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 腦科學日報| Neuron:記憶研究經典原則-實時捕獲神經元激活
第1865期 腦科學日報
2023年9月25日
科 學 時 訊
1,Neuron:挑戰(zhàn)記憶研究的經典原則-實時捕獲神經元激活
來源:生物通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記憶形成時,大鼠大腦中一組激活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更強,但另一組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系減弱了。這一發(fā)現(xiàn)與人們對大腦運作方式的傳統(tǒng)看法相左,但為了解學習和記憶的奧秘提供了線索,這些過程在阿爾茨海默氏癥、精神分裂癥和自閉癥等疾病中出現(xiàn)了問題。研究人員計劃繼續(xù)在健康動物和影響信息處理和記憶的疾病模型中研究這一現(xiàn)象。
2,大腦年齡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反芻思維增強和正念能力減弱相關
來源:SCH通訊
腦齡和BrainAGE-diff的估計。A)SZ和HC人群中腦齡與實際年齡呈正相關關系。陰影帶代表95%的置信區(qū)間。B)BrainAGE-diff在組間沒有差異。水平黑線代表組平均值。
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緒健康總分越高,大腦越年輕。HC和SZ的平均腦齡差異無顯著性差異。更高水平的正念伴隨著更低水平的反芻和感知壓力。兩組在整體情緒健康方面存在差異,HC報告更高正念,更少反芻和感知壓力,而SZ則表現(xiàn)出相反的模式。
我們的初步分析表明大腦年齡差異與情緒健康之間顯著相關:反芻和感知壓力越高、正念越低的SZ患者報告了更大的BrainAGE-diff,然而更多正念、更少反芻和感知壓力的SZ,就像正常對照一樣,有更年輕的大腦。在考慮了幾個重要的人口統(tǒng)計學和臨床協(xié)變量后,SZ患者的情緒健康總分和BrainAGE-diff仍然相關。
3,JAD:青少年抑郁癥的炎癥癥狀在男孩和女孩之間有所不同
來源:大話精神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男孩和女孩的抑郁和抑郁風險與不同的炎癥蛋白有關。研究結果表明,炎癥和生理性別可能共同導致患抑郁癥的風險。我們知道,青春期是許多精神障礙首次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通過確定哪些炎癥蛋白與抑郁癥有關,以及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差異,該發(fā)現(xiàn)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生命中這個關鍵時期發(fā)生的事情。研究強調了考慮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因素綜合影響的重要性,以了解抑郁癥的潛在機制。
4,Neurology:健康與退休研究中失眠癥狀和軌跡與卒中險的關系
來源:梅斯神經新前沿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著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然而,失眠癥狀和卒中之間的聯(lián)系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其潛在的機制仍不清楚。近日,一項發(fā)表的新研究旨在探討失眠癥狀與卒中發(fā)病率的關系。結果表明失眠癥狀與卒中風險的增加有關,特別是在5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這種風險是由某些合并癥介導的。提高對失眠癥狀的認識和管理可能有助于預防卒中的發(fā)生。
5,Nat Commun:C3N納米點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模型動物的行為缺陷,有望用于其治療
來源:X-MOL資訊
阿爾茨海默?。ˋD),俗稱老年性癡呆,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多發(fā)于65歲以上的人群。AD的病理特征有老年斑、神經元纖維纏結、海馬錐體細胞顆??张葑冃院蜕窠浽笔А1M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AD的發(fā)病與Aβ肽的聚集和Aβ寡聚物的出現(xiàn)有關,但在過去幾十年中,經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的抗聚集療法藥物寥寥無幾。
近日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工作,報道了一種Aβ多肽聚集抑制劑:超小型C3N納米點。該項工作通過結合科學實驗和多尺度理論計算,從分子、細胞、動物層面系統(tǒng)地研究了C3N納米點抑制Aβ多肽聚集,干預AD小鼠病理過程的生物學效應及詳細的分子機制,為開發(fā)高效、低毒的抗AD藥物提供了重要新思路。
6,J ADOLESCENCE:校園欺凌的卷入和自我效能感有關嗎?基于元分析的證據(jù)
來源: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文獻檢索、篩選、納入流程圖以社會信息加工模型(SIP)為理論框架,研究團隊采用元分析整合了國內外的相關實證研究,試圖探討校園欺凌的卷入和兒童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系及其異質性。該研究的結果表明,校園欺凌的卷入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有負向的關聯(lián),并且該關系會隨著欺凌卷入角色、欺凌方式和自我效能感類型的變化而變化。
7,Nat Med:“搖頭丸”輔助治療PTSD的3期臨床結果發(fā)布,將于今年申請上市
來源:生物世界
近日發(fā)表的這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三期臨床試驗MAPP2,評估了MDMA輔助治療中度至重度PTS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達到了主要和次要終點,在中度至重度PTSD的多樣化人群中減輕了PTSD癥狀和功能損傷,并且總體耐受性良好。在這項最新發(fā)表的論文中,研究團隊報告了第二項3期臨床試驗MAPP2的結果,在中度至重度PTSD的多樣化人群中擴展了MAPP1的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MDMA輔助治療顯著降低了PTSD癥狀。MDMA輔助治療還顯著降低了臨床醫(yī)師評定的功能障礙。在包括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工作生活在內的所有領域均觀察到了改善。
8,JPSP:稀缺心態(tài)讓你越忙越窮,是真的嗎?
來源:SelfCulturalPsy
幾乎每個人都體驗過稀缺(scarcity)——沒有足夠的錢或時間滿足自己的需求。最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則挑戰(zhàn)了這種主流觀點,該研究發(fā)現(xiàn),體驗到物質稀缺的人會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出合理的決定,只有當物質稀缺威脅到他們更直接的需求時,他們才會優(yōu)先考慮短期利益。感覺自己的資源不足的經歷幾乎是普遍存在的,在你生命中的某個時刻,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錢或時間。因此,這項研究與幾乎所有人的決策都有關,而不僅僅是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根據(jù)該研究,嘗試改變需求的相對重要性,或使用替代手段滿足受威脅的需求,可能對正在經歷稀缺的人來說很有效。
審校: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