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26:《雨人》
報告老板,我要舉報有人玩諧音梗。
?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并不是很強烈?;蛟S因為時代的更替,《雨人》這部電影為1989年的奧斯卡獎的最佳影片,其中必有獲獎的原因,但在我沒去了解的前提下,單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我確實沒看到太多的閃光點,可能是因為我造詣不夠的原因吧。
?
電影的主線劇情是弟弟發(fā)現自己還有一個哥哥,然后在一系列的事件的發(fā)酵下,兩人都變得更加熟悉彼此,親近彼此。但因為某些特定因素的存在下,分別的結局是在所難免的。這樣的劇情其實很平淡,雖然人物的內心是在變化的,但短短的幾周時間里,必不可能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很高興電影沒有可以改變這種現實。
?
關于人物的話,我可能會敘述的有些混亂,還請大家多多理解。
?
弟弟(我將查理稱之為弟弟,雷蒙為哥哥)的變化是挺大的,他之前是個內心高傲,做事果斷的商人,可能是因為財產上的原因才讓他憤然接觸他那‘奇怪’的哥哥,但最后,我們能看到他對他哥哥的感情,絕對不是物質上的渴望,那是一種尊敬,一種感恩。不過他身上的那種意氣風發(fā)和雄心壯志既有年輕的味道,又有濃厚的美國味道,頗為有趣。而且在電影一開始,我們知道他開車時基本不說話,但后面和他哥哥在一起時,簡直是話癆,真香定律。
?
電影中最讓人關注的還是哥哥,這個哥哥的名字諧音與雨人(rain man)相近,雖然‘雨人’一詞在電影中沒有完全解釋是一種什么樣的象征,但或多或少都是離不開兄弟情深的主題。
這對兄弟在幾天的汽車旅途中相互溝通,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意外事件在增進著兩人之間的情誼。當兩人達到目的地的時候,我們能明顯發(fā)現兩人的改變。哥哥在被送進療養(yǎng)院之后,保持著異于常人的記憶里,同時也因為被束縛于自律的生活節(jié)奏,平靜的生活里從不出現新鮮的東西,也只有被帶出療養(yǎng)院的時候,哥哥是那么的被這個世界的一切新鮮事物所吸引。在一種可預料結果的過程中,身為觀眾的我們可能會對哥哥的病情抱有一點點的希望,但事實是無法改變的,畢竟天才的大腦運作方式確實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只是最后哥哥的一個小小的玩笑就代表著無限的可能,這個一半天才一半智障的哥哥竟會說笑話,真是巨大的改變,令人震驚。
?電影前期在于重視物質帶來的一切,后期注重人性之間的情感,兩者之間的合理過度是我最欣賞的部分,但因為時代的問題,電影中的配樂并沒能給我特別多感受,真讓人不由感慨時間的不同欣賞角度。
?

電影中一些部分還是挺有意思的,哥哥的那種單純,弟弟的那種粗中有細的感覺也是電影中值得細品的部分,而且還有那個已逝的父親,他的一系列的操作可以是有意為之,也能是無意為之,只要有論據就行,但確實電影給我的沖擊不是很強。有時話到嘴邊就不知道該說啥了,所以請允許我粗糙的省略了許多內容,還請大家多見諒。