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特斯拉工廠落成,BBA躺著賺錢的日子結束了
3月22日,德國特斯拉工廠在勃蘭登堡州正式投產(chǎn)。特斯拉舉辦了一場發(fā)布會,現(xiàn)場交付首批30輛“歐版”Model Y。交付現(xiàn)場陣容強大,德國總理、財政部長到場祝賀,站在政府立場,祝賀特斯拉工廠開業(yè)。
受到如此禮遇,馬斯克難掩興奮之情,又在現(xiàn)場“尬舞”起來。無論在中國還是德國,特斯拉都受到了官方歡迎。他們希望這條車企“鰱魚”能攪動本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帶動本土新能源車企的發(fā)展。
德國的特斯拉工廠開業(yè)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上海特斯拉僅僅10個月就完成了建廠投產(chǎn),而德國前前后后折騰了30個月。
與德國政府支持相比,德國汽車工人非常反感特斯拉,他們害怕特斯拉會“帶壞”本土車企,迫使他們加班、提高產(chǎn)能。
工會與環(huán)保組織合作,向法庭提起訴訟,質(zhì)疑特斯拉工廠生產(chǎn)的電池會破壞當?shù)氐沫h(huán)境。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德國工業(yè)廢水的處理非常規(guī)范,絕不會與民用水混到一起。
可環(huán)保組織就是來找茬的,把特斯拉拖入曠日持久的訴訟之中,結局最好能合理合法地把特斯拉趕出德國,以維持德國工人的“溫室環(huán)境”。
寶馬、奧迪、大眾、奔馳的態(tài)度與工人截然相反,他們并不恐懼競爭,反而很歡迎特斯拉建廠。
比如,奔馳柏林、漢堡工廠的負責人勒內(nèi)·雷夫辭職后不久,宣布加盟德國特斯拉,引起一片嘩然。
戴姆勒工會公開譴責他說:“我們難以理解他的行為,離開我們這樣一家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兼?zhèn)涞墓荆ネ犊棵绹母偁帉κ?。我們不需要和這樣沒良心的人共事?!?/strong>
大眾汽車CEO郝伯特·迪斯多次在公開場合夸獎特斯拉:“電動汽車才是未來,我們必須為此改變。”
他警告說,如果大眾汽車不改變目前的低效率,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諾基亞。大眾工會主席回應說:“他的言論,威脅到所有工人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德國政府和汽車公司高層對特斯拉的態(tài)度,與汽車工人間產(chǎn)生了嚴重分歧。德國汽車工人究竟在擔心什么?他們?yōu)槭裁慈绱说种铺厮估?/p>
德國汽車工人日子過得太舒服
汽車工業(yè)是德國經(jīng)濟的支柱,每年為德國這個8000萬人口的國家,創(chuàng)造4200億歐元的收入。這筆龐大的收入,給了德國政府推行高福利政策的底氣。
一般而言,一名德國汽車工人除非遇到什么萬不得已的事情,不然不會辭職,會選擇在同一家工廠干一輩子。
這點和我國電子廠的工人完全不一樣,幾乎沒有電子廠的工人會想在一家工廠干一輩子。
德國工人之所以愿意為一家工廠奉獻終身,自然離不開德國工廠的高福利,他們的日子過得太舒服了。
第一、德國汽車工廠工作根本不累。
與國內(nèi)工人需要每天做重復的工作不同,德國汽車工廠早已實現(xiàn)了自動化生產(chǎn),重體力勞動、重復機械的勞動部分,全被機械臂代替了。
汽車工人每天上班要做的就是監(jiān)督流水線的正常運轉(zhuǎn)和調(diào)節(jié)好各種數(shù)值罷了。車企來零件要搬運,全程有各種工具車,從卸貨到進庫,不需要人手搬運。
第二、工資高,工時短。
以德國大眾為例,一名新員工起薪可達4000歐,熬個10年,工資輕松漲到5000-7000歐,完全不用討好領導,沒有內(nèi)卷文化,這樣的月薪與德國大學教授6000-10000歐的收入相差不大,德國把工人的待遇向教授看齊,這兩類人都是德國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相比之下,德國普通公務員工資才2300歐。
工時方面,2018年德國汽車工人每周僅工作35小時,一周5天,每天僅上班7小時。每年除了法定假期外,汽車工人都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
他們的理由是:平時工廠工作太枯燥了,每年需要出去旅游一趟換換心情,才能更好地投入枯燥的工作。
第三,幾乎不可能被辭退。
德國工會異常強大,只要是工廠的正式員工,除非公司要倒閉了或遇上嚴重的財務危機,工人基本不可能被辭退。德國汽車工人不怕領導,領導欺負他,他跑去找工會投訴。
而且合同里早已寫好多久漲一次薪水,到時間不漲,工人可直接起訴公司,如果怕麻煩不想去法院,工會也會出面幫工人解決漲薪問題。
領導生氣了,想辭退某個工人,需要工會、政府、公司三方面簽字同意才行。聰明的領導壓根不會想到這步,三方簽字難度太高。
有了以上這些優(yōu)勢,可以說,德國汽車工人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工人。而特斯拉的到來,徹底打破了平衡,讓德國汽車工人有可能失去舒適的生活。
馬斯克在德國并不受歡迎
馬斯克是個效率狂,他本人說,自己沒有固定假期,遇到了緊急工作能連續(xù)工作好幾個月,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工作。
為了督促特斯拉提高產(chǎn)量,馬斯克曾經(jīng)帶著被褥和換洗衣物搬進了工廠住了一個月。
馬斯克用自己的推特不斷給特斯拉做廣告,反觀大眾CEO迪斯的推特,全是他在世界各地旅游的照片。
馬斯克對工會嗤之以鼻,堅決反對在特斯拉搞工會,他警告工人說:我們不需要工會給大家漲工資,工廠賺了錢,會主動與大家分享紅利,工會只會拖慢我們的前進速度。
這種言論放在德國,簡直顛覆了德國工人的三觀。
美國加州特斯拉工廠實行嚴格的打卡制度,只要員工有一天遲到或缺勤就會被扣分,月底拿不到全額工資。
一位數(shù)控機械操作員在公司內(nèi)找了一批員工,討論建立工會的可能性,立刻引起馬斯克警惕。據(jù)該員工說,他的上級受到了馬斯克的指使,不停給他工作找茬。
他說:“過去的這一年,我身心俱疲,我沒有停止工作,工作都完美地完成了,可主管和我說,我受到了很多投訴,公司正在考慮開除我?!?/strong>
不久,他接到了一個解雇電話,理由是連續(xù)兩次業(yè)績考核不合格,違背了公司規(guī)定。
馬斯克公開聲稱,自己對工會采取中立態(tài)度,也就是沒有態(tài)度。工人可以要求特斯拉組織工會,但要承受相關后果。
馬斯克提醒工人:福特、克萊斯勒、雪佛蘭的沒落,與工會緊密相關。工會總是要求公司提供不可能的待遇,代價就是公司失去競爭力,被市場淘汰。
同時,為了堵住工人的嘴,馬斯克給工人配股,讓他們分享公司發(fā)展的紅利。拿了公司股票的工人不能參與組織工會的活動,不然視為放棄股權。
從企業(yè)結構來說,特斯拉與傳統(tǒng)德國車企完全是兩種類型的公司。特斯拉注重效率,公司發(fā)展好了,大家都好;德國車企注重基本保障,有點吃大鍋飯的意思,不管企業(yè)好不好,大家旱澇保收。
德國式大鍋飯
用工成本高,一直困擾著德國企業(yè)。
以大眾為例。2020年大眾賣出了930萬輛汽車,豐田賣出了952萬輛汽車,銷量相差無幾。但豐田利潤1300億人民幣,大眾利潤652億人民幣。
相同的銷量,利潤卻差了整整一倍,其中的利差都花在了養(yǎng)員工身上。大眾養(yǎng)了67萬員工,豐田只有35萬。
一位要求匿名的德國車企的中國員工透露:“這幾年,德國總部一直虧損,全靠海外市場撐著,中國分公司年年賺錢養(yǎng)著他們?!?/strong>
別以為德國人素質(zhì)高,給了高福利他們會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工作,人都有惰性,高福利確實養(yǎng)了不少懶漢。德國失業(yè)率高達10%,一方面是德國公司不愿意雇傭太多工人,成本高;
另一方面,在德國失業(yè)了,可以一直拿失業(yè)救濟金,沒有時間限制,而在美國只能拿六個月。
德國本土的大眾工廠,一年到頭生產(chǎn)了40萬輛汽車,特斯拉一去,就喊出了今年造50萬輛、明年造100萬輛的口號,效率是大眾工廠的一倍。
大眾CEO想提高工人效率,給他們指定每日產(chǎn)量指標,立刻遭到工會抵制。工會給出的理由很正當:不能犧牲質(zhì)量提高產(chǎn)量,質(zhì)量是德國汽車的名片。
特斯拉生產(chǎn)一輛Model 3要10個小時,大眾生產(chǎn)一輛新能源要30個小時,大眾工人認為多出來的20個小時全花在了車輛質(zhì)量上。
CEO迪斯認為花在了磨洋工上,他計劃裁員3萬人,其實不是真的裁員,而是借機向工會施壓:要么提高效率要么裁員。
鬧到最后雙方妥協(xié),工會同意成立一個雙邊委員會,與資方協(xié)商出“一個合理的產(chǎn)量指標”。
前不久傳出消息,大眾不惜斥資10億美元,欲收購華為無人駕駛技術,彌補自己在新能源技術上的劣勢。
CEO迪斯指出,德國在新能源汽車研發(fā)上已遠遠落后于特斯拉,他以車載系統(tǒng)為例表示:“至今,我們都寫不出一行自己的核心代碼。至少落后特斯拉6年水平?!?/p>
迪斯試圖說服工人,新能源汽車絕不是把內(nèi)燃機換成電動機那么簡單,“這是一場汽車革命,未來汽車不僅是出行工具,它將成為鏈接萬物的中臺,和智能手機一樣,我們不改變,下場就是諾基亞?!?/p>
德國汽車產(chǎn)業(yè)的精英已感受到了特斯拉的威脅,而工人還在爭論提高產(chǎn)能是不是一種剝削?或許等特斯拉真的擊敗了德國BBA他們才會達成一致意見。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