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父惡則母苦,母苦則子懼,子懼則家衰,家衰敗三代!
一個母親可以影響三代人。 打個比方,如果你的奶奶性格不好,那你的父親和叔伯一輩就會受影響,然后是你這一輩,以及你的子女。 但奶奶為什么性格不好呢?這又跟她的父母有關,以及你的爺爺有關。 所以,一個家庭和家族的改變,歸根結底是靠自己。 以前你是沒辦法,但以后是什么樣絕對跟你有很大的關系。 家和萬事興?父惡則母苦,母苦則子懼,子懼則家衰,家衰敗三代!
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就覺得很有道理,因為我所觀察和體驗到的事實就是如此。 在我爺爺奶奶這一輩,家庭內(nèi)部就是很不和順,甚至可以說是兄弟鬩墻,妯娌相爭,鬧得不可開交。 受此影響,到了我父親這一輩,幾乎就是上一輩人的重演。男人往往是從小養(yǎng)成了一些惡習,性格、性情有了扭曲,家庭關系緊張,而女人則肯定是受苦受累。 做母親的人如果心里委屈,一肚子苦水,怎么辦呢?子女就會生活在恐懼之中,害怕父母吵架,擔心父母,性格就會走向乖巧、討好、自卑和自我封閉。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樣的性格走向社會后,競爭力是不足的,缺乏構建良性關系的基本素養(yǎng)。對于家庭、事業(yè)和子女教育,都會有很大的缺陷。這樣一來,可不就是“家衰敗三代”嘛。
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反過來說,如果男人有愛心,性格寬厚,沒有粗暴、懶惰等惡習,那女人就容易嫻靜,家庭的氣場就會很好。 在這樣的氛圍之中成長,孩子就自然開朗大方,有安全感,能夠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其實不管是家庭還是什么組織,都是講究“以和為貴”。對中國人而言,“和”是一種大智慧,大境界,大格局。 按照我的理解,“和”即平衡、和諧、和氣,人生在世,只有落實到這個“和”字上,人與人的關系才會融洽,人與自己的關系才會安然。 如此才能和氣生財,合作共贏,一和萬事興。
委屈和怨氣是家庭衰敗的根由!
窮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庭成員心懷委屈和怨氣。 我們知道,一個人只要受了委屈,心里有怨氣,那遲早會爆發(fā)出來。而且時間愈久,越是壓抑,爆發(fā)的時候就越可怕。 那么,委屈和怨氣是怎么來的呢?主要是態(tài)度和利益問題。比如說男人作為一家之主,或者說是婆婆當家,如果作風不正,什么都顧著自己,貪婪自私,對別人態(tài)度不真誠、不和善,做事不公平,對人不公正,那家里就會種下禍因。 我在農(nóng)村和城里都見過一些這樣的例子,很多父子、母女之間的關系都很緊張,甚至會導致斷絕往來的局面。 清官難斷家務事,其中的孰是孰非唯有當事人自己心里知道,或者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有些事就是回不了頭了,讓人難以釋懷。
女人的平和是家庭的福氣!
女人是家庭走向和睦和良性循環(huán)的根本,但女人平和起來的關鍵在于男人。 有人說女人關乎男人的未來,一個好母親可以扭轉家庭的命運,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確實是這樣。 要知道孩子在小時候所接受到的信息和感受是伴隨一生的,最初的溫暖和安全感關乎一個人的根本。我們看現(xiàn)實中一個人什么樣,就能逆推這個人的家庭情況怎么樣,這其實就是一種驗證。 有愛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其成長情況肯定跟缺愛的家庭出來的孩子不一樣。按照心理學家的意見,童年時候的感受和記憶帶來的影響會伴隨一生。人生在世,你的選擇和道路都跟小時候種下的種子有關。 而如果你要打破家庭負面的循環(huán),就需要以大毅力大勇氣來改造自己,讓自己發(fā)生真正的改變。往日種種譬如往日死,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你都可以讓自己從現(xiàn)在開始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