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創(chuàng)造身體的目的
?
靈魂把身體創(chuàng)造出來,主要的目的,在借由身體的實踐力行,來完成靈魂這一生所要完成的任務。
?
一九七五年,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瑪莉克萊爾·金恩(Mary-Claire King)和艾倫·威爾森(Allan Wilson),共同發(fā)表“人類與黑猩猩的兩層次演化”(Evolution at Two Levels in Humans and Chimpanzees)的論文,指出人類的一般蛋白質(zhì)和黑猩猩的蛋白質(zhì),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完全相同。
?
經(jīng)過嚴密的比對,這兩種動物的多種蛋白質(zhì)的基因序列,相似的程度,幾乎等于人類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
?
這些蛋白質(zhì)都是這兩種動物用來執(zhí)行相似任務的物質(zhì),可以證明靈魂對于人類身體的要求,基本上和黑猩猩相差無幾。
?
大家都是自然的產(chǎn)物,如同草木一般,都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自己所屬的地域緊密地纏結(jié)在一起。完成既定的任務,才最重要。
并不需要在自己的身體上面,搞出很多花樣,以致舍本逐末,不但迷失了方向,甚至于模糊了原先的目標,忘掉了任務的達成。
?
剛開始的時候,人類的身體尚能體會靈魂的用意。從樹居穴住時期以來,人類總是按照自己的環(huán)境來設計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草原居民多吃肉和奶,熱帶居民多吃果和菜。身體的生活習慣,蘊含著自然的力量和山川的性格,符合靈魂到當?shù)赝短サ脑拘枨蟆?/p>
?
我們把這個時期,身體和靈魂的關系,稱為親近的“蜜月期”。身體對靈魂十分感謝,也非常配合。
?
為了方便身體接受訊息,靈魂在人體上裝設耳、眼、鼻、口、舌和手腳。這些器官,原先的用意,都在接收和放送靈魂所需要的訊息,對人體提出善意的警訊,并且吸收適宜的營養(yǎng),做好消化和排泄的工作。
?
一般動物,通常每天要花費六個小時,從事養(yǎng)活自己的任務。人類在農(nóng)業(yè)和畜牧生活時期,大部分時間也應用于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
那時候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依賴性很強,因此對萬物有靈,十分相信,認為太陽神、風神、雨神、雷神、山神都實實在在,影響人們的生活。
?
身體對靈魂不但親近,而且尊敬得近乎膜拜。我們把這個時期,稱為膜拜的敬祈期。身體對靈魂十分敬重,深怕有所疏失,獲得靈魂的懲罰,而誠惶誠恐。
?
人類的感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身體的各種需求,逐漸獲得相當程度的滿足。有意無意地,越來越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上面,靈魂則越來越不受重視。
?
身體不但把靈魂囚禁起來,所有的器官,也只用來和外界溝通。對于內(nèi)在的訊息,則認為不夠真實而加以忽視。
?
身體與靈魂的關系,逐步進入“挑戰(zhàn)期”,并且隨著文明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身體的要求傾向于享樂和刺激,對于靈魂的先天任務,幾乎完全置之不理。
?
以靈魂為主的關系,演變?yōu)橐陨眢w為重。主要原因,即在人生的根本任務,已經(jīng)為眾人所遺忘。
?
各種人生的目標,諸如賺錢、做官、享樂、救人、造福鄉(xiāng)里、永垂不朽、救國救民,甚至于祈求永生等等,實際上都不能使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維持合理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