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世界的運轉機制和……其他的虛擬世界介紹(動畫劇情透露)
本篇文章是對虛擬世界的設定補充,可能會有其他專欄的部分內容,敬請諒解,歡迎提問。
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聯系:一般來講,現實中的人類對哪一種虛擬事物的參與度更高(不算創(chuàng)作者),個人影響力更大,該虛擬事物對應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度就更高,也更容易受到現實世界的波及。
在Virtual Spacetime的主線劇情里,游戲世界更容易受到現實的影響。因為玩家對游戲的影響遠比讀者、觀眾對小說,漫畫的影響大。
玩家們可以在論壇上隨意發(fā)言,揭露bug,批判游戲現象……這些東西有一部分會被策劃采納,更新到游戲中。而反觀其他的虛擬事物,漫畫的讀者若想要做類似的事,漫畫創(chuàng)作者卻并不一定會因為讀者的某些發(fā)言就修改人設和劇情。小說更不用說,動畫的影響度是高于漫畫,略低于游戲的。畢竟會有懵懂無知的小孩模仿動畫里的危險動作,從而造成事故的。
(像什么投幣,點贊,關注,轉發(fā)什么的是針對于創(chuàng)作者的,跟虛擬世界半毛錢關系沒有)
表世界覆蓋區(qū)(自治縣)的其他設定: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精英游戲人物要建立表世界覆蓋區(qū)是要向中央政府申請的。而一個游戲人物是否是精英游戲人物是在其兩歲后才確定的。
(公認的讓游戲角色認同游戲人物的存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著他們的面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生活或完美結局,另一種則是把他們都屠一遍,以德服人)
這個過程十分漫長且艱難:總共要經歷:游戲角色的身份認同------申請報備------上級批準------挑選場地------復制代碼------(雇人)平整土地------粘貼代碼(從代碼就位到模型就位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期間只要代碼出錯一次就全部白費),從批準開始,整個過程大約需要3至6個月的時間,看游戲角色的配合程度和覆蓋地方的大小。需要雇傭工程隊和職業(yè)程序員(程序員這塊可以找關系親近的人幫忙)工程隊負責整理被覆蓋地區(qū)的地形,程序員則專門檢查代碼的穩(wěn)定程度和復制成功率。(這里要說件事,每個游戲人物都是由代碼組成的,他們天生就會編程,但醫(yī)者不能自醫(yī),旁觀者清嗎,除非自身實力過硬,否則辦這種事總得有人幫忙)
在此過程中,當事人需要不斷釋放自身服務器的力量來維持表世界和里世界之間的代碼輸送,這會讓他們很虛弱,因此健康狀況不太好的精英游戲人物是弄不了表世界覆蓋區(qū)的。
虛擬世界的運轉機制:在虛擬世界里,有四個國家可以被稱為“XX世界”,因為它們的版圖是現實世界的世界地圖,國力也是虛擬世界中最強大的,他們是文學世界,動畫世界,游戲世界和漫畫世界。(整個虛擬世界的地圖就是四個世界地圖圍成圈,中間有一個特別大的南極洲,分別對應文學動畫游戲漫畫和其余的十幾個小虛擬世界。還有一件事,這四個世界地圖并不是真實的比例,他們的長寬都縮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說“四大塊”虛擬世界的陸地面積只是現實世界不算南極洲的陸地面積的1/9)
虛擬世界是平的,不是圓的!虛擬世界里也有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24小時)但是這個東升西落并不統一。因為形成的時間不同,文學世界,動畫世界,漫畫世界,游戲世界和大南極洲是五個獨立的空間,這里面的晝夜更替也是互相獨立的,就比如一個游戲人物午夜開船去漫畫世界,一個小時后到達,而漫畫世界此時還是下午……現實世界發(fā)生什么天災,這些天災也會在四個大國對應的版圖中發(fā)生。(南極洲冰雪融化也會影響大南極洲)現實世界的人們對虛擬事物們做的事也會深切影響到虛擬世界里。(就算這塊地方是覆蓋區(qū),當現實世界對應的地區(qū)發(fā)生地震之類的事故時,這里也會發(fā)生地震)
(順帶一提,意識體也和正常人一樣,需要吃飯,喝水,睡覺的。還有,在虛擬人物身上沒有性別這個概念!)
虛擬世界的工業(yè)產值取決于意識體自己建的工廠之類的,包含原本就建在表世界的工廠和表世界覆蓋區(qū)里自帶的工廠。
而虛擬世界當年的農業(yè)產值的上限則取決于其對應的現實世界行業(yè)的收入:在游戲世界里5月成熟并收割的農作物的產量上限取決于同年1-3月的世界游戲市場產值。6月成熟并收割的農作物的產量上限取決于同年4-6月的世界游戲市場產值。以此類推,9月和10月取7-10月的數據。當然,還有反季蔬果,這些東西只能在覆蓋區(qū)培育,1-6月成熟的反季蔬果產量上限取去年11月的游戲產值,7-12月成熟的反季蔬果產量上限取去年12月的游戲產值。(這個意思就是說虛擬世界的農民無論如何辛苦一年最多能收獲的農作物的價值也只能是同年現實世界的數據上限,當然游戲的數據對應的是整個游戲世界的農業(yè)產值,所以也會有不同地區(qū)隨機分配的豐年和災年)
但是,游戲世界的農業(yè)生產并不是隨處可見的:因為其產值是根據當年的游戲營業(yè)收入決定的,而游戲行業(yè)最掙錢的只能是游戲公司,所以游戲公司的國籍對應的地區(qū)就會是主要的農業(yè)生產地,還有一部分農業(yè)則是在steam這樣的游戲平臺上面,畢竟除了玩家充值,還有購買游戲等收入渠道呢。(順帶一提,這些游戲平臺的名字也是民間對一些游戲世界的省、市的稱呼)
以此類推,其他的虛擬世界也是這樣的設定。
虛擬世界的發(fā)展及歷史簡介:
文學世界:形成于公元前十幾世紀,開始建國于公園前7世紀。其居民主要是文學作品,包括雜志,報刊,法律,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詩集,劇集,散文集等,不包括科研報告等學術型創(chuàng)作。在文學世界里的任何地方會產生“小型創(chuàng)作”,這些小型創(chuàng)作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它們的規(guī)模過于弱小不足以形成一個意識體,本體僅僅以一塊小里世界存在,其意識則附著在故事線里最強的存在上,(里世界包含次里世界,次里世界包含小里世界,小里世界包含時間線)比較典型的代表是規(guī)則怪談。(或是怪談小說)
漫畫世界:形成于公元17或18世紀,在18世紀時被文學世界的遠航艦隊意外發(fā)現(當時艦隊本來想去北美的殖民地的),建國于19世紀中期,統一用了較長時間。因為體量大所以比同時期誕生的大南極洲各國要強,在動畫世界出現之前國力僅次于文學世界。居民包括有名字的商用和收藏用繪畫,后來又有了出版物漫畫、網絡長篇漫畫和漫畫自媒體,在漫畫世界里也有“小型創(chuàng)作”,就是短篇漫畫。后來由于文學世界的滲透,以及混血民族(兒童繪本)的產生,漫畫世界的內部矛盾逐漸被激化,在完成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發(fā)展速度逐漸放緩,隱隱有了動亂的跡象。
動畫世界:形成于20世紀初,建國于20世紀三十年代,目前處于統一狀態(tài)。在漫畫世界的傾力幫助下,國力快速提升,直至“今日”仍是虛擬世界排名第二的國家。動畫世界的政治、經濟早已被門閥士族銀行家控制,該國廣設自治縣,據傳動畫角色已經進入了動畫世界的各個崗位。(動畫世界里也有小型創(chuàng)作)動畫世界有稱霸虛擬世界的野心,但動漫兩國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打敗未能完全統一的文學世界,這將是一場長期的對決,等到時機成熟,一場世界大戰(zhàn)或將爆發(fā)……
游戲世界:形成于20世紀中葉,第一個政權建立于20世紀八十年代,統一于21世紀二十年代。作為一個新興國家,經歷過不少動亂,也曾被強國拉攏,目前仍在進行工業(yè)化的進程。在其內部存在逐漸向動畫世界的門閥士族發(fā)展的利益集團和日漸強大卻日漸獨立的自治區(qū),外部的強敵也在虎視眈眈,伺機出手。尚還弱小的游戲世界被卷入了國際競爭的風暴中心,但在以沙盒游戲Minecraft為首的“北斗內閣”的領導下,事情不會再變得更糟。
宗教世界:文學世界的分支,原來是文學世界宗教集團的文學角色,后來隨著現實世界宗教的發(fā)展,變成了特殊人物,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脫離了文學世界在大南極洲獨自建國。其大教主支輪流執(zhí)政,伊斯蘭派,基督派爭斗不休。大教分支多分散他國,窮困潦倒,干起了刀頭舔血的營生,虛擬世界21世紀的強國基本上都曾被宗教世界出來的土匪禍害過。為了避免被其他國家尋仇,從21世紀開始,宗教世界又投入了文學世界的懷抱。
軟件世界: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建立于21世紀,坐落在大南極洲上,其居民性質跟精英游戲人物類似,是虛擬世界中立派系的首領。由于當代軟件跟創(chuàng)作的特殊關系,即使是文學世界也要給它面子。
意象世界:大南極洲最神秘且最環(huán)境宜人的地方,這里無視一般的物理規(guī)律,任何理想狀態(tài)的實驗都能在這里進行,或許這里還非常適合修行。所有與人類的精神能共鳴的作品是這里的原住民,比方說著名的歌曲。宗教世界和劇場世界建國后,這里也迎來了一些移民,似乎跟文學世界東方地區(qū)的修行者有關,后來這些修行者協助構建了意象世界的中央政府。為虛擬世界中立派系成員。
特殊世界:建立于21世紀,在大南極洲上由非宗教類型的特殊人物建立的國家。主要居民包括因原作品意識體死亡而流浪的虛擬角色和非宗教出身的特殊人物,目前的領導層是countryhuman和波蘭球一系的特殊人物,為虛擬世界中立派系成員。
劇場世界:由古代的來自文學世界的戲劇于17世紀在大南極洲建立,劇場世界里的居民主要是電影電視劇的鬼畜二創(chuàng)(末日喪坤),up主的原創(chuàng)長篇劇場,B站的長篇互動視頻,這些存在我們統一稱為劇場人物。(有精英平凡的劃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文學世界的移民。與文學世界關系密切。
動物世界:存在時間不詳,居民是已經滅絕的動植物,從古生代到新生代都有,大南極洲的原住民,它們曾經是真實的,但這些“存在”已經不存在,所以它們能來到虛擬世界的大南極洲。它們已經建立國家政權,也使用文字進行交流,曾經先后與宗教世界,意象世界,劇場世界,特殊世界和軟件世界因為爭奪大南極洲的地盤打過仗,毫無疑問動物世界輸了。雖然沒有國家刻意去欺負動物世界,但也沒有國家在乎它們。
虛擬世界陣營劃分:(劇情線2022年后)
泛文化聯盟:文學世界(首領),宗教世界,劇場世界。
畫筆公約組織:動畫世界,漫畫世界。
中立派:軟件世界(首領),特殊世界,意象世界。
無派系:游戲世界,動物世界。
本篇文章的內容到此就結束了,可以看到Virtual Spacetime的各項設定還是比較邏輯清晰的,不過除了游戲人物設定(上)的專欄,其他的文章我好像都透露了不少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