才能真正起到降薪的效果。對銀行的經(jīng)營者來說,一定要有大局意識、公平意識、平等意識,要能夠在經(jīng)濟困難時選擇降薪,更要在降薪時選擇公平、公正的方法,切莫因為降薪而引發(fā)新的矛盾。對一線低薪酬員工,還是需要照顧的,是不能輕易對他們降薪的。否則,銀行將成為沒有就業(yè)者愿意加入的行業(yè)。

面對銀行降薪傳聞,我們希望銀行能夠盡快拿出行動,尤其是薪酬很調(diào)控股份制銀行,更要主動拿出降薪方案。但降薪方案一定要觸動利益層,而不是一線員工。要通過降薪,給一線員工一次對企業(yè)感情加深的機會,而不是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