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投資(19)散戶不要再研究具體股票了
現在還是有太多的散戶喜歡交易具體的股票,喜歡打聽小道消息,喜歡聽別人推薦什么股票,然后追漲殺跌,這樣往往正好中了游資莊家的圈套。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天上掉餡餅,等消息傳到你耳朵里,就是要讓你上套的時候了。
那有人會說,我不聽別人的消息,自己研究股票不就行了。但你要真正的懂一個上市公司,不但要能看懂動輒幾十頁,上百頁的財務報告,各種財務數據,還要對比以往多年的財務報告,還要了解上市公司所在的行業(yè)情況,還要了解這個上市公司在行業(yè)內的競爭力,還要了解這個上市公司大股東是否有職業(yè)道德?不坑害中小股東的利益。這些都太難了,連那些具有專業(yè)投研能力的公募私募基金往往都看走眼,何況一般的散戶呢?就連美國的巴菲特,他最近幾年的投資收益率也沒有跑贏標普500指數。甚至那些上市公司的老板,未來幾年,自己的企業(yè)發(fā)展如何?都心里不踏實。很難準確判斷。
以前中國股市很不健全,還有很多明顯的價值洼地,可以讓某些專業(yè)的散戶獲得額外收益。隨著外國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國內的以公募私募基金為代表的大資金大機構越來越多,中國股市的價值洼地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出現了很多的不合理的投機泡沫,讓散戶入坑。因此,散戶再研究交易具體的股票已經很危險了。因為單支股票總有未來不確定性的風險,如果重倉某只股票或某幾只股票,遇到黑天鵝,也許心態(tài)就崩了,等不到黎明就倒在了黑暗中。
這時有人還會說,現在的公募私募基金不是也有很多坑基民的嗎?確實現在的不少主動型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存在著很多道德瑕疵。以往業(yè)績比較優(yōu)秀的主動型基金經理,現在業(yè)績也不好。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現在主動選股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我覺得現在散戶可以把精力放在被動型基金上來。被動型基金只能按照基金對應指數的成分股與各自比例進行嚴格的配置,無法進行隨機操作,這樣就避免了基金公司與基金經理的老鼠倉等不法操作,被動型基金的每年管理費也比較低廉,比如股票型基金管理費一般才0.6%,遠低于主動型股票型基金的年管理費1.5%的水平。被動型基金都是一籃子股票或一籃子債券,起碼從安全度角度大大增強,因為不可能這一攬子股票或債券都出現爆雷情況,遠比持有單只股票或幾只股票安全。只要你堅信,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會隨著科學進步與勞動生產力的發(fā)展而長期發(fā)展,那么,你持有被動型指數基金,長期看就會是賺錢的,而且持有時間越長,年化收益率超越銀行存款的概率會越大。
那有人會問,那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被動型基金呢?債券型基金可以看看歷史業(yè)績比較穩(wěn)定,收益率比較好的。被動型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寬基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或者中證500等指數基金。這樣的選擇最傻瓜,最輕松。如果還想獲得更高些收益,可以考慮增加一些行業(yè)基金或紅利基金,比如消費,醫(yī)藥,科技行業(yè)基金,長期看會跑贏大盤。國外的指數基金其實你就長期持有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就好了。這個100指數基金匯集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上市公司也代表了世界先進生產力。如果你還想穩(wěn)妥點,可以再分散持有一下道瓊斯與標普500指數基金。
最后還要注意的兩點是:
不要用杠桿投資。杠桿投資也就是融資或借貸。遇到黑天鵝或特大熊市,可能你就被強制平倉,或者因心態(tài)成受不了而主動虧損減倉了。
再就是不要擇時投資。因為很難判斷未來走勢是漲是跌。如果你喜歡擇時,你只能賺點小錢,很快會被大行情甩下車,永遠失去長期賺大錢的機會,甚至最終會賠錢。不擇時的另一個解釋是長期滿倉持有。只有賺取經濟發(fā)展帶來的上市公司業(yè)績增長股價增長的錢才是最輕松,最安全的。有人會問,難道我就一直持有不交易嗎?對一般散戶而言,應該是這樣。對極少數專業(yè)散戶來說,如果他對不同的被動型基金很會估值,也可以在估值不同的基金類型之間進行適當的配置平衡。舉例說明,如果消費類股票被爆炒,而醫(yī)藥類股票被冷落,則可適當減少消費類股票基金的比例,適當增加轉移到醫(yī)藥類股票進行上去。但這種動態(tài)平衡,一般散戶很難準確判斷,還是傻瓜似的一直持有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